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8)
魏晋风度
美者,心也.
--题记
我们的历史造就了我们的文化.极权的阴冷浇灭了一代又一代心的"热情",冷透的心写出了冰冷的文字,反过来构造出冷的文化冷的文学.火热如嵇康阮籍者,或走向刑场,或"口不臧否人物"(“穷途之哭”是“热”,"口不臧否人物"则“冷”).遥远的古希腊,虽极早就发端了科学民主体育精神,然而王宫里贵妇人裸体而沐浴却不避奴隶.在这里,"众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只能称"众奴".在宫廷贵妇人的眼里,奴隶乃非人,既然"非人",则连"非礼"的资格也无,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贞洁被玷污.这时候,又何尝没有与民主并驾齐驱的意识与体制的冷?
由是观,文化背景导致文学走向"冷",似乎才是问题的要害所在,这也是今日诗歌最大的无奈的弊端之一.传统文化所不可避免地带来的情感的冷漠,已经注入文化的血脉,现实加剧了这种"血液"的循环,这是感性的冷.在感性之上的理性,倘若也走向"冷",也可成为"非理性",这正如人类使用理性的技术去非理性地开发自然一样.就诗歌本身而论,理性控制下的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冷嘲","冷处理",创作手法上"理性的无度",虽然也具备理性的特质,但却对诗歌艺术的内在品格构成伤害.
中国自古并非盛行科学引领下的技术,但却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技术化"的产物--科举.这种"冰冷的理性"体制所造就出的人和文学的品格,均为"理性的冰冷".所以,当我们勾画出这一轨迹的时候,大可发现,从王维非科举而状元直达科举的近末端范进,人格的鲜活渐去而呈僵死的阴冷.
就诗歌技术本身而言,如非滥用,它并不是现代诗歌业已沉沦的根本因素.正如科技的发展逼迫出了西方抽象艺术,诗歌"技术"也不能危害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危害诗歌艺术性的惟有人心,而人心是现实的逼迫.因此,这里我们自然就走向了诗歌的创造者--诗人本身.
就内质而言,诗歌艺术所应该体现的是社会的良知,是"善",是人性之最美--"本真",由此才能诞生"真"的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这也就要求诗人除理应具备文化文学艺术的修养之外,更要有"本真"之心,他是忧患而不为"污染"所动的,他守候“最后的良知”,是"纯粹的人".
新古典主义结论:抽象主义
魏晋风度
如果我们在对一棵树进行关注的时候,忽略它的树干枝条甚至叶片的形状,从而只审视其叶的颜色,并且将它的色素放大到足够,那么,在我们的眼前展现的将是看不见“本体”的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时,我们若用语言来描述,则当是“大自然的色彩”或者“生命的色彩”这一本质。倘若我们用逆向思维将“绿色海洋”还原,则只能通过很强的联想和想像来实现方可看见完整的树的形态,或者可能看成别的物体(就艺术而言,这是允许的)。--是为抽象。如果诗歌做这样的“动作”,就要求欣赏者应该具备相当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如观现代抽象绘画。这颇类似于今天最先进的美国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可以无限放大或缩小.
冲锋枪的发明者波波夫言:"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容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难"。--而后者,就是抽象.而且,我们可以纠正那种对什么是"简单"的理解上的误区,也就能够领会爱因斯坦可以将如此复杂的宇宙简单到一个公式来完成.因此,假如我们面对极其繁复的事物或意识情感而又不得不进行实质性表述的时候,抽象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亦即,我们的表述是切中其实质而忽略其繁复的一切,并且我们可以逆向地由实质还原到本身的繁复,从而看见整体,其整体从未丢失过。我们知道,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逼迫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向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迈进,最终走到抽象主义。但是抽象主义绝非“无中生有”,和古典主义也有着传承关系,它舍弃的是对“逼真”的追求(犹如中国画的“形似”),它将“精粹”做可还原的夸张变形,使之完全随意识而动,造就出新的艺术。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回到前面对诗歌艺术之“古典”的阐述。就讲求“精粹”这一点,我们可将古典视为抽象的雏形,因为它并非对视域里或情绪里所有的一切进行描述,而是寻找到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那些元素,是为意象,而意象是体现“质”的载体和情感寄托之物。就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来论,在追求精粹的时候,它并未再向前迈进,而是一边选择典型一边对典型作形象地描绘,这样产生的艺术手法就是“以虚写实”,而“虚”一般就是意识情感,当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就这一点来讲,我们说中国艺术超前也不未过。但有一点,“对象”始终没有变形。例如杜甫对洞庭湖的具象描绘:“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典型的想像夸张的“以虚写实”,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如此。就修辞手法而言,多以比喻(博喻)或通感来实现,其旨趣在于关注"它像什么",从而使对象更具体可感,即形象化,并以此来达到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超现实的理想化美感.就此而论,中国画之写意也是就事物本身的外在形态做理想化的美感的勾勒,非但没有往前迈进,走向的是千篇一律,这是中国唯一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东西.
因此,在对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诗歌进行抽象的粗线条概括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其和世界艺术发展轨迹一直的而在时间上走得远远比西方早却停滞不前的两点:
精粹--抽象的雏形
客观中的主观(追求情感意识的表达)
前面论及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
客观--主观(追求情感意识的表达)
具体--抽象(意识控制事物而表达意识)
正如鲁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纷繁芜杂浓缩抽象到"吃人"两个字一样,倘若我们将万物的外在性状完全超越,即彻底以意识掌控之,那么就只"看见"意识在流动,不再受客体的具象的约束.这时候,哪怕将意象描绘得很优美,很诗情画意,也并非如古典诗歌追求"因像什么而更美",取代之以"究竟因是什么而美",终极目的也不再追求表达的形象化(很像和欣赏者捉迷藏),所获得的美感也不再是客观事物理想化后的性状之美,而是"意识之美",或"表达意识后的满足".--这是情感和思想本身的美感,即,其美在心,不受时空与客观的限制,正如犹太人几千年无家国而有智慧从而生存至今,这是依靠"意识之美"而活,是"艺术的活".
如此,则我们看见的是意识情绪的河在流动,并不缺乏优美,但河水的内质是力量.这正如置身于沙漠而不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的烘托渲染而忽略其荒凉寒冷等一切因素,从而只注目于其黄色的灿烂并将其做无限放大,那么,我们看见的或许是"黄色的天空".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梵高<<星空>>那流动的旋涡.因而,在理性的意识控制之下,将有很多个艺术的层面,而有的层面将被允许长久不能被解读.如此,则可运用最为简单的语言形式(并非传统的白描手法)造就出最富有深度的作品,而且我们知道,语言艺术的深度其实不在语言.外在的语言和技巧只是为我所用而已,正如巴金所言:文学的最高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如果我们不是因为距离而将古典诗歌神化,那么我们可以断言,唐宋有经典无数,但真正伟大而最具有深度的作品不在唐宋,现代汉语可以建构起更为深远的语言艺术,而且我们可以打消那种片面地以为现代诗歌无韵味而动辄远证唐宋的偏见,正如欲与洋人试比高而远证四大发明一样.
如果将以上归纳,那么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终走向也应该是抽象主义,是为“新古典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者,抽象主义也。现在就新古典再做横向纵向的关照:
新古典: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
与西方艺术的相似和相互沟通的关系
--走向抽象主义
因此,本诗歌简论至此将抛弃"新古典"这一概念而代之以抽象主义.
魏晋风度
2006年12月5日
附录
天机
魏晋风度
五千年前
我想用粗钝的石刀
割断自己的喉咙
停止说话
我的手在颤抖
五千年后
我想发出响亮的声音
却发现自己
早已是一个哑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