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32|回复: 15

击沉我狂傲的心灵-十四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瞄准,用你穿过石头一样的
水的目光,击沉
我狂傲的心灵
请绷起弓弦,站在距你九十九步的
岸边,以一株枯瘦的杨树的形状
我等着你
将我击中。我曾经飘若浮萍
把每一滴水当成海洋,曾经在百步之外
听任箭,如羽毛
轻轻落在脚下
今天,我的爱人
我来了,大步流星的
与你携手走去,我是多么的幸福
以至身子,在风中颤抖不已

[ 本帖最后由 风浩荡 于 2006-11-16 14:46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的爱情诗写得也很狂放.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性激扬,从点到面,好生风光------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清爽的一个,提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爽就一个字!赞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尹培芳 于 2006-11-8 20:40 发表
朋友的爱情诗写得也很狂放.欣赏学习


得尹朋友欣赏感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邻海的河 于 2006-11-8 20:50 发表
诗性激扬,从点到面,好生风光------亮


呵呵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城天子 于 2006-11-9 17:47 发表
相当清爽的一个,提提


谢天子一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1-9 17:52 发表
爽就一个字!赞
问好


谢  就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个朋友的点评转到这里来,大家一起赏玩

11月5日~11月12日周评 冬日的暖流杭州的天气一下子冷了,我不由想起前些日《钱江晚报》说的有鸟类在西湖边过冬的话题。一般以往,总是因为身体的因素,每逢冬天心底就会寒号一番。今天读了九分论坛的一些诗,确觉得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一分诚挚的真情,慢慢从意识深处流转全身。

前晚,应亦夫弟邀请,做一个九分诗歌的周评。所以,我挑选了浩荡的诗作为我此次评论的主题。而且,因为手的因素,我也仅限于对一首诗做个短短的读后感。

熟悉浩荡也仅是在今年的七月,我在漫天雪论坛地域文化版面做斑竹,而浩荡是版面的钻石贵宾。虽然,我和浩荡很少私下交流,更多的是在群里交流一些诗歌以及文学的观点。但我终是认可他是一个诗歌的天才,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相较于我在诗歌表达上思想的狭窄和偏颇,浩荡则是完成了从自身内心和思想质问过程的回归。

这次我主要读了他的一首,《击沉我狂傲的心灵-十四行》。粗读了几次,我对这首诗歌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叙述和抒情完美结合,婉约豪放有致,语言比较成熟;诗意饱满流畅贴近生活又从生活提炼美丽;由于十四行的因素,更多的体会到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之美。

一,叙述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浩荡的这首诗歌摆脱了他以往叙述豪迈天纵的影子,巧妙地运用语言给读者表达了一幅精彩生动的画面,一曲凄丽完美的夜莺之歌。这些歌声是那么娓媛动听,楚楚动人,叩响人们心弦,读这样的诗歌,无不为诗人吟唱出个体心中的爱意婉约拍掌叫绝,为之动容。而且,随随便便一个句子,都试图挖掘出内心的隐藏面,随即使之呈现于一眼即透的层面。

比如:

1。瞄准,用你穿过石头一样的
水的目光
2。请绷起弓弦,站在距你九十九步的
岸边,以一株枯瘦的杨树的形状
3。我曾经飘若浮萍
把每一滴水当成海洋,曾经在百步之外
听任箭,如羽毛
轻轻落在脚下

象这样智慧的句子在浩荡这首诗歌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淡淡的叙述中抒情渗透,有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而被诗人击落的诗意通过明白的语言落入了你的胸怀,那种读者的体悟是瞬间的,但由诗人娓娓倾诉。

二,诗意饱满流畅贴近生活又从生活提炼美丽。

我总是认为,一首好诗需要厚实的内在承质具体承载。诗意的表达,某种程度上在于把真善美由生活的口袋剪贴到文学的口袋。

如何回归现实,在现实中寻求诗意。结果浩荡告诉我们,诗意仍然活着,它就栖居在我们经常走过而并没有留意的某条小路;或者我们常常举止间的一个微小动作,而这就是诗意的现实场。对于浩荡而言,他都让它们变成可以触摸的文字送到你的心灵,它们恰似甘泉的清澈甜美。我只能说,我们彼此心神领会。

而这首诗歌,我无法把它仅仅理解为那是诗人对他自身的勾勒,我宁愿让它是对绝大多数都市青年的一幅速写。尽管作者没有露骨的表明自身的思想,但诗歌已经告诉读者一切。它自然而然剜进了生活的内心深处,或许更是时代的深处。在这点上浩荡表达了一种现实主义,没有天马行空,行而上的深入云端,而让读者不知其所云。

当然,浩荡在诗歌末尾也带了一丝自我忏悔的意识,表达了一些似乎让读者都清楚的意图。

比如:

大步流星的
与你携手走去,我是多么的幸福
以至身子,在风中颤抖不已

三,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之美。

一首好诗,大多数情况下带有自身的呼吸,比如诗歌拟用手法上的一些节奏。既使是自由体的诗歌,很多时候也是由情感节奏把握了诗歌的运行。

由于十四行的关系,浩荡这首诗歌内在的音乐性非常强烈,这个恐怕所有读者都是如此感受。我不想单纯从十四行的体裁上去看待浩荡这首诗歌,因为我认为这首诗歌在与音乐的结合上有它独特的美丽。

我不知道浩荡是怎么把握这首诗歌的音乐结合创作的。我想对浩荡把握音乐美创作的影响至少有两点,一是对古典文学的涉及;二就是作者自身敏锐的感官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知道浩荡对于古典文学有较深的涉及。比如和一位朋友在联句上的表现能力,就曾让我羡慕不已。我想正是对古典文学等其他体裁的精华养分有效吸收,才造就了浩荡对于诗歌的音乐美创作把握。

对浩荡的诗歌肤浅地说了这么多,也没有阐述出其诗歌中的深邃内涵,或许十存其一都未是。但限于自身能力,我仅此说以上些许。末了,引用浩荡的一句诗来表达我的这次阅读体会。“每一扇打开的窗/浸着一脉清凉”

附全诗。

瞄准,用你穿过石头一样的
水的目光,击沉
我狂傲的心灵
请绷起弓弦,站在距你九十九步的
岸边,以一株枯瘦的杨树的形状
我等着你
将我击中。我曾经飘若浮萍
把每一滴水当成海洋,曾经在百步之外
听任箭,如羽毛
轻轻落在脚下
今天,我的爱人
我来了,大步流星的
与你携手走去,我是多么的幸福
以至身子,在风中颤抖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进来学习,受益匪浅.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就会受益匪浅!!问好风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06-11-14 18:48 发表
把一个朋友的点评转到这里来,大家一起赏玩

11月5日~11月12日周评 冬日的暖流杭州的天气一下子冷了,我不由想起前些日《钱江晚报》说的有鸟类在西湖边过冬的话题。一般以往,总是因为身体的因素,每逢冬天心 ...


呵呵,老大好。
我准备贴呢,没想到你先贴出来了。
问好楼里的诸位朋友,在下评的很浅薄。十存其一都未必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重 于 2006-11-16 11:47 发表


呵呵,老大好。
我准备贴呢,没想到你先贴出来了。
问好楼里的诸位朋友,在下评的很浅薄。十存其一都未必是。


实在不好意思,将你写的这篇当成我的跟贴发上面啦,实际上真应该把其单列成篇的.
写这样的十四行诗,近期是因为一个文友与我小谈,说非常喜欢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现在手上拿着一本正在看呢.听着听着,让我沉醉在当年自己对这个英国女诗人的诗集爱不释手的情景.一直认为她写的十四行诗是英国这种诗的形式中最好的.比莎士比亚还要好.虽然现在已经基本上记不得这位女诗人写的句子.但弥漫的眼前心中的均是那纯粹的干净的诗的咏叹.
而近时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于是试着来写十四行,当然不敢把自己的标成十四行诗,毕竟我没有按其所要求的韵角来写.写出内心的一份美好,按我的朋友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反向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褚国刚 于 2006-11-14 19:53 发表
好诗好评,进来学习,受益匪浅.欣赏!


谢谢你的阅读。一起感受,是快乐的事情,不能说好诗,但应该说是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