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99|回复: 12

[转贴] 惊世骇俗,在红尘中闹出一个名堂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七百年前元代人陈草庵这一曲【山坡羊】放在今天也是非常贴切的。天下太平,市井繁荣,然而功名二字总难摆脱,不用沙场征战立功受赏了,就往“长安道”上争名博利。这一争一博,有时还真的搏出格了。曾经倡导“非非主义”与“废话写作”的诗人杨黎近日宣布闭关写作了,一年不出门,就有人给他二十万;另一位青年作家尘西,真的杀到大道上去博名了,不过不是长安,而是北京,他打出了路边广告为自己的新书《路过》做宣传,道是“非主流小说《路过》鲜艳出场”。

先来看看杨黎吧,他的“闭关写作”虽然是“不能看书报、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也不能见亲友”,但也决不像武侠小说和武侠大片描写的闭关修炼那样,是为了精进技艺、修成正果。因为杨黎除了卫生间之外的一切活动,将在一家网站每天24小时进行视频直播,只要他坚持一年,就有一家机构给他二十万。虽然杨黎辩称此举初衷是为了体验离开了外部世界和网络之后的生存状态,但是这背其中赤裸裸的商业化运作已经暴露了它就跟欧美国家电视节目的真人秀一样,与文学无关。

尘西倒是很有勇气,在北京一下做了十几个灯箱广告,最大的有480平米。在商业社会出一本书不容易,出了书要卖出去也不容易。问题在哪里?知名度不够?好吧,我做广告。但是读者在决定购买一本书之前,肯定会翻一翻、看一看,如果是本写得巨烂的书,家喻户晓也未必能够卖出去。而且要做广告那也是出版商的事情,而尘西的广告是自费的,确切地说,是他的朋友赞助的。这就难脱炒作之嫌了。

为艺术而艺术早就成为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为名为利,急功近利者更是为了一夜成名不择手段,有了互联网炒作就更容易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幕幕表演,借着网友的推波助澜,主人公得以水涨船高地崭露头角,令人瞩目。

这些举动一开始未必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是很多人都坚定地相信“名利相生”这样一个真理,大名鼎鼎了,还怕钱财不滚滚吗?先吸引眼球,赚个眼熟,把声势造起来再说。

而一旦发迹之后,似乎就是“英雄莫问出处”了,没有人会去盘点他的第一桶金、清算他的“原罪”。原罪一词,本来是针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言的。但是文化领域也一样存在类似的“原罪”,就是那些为了出名谋利做出的种种惊世骇俗的事情,不管是荒唐的、丑陋的、无耻的,还是夸大其词、有名无实的,始作俑者都能或直接或间接地捞取利益。这一切,都可做得冠冕堂皇,以××的名义。

“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虽然美人计仍然屡试不爽,但是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美人,于是就有了这光怪陆离的诡计,早已超越拖刀计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未来的日子,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更精彩的“出名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有多少是以名利双收而谢幕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发上来,我还没看完呢.先自顶一下.有空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道是求官,这些例子都是经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成名也容易啊..只是这样成名有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糖豆子 于 2007-1-29 17:48 发表
网络成名也容易啊..只是这样成名有意思吗?

成名,就要付出点啥,人家自己觉得值,吼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指点闲谈,是不是有点酸葡萄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糖豆子 于 2007-1-29 17:52 发表
那我们指点闲谈,是不是有点酸葡萄的味道?

啥叫酸葡萄嘛。
他们不付出,咱们哪有扯闲淡的话由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什么,只要灌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名趁早啊,看报买好啊
在外有小啊,见人想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说是因为文字不值钱了,文人想办法要摆脱这个困境,OK,应该的,要想办法。
但是结果呢?为文字增值了吗?相反往往使文字更极速地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结果呢?为文字增值了吗?相反往往使文字更极速地死亡。

嗯.这个,挺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灌灌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7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