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80|回复: 24

兀鹫的性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兀鹫的性格


    非洲,苏丹。一片干瘪的灰黄色土地上,一个黑人小女孩,蹲在那里,枯枝般的躯体上支撑着硕大而沉重的头颅。
    兀鹫落在不远处,耐心地等待,等待着它预料中的死亡。那瘦骨上残存的肌肉,是这片土地上最完美的晚餐。
    一年后,这个画面的拥有者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获得了普利策大奖。但他没有因此殊荣而欣喜若狂,反而在公众的斥责、诘问,以及自身的矛盾、痛苦、自责和抑郁中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不能自拔。奖项公布三个月后,他在小货车里引入一氧化碳气体自杀身亡。他留在座位上的一张纸条上写道:“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当时,他赶赴因战乱而饥孚遍地的非洲国家苏丹采访。映入眼帘的是磷磷瘦骨,绝望的眼睛,褴褛的衣衫……这样的场面令人窒息,他不忍再拍下去,内心充满愤懑和愧疚。他来到野外的灌木丛,想吸纳一些清新的空气,但是一个令人惊谔的场面出现了:一个瘦弱已极的小女孩低垂着头向食物救援地艰难地爬去,特殊的场景让他职业性地举起了相机,突然一只兀鹫撞进了镜头,死死地盯着目标,他兴奋异常!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兀鹫一动不动耐心地守候着,他按下了快门,一张惊世骇俗的图片诞生了!
    接着,他轰走了兀鹫,坐倒在一棵树下失声痛哭!悲愤欲绝!
    奖杯后面,他被兀鹫尖刻的双目深深地刺痛了,他更无法忍受画面前无数双兀鹫般眼睛的刺杀。他终于预料到了,那是定格在一瞬间后必然的死亡。而另一个画面他无法再拍摄到,他失败了。
    他是被兀鹫的耐心击败了。在一个生命死亡并腐烂之前,它心存着一丝天性的怜悯,这是一种善良的本性,是赤裸而美好的野性的光芒。而人类的劣性此刻暴露得如此深刻!他们为这濒临死亡的气息所感动,为一场正在接近腐烂的盛宴而欢呼!极度赞赏这失重的美感,这远远胜过了屠杀带来的快感,因此理应获得人类最高的褒奖!
    而确实是完美无缺。当一个生命死去,从此不再被拒绝,成为另一个生命身体的一部分,并强劲有力地振翅飞去,这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但是凯文•卡特死了,他离苏丹越来越远了。
    黄昏,这个城市的余热还未散尽。我向东而行,一团黑影大步流星地向西急行。他长长的头发打成绺,覆盖着那张脏脸,只露出眼睛和嘴,看上去有好多年没有洗过,也许洁净对他来说不再具有意义。他的外形棱角分明,此前该是个英俊的男孩子,而这也不再重要,他要一直向西。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对一个上班族来说,已经奢侈到让他劳顿不堪的程度。我离开椅子,站在窗前向外张望,对面是果菜市场的垃圾点,每天上午十点开始,一筐接一筐正烂着或已经烂掉的水果蔬菜倾覆到池子里。他早已蹲在那儿,饶有兴致地挑来拣去,像昨天一样吃烂西瓜、桔子、苹果,这多少能勾起我低调的食欲。
    每天我都照旧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每天他都准时地蹲在那儿。我有足够的耐心,看着他毫无顾忌地吞咽,油然间生出了一丝满足的快感。其实还有很多窗口,很多人愉快地看着他。他吃饱了,便大步流星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掉,一群人便一哄而散,继续做各自的事情。
    有几次,着实让我们惬意了一番。他在阳光下懒懒地半躺下,脱去棉袄边晒太阳边搔痒边捉跳蚤,足足一个多小时。窗口又多了几个脑袋,甚至相互议论起来。
    某一天,我发现他不再出现。很遗憾,我没能摄下——准确地说根本没有想过——这个珍贵的画面,我觉得这不会丝毫逊色于凯文•卡特的《即将饿毙的苏丹女童》那张照片。
    当我们假想着要掩饰什么的时候,它们惊人的相似其实已经无需掩饰。我们的麻木不仁也是由来已久了,这深入骨髓中的性情,令我们读不出耻辱,乃至于当我们站在兀鹫的身后,读不出它骨髓里潜伏的震撼!

[ 本帖最后由 梦隅 于 2006-12-12 11:04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画没见过,但听说过。
梦隅   他不但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画,还展现了另一幅画----冷峻的刺痛。  刺痛刺而不痛,因为我们麻木! 点亮评读。

=================================
我们的麻木不仁也是由来已久了,这深入骨髓中的性情,令我们读不出耻辱,乃至于当我们站在兀鹫的身后,读不出它骨髓里潜伏的震憾!

[ 本帖最后由 飞狐子 于 2006-12-11 16: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在产生瞬间美感的东西,也可能蕴涵着巨大的痛苦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不是有个记者在长江边拍摄一个人溺水身亡的过程吗,发到了网络上,最后他向人们道歉,他的受到了良心和道义的谴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一些痛苦的情形也有麻木的时候.如那些爬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那些被挟持卖淫的女孩......
红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狐子\恒心兄的点评,问好)
图片:


                                                             饥饿的小女孩

                                                              凯文·卡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之作
引申的不单独是一张摄影作品
应是更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在用心感受,用眼聆听。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秃鹫等待的眼睛,我看见小女孩的瘦骨嶙峋,掺不忍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惊天动地的摄影作品!
他如果拍成了过后几秒的后一张,恐怕力度就弱了!
如果梦隅把那小子吃坏瓜的镜头抓下来,可能也获个普利策大奖,但遗憾.
精到的图文,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让人警醒的文章。
我们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曾就 凯文·卡特这个事展开过讨论,探讨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为人良知的关系。这种讨论我想目的不在于有个唯一的结果,而在于我们在相反的向度上我们能走多远。
文章后半部分的国人描写,和前面的苏丹黑人小女孩的描写在性质上稍有不同。(可参看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第一卷第五章“死亡的权利和管理生命的权力”以及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Part1“身体的技术:政治,性和自我的毁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总拿别人的痛苦来展示,我曾读过这张照片的另类解析,新闻艺术要以保护人的尊严为己任,而当下,好像这种取向有偏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隅 于 2006-12-11 16:09 发表
谢谢飞狐子\恒心兄的点评,问好)
图片:


                                                             饥饿的小女孩
...



小女孩儿
看了叫人心里好难过
特别是她身后那只鹰
它在那等待什么呢、、、、、、
问好梦 关他人就是关心自己
梦  的好文  严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评阅,恭祝节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美好的东西,也可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问好恒心永在兄.祝圣诞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就摄影作品而言.
对一幅作品,一篇文章,一首诗歌,各人取向不尽相同.
各人的诠释也不一样.像同题诗.
是一篇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4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