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41|回复: 2

[转贴] 9)茁壮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批评孩子应掌握哪些技巧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家长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兀?
   
      一是低声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家长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 本帖最后由 青青小草 于 2007-2-1 13: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增进与孩子感情十方法

百分之百的贴心感受
      提高与孩子的亲密度
   
      根据本社问卷调查结果:最困扰育儿父母的问题,莫过于担心孩子和自己不亲。
   
      其实您会产生这样的忧虑,便表示您是十分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所以,本次专题将告诉您十种增进孩子与自己亲密的方法,请看招!
   
      的确,孩子与父母之间不只是因血缘造成的亲密感,其中也有完全信任及放心的意味;而且据研究显示: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深切影响其日后人格、心理等各项成长的健康指标;同时,也关系示来人际关系的处理及与社会融合的相互关系。所以,本文所指的亲密度,其中已包含信赖感与安全感。
   
      亲密中有信赖与安全
   
      因此,我们对“亲密度”的定义,可从狭义的亲子之间的情感,推展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的培养。如果孩子从小与父母极少亲近、形同陌路,那么其情绪会呈现相当的不安、急躁、容易担心、忧郁,成长后也易有反社会,甚至暴力倾向。所以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建立其与自己极佳的关系,投予完全的信赖及安全感,是极为重要且不容轻忽的。
   
      同时,在亲密的建立中,“同理心”的养成为极重要的一环,也就是培养孩子学习体谅与宽容,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与主要目的。
   
      育儿莫忘爱及耐心
   
      相信许多父母皆不约而同认为:能够见到孩子健康平安的成长是最快乐的事。但若您在运用时地过于急躁、缺乏爱与耐心,那么所有的,慎思而为。
   
      1·肢体语言的接触
   
      一般而言,东西方的差异在于西方民族较热情奔放;东方则较含蓄、保守。这样的性格差异,亦显现在彼此育儿态度上,我们建议东方父母应学习西方父母,多与孩子进行肢体的接触;如拥抱与亲吻,因为某些时候情感的交流与了解,借肢体语言的传递,反而较言语来得深切。
   
      2·固定的Family time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像是睡觉前的半个小时,约为时一个钟头和孩子相处,讲故事、聊天、玩游戏,任何你们所想到的事情,都可以在这个时候共同实现、完成。
   
      3·言出必行
   
      平时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承诺,都应履行,绝不可有反复、后悔、遗忘,或是抱着“反正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算了的态度;如此孩子才能确实建立对父母的信赖感,进而产生信任与默契。
   
      4·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了解与认同,并站在对方立场,将心比心的贴心感觉。建议父母可利用家家酒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彼此立场对调,并拟设一种情况让他处理;或是利用说故事的方式,道出居中人物的心情,再反问:如果是他,会怎么做。
   
      5·从微笑开始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使是年幼的稚儿,也会非常关心、注意父母的一举一动,因此,为人父母随时保持心情愉快、面带笑容是很重要的,除了使孩子毫无顾忌接近自己外,也是给予孩子极佳的身教。
   
      6·除了沟通,还要尊重
   
      中国父母权力一向较大,常因担心孩子少不更事而擅为其决定大小诸事,其实此举只会抹减孩子学习自主及独立的机会。建议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便养成习惯,不论家中任何决策、或与他有关的事宜,皆事先与之讨论或告之原因。
   
      7·立即给予回应
   
      当孩子唤你时,或时而在你身边打转时,父母应立即给予回应或亲切询问他是否有事要告诉你;或许孩子只是感到寂寞,想得到你的一个关怀的拥抱罢了!
   
      8·勇于认错、完全坦诚
   
      常听父母告诫孩子;犯了错应坦诚错误,勇于认错并不可耻,同理的,父母若无心犯错,错骂了孩子也应坦诚认错。因为,完全的担白是增进亲子亲密度的最佳润滑剂。
   
      9·父母和谐有助幼儿成长
   
      夫妻之间感情是否和谐,绝对影响育儿方法的成效与否,如果彼此老是“短兵相接”“兵戎相见”,成天只顾着唇枪舌战,大演谍中谍的戏码,那么只会使你的宝宝变得沉默寡言又自闭了。
   
      10·常说:“我爱你!”
   
      现代育儿父母,记得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千万别觉得肉麻而不愿说。当你心中有所感,便要说出让他知道,同时也教导孩子适时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说:“我、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溺爱和重压最易激发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新华网成都8月25日电(记者周俏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郭兰婷从她厚厚几大本咨询手记里,为我们挑选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病例。郭兰婷说,溺爱和重压最易激发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案例一:天天,4岁,心理问题:分离性焦虑症
   
      可爱的小男孩天天从出生后,就是全家人的中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对他宠爱得不得了,只要天天有一点病痛,一家人就非常紧张。家境的优越使天天没有吃过一点苦,但是自从上幼儿园后,天天变得很奇怪,在家里非常活泼可爱,可是一到幼儿园就一句话也不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专家分析:天天的症状是典型的因家人溺爱而导致的分离型焦虑症,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天天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心理优势,但是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里,老师和同学不可能再为他提供相同的宠爱保温箱,天天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于是产生对抗及逃避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如不及早纠正会对将来入学和融入社会都产生影响。如今独生子女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心理适应期,父母和家人应该及早调整心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尊重他人的好习惯,不要宠坏了孩子。
   
      案例二:林波,15岁,心理问题:考前焦虑症
   
      林波从小学习自觉,邻居常常拿他给自家的孩子树立榜样。上了重点中学后,父母更是以他为荣,为了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林波放弃了很多业余爱好,一心钻到学习上。但是随着考期临近,林波出现了反常行为,失眠,消瘦,最奇怪的是上厕所的时间明显加长,有时候一进卫生间就是两三个小时。
   
      专家分析:林波的反常行为与考前的焦虑有密切关系,由于父母视儿子为荣,林波幼小的双肩承担了过重的升学压力,因为没有业余爱好调剂,林波的焦虑无处排遣,洗手间成为他暂时卸下重压的空间,所以林波上厕所的时间才会越来越长。林波的父母应该及时舒缓儿子的心境,指导林波合理调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劳逸结合。周末及晚饭后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文娱活动,找回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林波的成绩和身体都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三:菲菲,14岁,心理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
   
      菲菲长得很漂亮,上中学后父母为了让她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将她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傍晚,菲菲从学校返家搭乘出租车时,被司机绕路到郊区进行调戏,幸遇路人菲菲没有受到更大伤害,但是经历这次“突发事件”后,菲菲受到很大刺激,晚上不敢单独入睡,见到男性会出现恐慌甚至是昏厥现象,哪怕是过去喜欢亲近的爸爸也让她感到害怕。
   
      专家分析:菲菲遭遇惊吓后,由于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理辅导,导致她一直沉浸在创伤的心境里,身体和情绪随之出现多种应激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家人应该尽早将她送到专业的心理医院,通过催眠和暗示治疗,医生可将“无须害怕,你现在很安全”“虽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可是你的纯洁没有受到破坏,你还像过去一样美丽可爱”这样的信息有效传递给菲菲,让她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7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