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TextSample TextSample Text
其实早在我十一岁的时候,多愁善感的毛病就已经开始了。那年夏天的很多个凉爽的傍晚,西天的光亮还未完全消失,我躲过家中串门的亲戚,独自坐在临河的阳台上,望着那些缓缓东移的云朵,在蓝得令人心碎的天幕的边缘,象一群羊或者棉花,不紧不慢地往家里赶。那时候我就担心,它们住得远不远?天黑之前能否赶到?越过碧玉溪上游那片茂密的野竹林我就无法看见它们了。不过,第二天早晨它们又会在另一个方向出现,但显然已不是昨日的模样。我怀疑这是另外一个家族。如此看来类似的群落还不只这些,因为在众多晴朗的日子里,它们成群结队经过我上空的时间可以持续大半天,直到我把颈项都仰得僵硬难曲了。 院子尽头的人家姓郭,主人是县计生委主任,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郭文玉。模样我已记不清了。据说是搬到县城后才出生的,因此具有很多城市女孩的叛逆性格。她和院子另一头陈姓人家的两个女儿十分要好,三个人经常一同上学放学。有几次我看见她们坐在溪边的草地上嘻嘻哈哈地嬉闹。我就吓唬她们,说回去后状告她们放学乱跑。陈家的两个女儿立即表现出惊慌的神色,但郭文玉却满不在乎,还威胁我说,如果这样,以后你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其实我跟她们的关系还算不错。她们常常在星期天带上我去城外的小山坡摘豆腐菜和野草莓,虽然我年龄要小得多,但在她们眼中却是男子汉的角色,因此,提篮背包的事一般都由我一个人操劳。每次回来的路上,我都会因为无法承受这满满的一筐子东西而歇上几次脚。她们也就取笑我,说我比妹仔还不如,下次不会带我玩了。我心时有气,却还是敢怒不敢言。 有时候时间尚早,我们就停下来,并排坐在长满蒲公英和各种野花的山坡上。郭文玉从兜里摸出几块糖,每人一个。在我的记忆中她兜里似乎永远都藏着好吃的东西。我们都累了,谁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含着这来之不易的小糖块,我们都舍不得吃,生怕它很快在嘴里融化了。郭文玉似乎也如此, 懒懒地看着远处。下午的阳光落在我们身上,带着几许温暖几许郊外的湿润。风从我们的头顶掠过,又穿过不远处的野竹林。一些提前枯黄的竹叶纷纷掉下来。风中传来草叶和泥土晒干的味道,还有山坡下几块水田的气息。 “你们看那些云。”我看见郭文玉用手指向天空,“好漂亮哦。” 我们的目光爬上另一座山头。几块团状的云朵就象蹲在山上的石头。偌大的天空碧兰如洗,只有这几朵云一动不动地停在那儿,好像被谁扔在路边的棉被。我很少见到这样静如止水的云。那些慢悠悠的、慌慌张张的云是经常见到的。我也认为它们很漂亮,很珍贵。 “它们干嘛不动?在想什么?”郭文玉说。 “不动就不动,干嘛是想什么?”陈家的一个女儿说。 “我觉得它们在想。”郭文玉的目光依然定格在那遥远的晴空。“它们很孤独。” 我心里一沉。孤独,小小的我有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按理说一个十岁的男孩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的。他什么都不懂,成天生活在同学们和父母的身边,被幸福所包围,主要的任务又是学习,他哪有时间和头脑来考虑孤独的事。甭说孤独,孤单都不会。 但我真的是这样。越是在父母身边,我越是存在抑郁的心情。说不清为什么。长大后,有一次单位的领导在总结会上,说小扬这个同志很有悲悯的品质。当时我就觉得这悲悯是从小就注定了的。 “它们会不会消失?”陈家的一个女儿在问。 “当然会消失,傻瓜。”另一个说。 “不会。”郭文玉说。她的目光已经回到现实中来。她侧过头严肃地对陈家的女儿说。“它们永远都是孤独的。” 这个情景之所以在二十多年后依然被我清晰地记起,是因为当时它很让我迷惑,一朵云怎么会孤独呢?我甚至反对郭文玉认为云朵不会消失的看法。这个迷惑在我心中存在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我想明白。一个认为云是孤独的女孩在半年之后突然选择了死亡,这中间是否有着某种宿命的联系? 郭文玉非常喜欢她在农村的表哥。这是她跳河后的那天人们相互交头结耳时我听见的。我至今也感到奇怪。一个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故然是有些多情的,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一个长在农村、从未上过一天学的少年又怎么会得到一个多少有些叛逆的少女的心,并为之付出生命?这显然有点极端了。一个还不到完全懂事年龄的人是不排除选择极端行为的。 郭文玉的母亲在死者去世的那天并没有流太多的眼泪。人们看见她脸色肃穆地走来走去,手里收拾着她女儿的全部衣物。赶去帮衬的人都被她拒绝了,无所事事地立在四周,看着这位平时泼辣的女人不紧不慢地在屋里走动。大家都猜测她和她女儿的死有多大关系。母女俩以前为这事背地里肯定有过不少冲突。我想,同样属于急性子的女人,郭文玉的母亲是不会料到女儿会这样的。 院子里长大的孩子们都喜欢碧玉溪。郭文玉也不例外。她把最后的归宿选在这里。这说明了什么?她爱这片土地?还是别有用心?她是否在另一个世界还想着她的表哥,还有她那孤独的正在想心事的云?
[ 本帖最后由 侍童 于 2006-12-11 18: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