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56|回复: 3

当意境成为本质的追求——诗人马世广《致来世》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意境成为本质的追求
——诗人马世广《致来世》浅析

文/漂之雨

编辑浏览诗友作品的过程中,常常因悸动的心律而沉湎于作品的意境之中,想必是大家所阅读后的共同心情。然而,有这样一位网友,他的作品始终扯动了我的再创作心境。虽然,诗因人而异,但是我却往往难以自拨。他就是诗人马世广(笔名:甘肃牧马 天堂马匹)先生。
之所以被诗人的作品深深打动,是因为诗中处处难得的纯朴语言和思想。如果说《致来世》的开头:“我是自己旷世的情人/拥抱灵魂的墓碑”将诗人的浪漫而“卑微”的人生观毫不吝啬地表现了出来。物欲横流、唯金钱、唯快活的社会伦理观的倒退现象发生在每个角落的今天,这样的处世观点或许“格格不入”了。但是,“亲爱的孩子是远去的鸟儿/在斑驳的岁月向大地致敬”这亢奋的旋律,却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于今,该属于非常难得的境界了。对照唐朝陶渊明的隐世,诗人马先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风将一些子民吹散/那个离开自己躯体的人/梦见了大地的骨骼/在太阳的金黄中寻找佛的印迹”相信陶渊明尚在的话,也将返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一翻抗争。
佛的印迹是深刻的。当我们双手合十的同时,虔诚的语言面对命运的摆布,诗人的思想到底该如何调节物质与精神的纷争?“死亡在上 一个卑微的生命/被时间雕琢连同一具马骨”。如果说,“天地合一”的胎记承袭了当代诗人的气质,那么,“涕沧然泪下”的意境又该怎样诠释人生的地平线?“西风卷过  我的来世注定/拥有青草的表情……”当一气呵成的篇章以坦然的姿势、以草的生存方式,向世界宣布人类的本真,来世的真理或许将成为祈祷的对象。当意境成为追求的本质,一位平凡的年轻诗人却以他那旷世的平静,达成了人类所追求的深奥。
诗人和哲人的区别在于想象和探索。马先生的诗虽不足以成为哲学界探索的依据,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想象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最后,借用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阑珊灯火处”来结束这浅薄的赏析。

(附作者原作)

致来世/甘肃牧马

我是自己旷世的情人
拥抱灵魂的墓碑
猎猎旗帜
翻卷在生命的据点之上

我和自己相拥而泣
天空是多么的随意
任鸟儿啾鸣……
亲爱的孩子是远去的鸟儿
在斑驳的岁月向大地致敬

风将一些子民吹散
那个离开自己躯体的人
梦见了大地的骨骼
在太阳的金黄中寻找佛的印迹

死亡在上 一个卑微的生命
被时间雕琢连同一具马骨
葬在幸福和忧伤的中间
没有闻到死亡之味的人
留下了遗言:
把头颅葬在江南
把肢体埋在西域
西风卷过 我的来世注定
拥有青草的表情……

2007-1-31
发表于 2007-2-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被人细读,并被赏析,应该是很幸福的事。

问评着3、被评者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佳作,有美评,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评论和被评论之间产生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