|
|
此刻,沉浸在利兵精短的小诗营造的意境中。下午女儿打过电话,说石家庄正在下雪,雪片很大很大。北方终于在时令立春过后让雪花漫天飞舞了,虽然这场雪忽略了我的城市秦皇岛。我心依旧无比愉快,内心情难自禁的模拟一场素色梨落。晚上在读《散文》,在专栏作家洁尘的文字不能自拔。《少女的雪》,简约简单简洁。在一种无彰碍的阅读里,直抵心岸。刚巧撞击了我等待雪花盛开的心,是夜渤海湾暗流汹涌。
写不评的时刻,我选择少年时的一种题材:读后感吧。
一个人的夜,醒着和睡着无半点区别。月光下,药片是白色的。而疼痛永远是鲜艳的红,红成浪红成啸红惊悚。一对黑色的翅子,穿越月光如约来临。让我回到村庄,回到离你更近的地方:木栅栏牵牛花还有啄米的鸡雏。一个人的眼光需要怎样的执著?才可以将一封无字的素笺打包邮寄?或者只一场雪落就空了诗行白了署名。这个腊月荒疏关于落雪的一切,包括游戏包括谎言和誓言。如果今夜的雪不停止,那么想念的红是否可以莅临我的近旁?即使舀尽渤海水的咸涩也难洗净一只杯子的残红。那么,雪被厚重的玻璃阻挡之后,我除了点燃一页诗稿还将选择什么?火光就要碰到杯子底部了,辛辣弥漫开来。谁还在守侯余下的矜持,写那些无望的诗行。
一首诗歌不仅仅属于作者本人,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是作者也始料不及的。此感虽冗却真。纯属个人心理感受,或许与诗人所写的诗歌内涵没什么关联,但我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感谢利兵,远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