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02|回复: 17

[同题诗]突然想起冬日 大家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然想起冬日

文/归来燕

当世界只剩下
四面雪白的墙壁
你依旧憨憨地笑着
生满老茧的手擎在半空
又无力地垂下
碰落了满地窗花

那个冬日的早晨
阳光走失了
一些带有体温的句子含在嘴里
咽不下
吐不出
象你孤寂的身影
卡在浓浓的夜色里

这个夏天
窗外阳光明媚
蝉声鼓躁
我用回忆来打发时间
突如其来的冬日
让我额头冒汗
四肢冰冷如初
发表于 2006-11-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冬日的早晨
阳光走失了
一些带有体温的句子含在嘴里
咽不下
吐不出
象你孤寂的身影
卡在浓浓的夜色里

意境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境象的营造很有质感,感觉欠情思指向的明晰,使整体缺少诗意的厚度.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可再入深些,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郁汀 于 2006-11-6 12:34 发表
那个冬日的早晨
阳光走失了
一些带有体温的句子含在嘴里
咽不下
吐不出
象你孤寂的身影
卡在浓浓的夜色里

意境感人

谢郁汀斑来读,多批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回忆来打发时间
-----------也许这样的时间就是诗歌诞生的时间.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1-6 12:44 发表
境象的营造很有质感,感觉欠情思指向的明晰,使整体缺少诗意的厚度.
问好

谢晓月斑的评阅,再考虑,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鱼飞蝶舞 于 2006-11-6 12:51 发表
思想可再入深些,问好!:)

谢鱼飞蝶舞评阅,好的,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尹培芳 于 2006-11-6 13:04 发表
我用回忆来打发时间
-----------也许这样的时间就是诗歌诞生的时间.问好朋友

问好培芳老师,给点意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辉说的不错,后一段的转折影响了整体的语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尹培芳 于 2006-11-6 13:28 发表
清辉说的不错,后一段的转折影响了整体的语境.

谢培芳老师指点,知道毛病出在哪了.暂时还没有好的思路,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境象的营造很有质感,感觉欠情思指向的明晰,使整体缺少诗意的厚度.
同意晓的意见,问好妹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世界只剩下
四面雪白的墙壁
你依旧憨憨地笑着
生满老茧的手擎在半空
又无力地垂下
碰落了满地窗花~~~~~~这一节描述了未来的一个场境,暮年弥留之际,对一段往事的缅怀,字里行间,充满了后悔和无奈.

那个冬日的早晨
阳光走失了
一些带有体温的句子含在嘴里
咽不下
吐不出
象你孤寂的身影
卡在浓浓的夜色里~~~~~~这一节是回忆从前的一幅场境,基本上也是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吧.而且发生在冬天,更让上觉得冷,这里显示了楼主对文本结构解析的功力,不仅很自然地切入了题意.而又把这一个伤放在这个场境.不落痕迹.用词也相当漂亮,走失~含~咽~吐~卡.一连串的动作让人喘不过气来,卡字用得更是妙不可言,卡在了时空中,卡在了记忆里.是对第一节的深入和呼应.

这个夏天
窗外阳光明媚
蝉声鼓躁
我用回忆来打发时间
突如其来的冬日 ~~~~这一节楼主又让时空和情绪回到了当下.在这里又显示了高明的手法,把场境放在了一个炎热的夏天,和冬日的记忆中的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情绪和诗意达到了最大的空间."突如其来的冬日",就用这一句就轻易地把三个时空连结聚焦.让我让我额头冒汗/四肢冰冷如初~~~~~更揭示当初发生在冬日的伤是多么的严重和刻骨铭心.总之这首短诗不论从语言,文本结构,承接转换.表现手法上都是比较成功的.蓝斑主也肯定是看到了这些妙处才红亮的.嘿嘿.问好楼主.学习了.

[ 本帖最后由 wj208 于 2006-11-8 09: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入点把握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苦李子 于 2006-11-6 21:19 发表
境象的营造很有质感,感觉欠情思指向的明晰,使整体缺少诗意的厚度.
同意晓的意见,问好妹子.

谢李子姐来阅,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