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在路上脚步匆匆,不如此,似乎就是自己对时间不够珍惜.
更甚者,读过一篇文章,快走路慢读书,说走路要快,读书要慢,慢到读出每个字的感情最好.
我喜欢读书,工作后更是感觉时间不够,所以,总不免心生焦虑.读了上面的文章之后,知己之感油然而生,不免效仿,在路上,总带一两本书,一本为自己,一本为孩子.
读书是件愉悦的事情,如三月微风,夏日绿荫,如秋日雨露,冬季暖阳.
孩子就学之后,更是忙碌.为了节省时间,继续享受这美好的精神餐点,一直坚持TAXI来去,不仅过滤了孩子的疲累,也为自己创造了另外的读书空间.
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个预谋,但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感觉到.
孩子说,妈妈,办个乘车卡给我吧,小朋友都自己回家了.
我用自己的方式,拒绝了他,并试图说服他.
一个秋日的黄昏,我第一次没有接到孩子.
两个小时后,几乎崩溃的我,接到电话,孩子步行回家了.
那是7个多公里的蛛网般的路,小城虽不大,但从学校到家,正好要穿过闹市,对于一个7周岁不到的娃娃,我不敢想象.
后来,我们稍稍修改了一下方式,给了孩子一半的自由.
在上学的路上,我们也多了些谈话的内容,比如路边的花开了,叶子绿了......
借用浮士德里面的一句明言-----等待片刻,停留一会儿,警醒自己,给自己一点走神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