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22|回复: 26

时光远去的背影(组诗之一)(改过再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远去的背影(组诗之一)
  文/桃木剑

《弹棉花》
  
一男一女
在民间行走
坚韧的经纬丝线
纵横交织
  
一张弓封住
深巷的出口
用一根单弦弹响生活
棉絮和尘土
落地无声

俯身向下的脊背
是另一张弓
在漫长的土路上
音色温暖单一
行色匆匆


《磨刀人》
  
一条长凳端坐在
磨刀人的肩头
招摇过市
披挂整齐
期待着铁与石的打磨

柔软或坚硬
酸甜或苦辣
一分为二
满手厚茧的人
最了解一把好刀
靠锋利活着

锈蚀的刀具
躺在角落
锋刃疲惫不堪
等待那一声吆喝
破窗而入
  

  


《麦客》
五月的麦客
追赶着成熟的麦浪
八百里秦川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拼命赶路
低头的影子里
家越来越远
栖息在麦穗上的候鸟
挥汗如雨

用一把木镰
让每一粒麦子回家
麦杆堆成的麦垛
高过了异乡的尘土
一望无际的茬口
锋利无比

《车把式》
  
长鞭一甩
啪啪直响
马车翻过青松岭
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车把式昂首挺胸
根正苗红

牲口和人的汗味
以同样的姿势
颠簸起伏
大割尾巴的年代
剩下马尾巴的功能
摇摆自如

赶车的人
居高临下掌控方向
胶皮车轮
拔出了泥坑
长鞭上的红缨
火苗一样跳动


《民间说书人》

一些盲人
穿梭在历史和民间
探路的竹竿
把一些演义敲得乱响
让乡村的夜晚
热血沸腾

惊堂木上下翻飞
说书人显得八面威风
往往在某个拐角处
停留片刻
让凝神袖手的人们
目瞪口呆


口耳相传的手艺
饥一顿饱一顿
吞下一碗苦茶
照样口若悬河
说尽天下喜怒哀乐
却从来不讲自己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桃木剑 于 2006-11-4 09:55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男一女
在民间行走
坚韧的经纬丝线
纵横交织
  
一张弓封住
深巷的出口
用一根长弦弹响
生活的重压
  
棉絮和尘土
舞姿高过
俯身向下的脊背
落地无声
  
一张弓
在漫长的土路上
音色温暖单一
行色匆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梁 于 2006-11-2 23:47 发表
一男一女
在民间行走
坚韧的经纬丝线
纵横交织
  
一张弓封住
深巷的出口
用一根长弦弹响
生活的重压
  
棉絮和尘土
舞姿高过
俯身向下的脊背
落地无声
  
一张弓
在漫长的土路上
...

谢来读,兄弟该留下点意见,尤其是批评的意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读桃兄大笔泼墨,将时代的缩影聚在指尖,也象弹棉花一样张力十足,那些远去的背影不经意间总会戳痛心间的某一点,回归从前,找寻真实自然的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的温暖和苍凉,语言依然简洁讲究,善于于细小处提炼别样的情思,欣赏学习.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归来燕 于 2006-11-3 08:53 发表
非常喜欢读桃兄大笔泼墨,将时代的缩影聚在指尖,也象弹棉花一样张力十足,那些远去的背影不经意间总会戳痛心间的某一点,回归从前,找寻真实自然的瞬间.

谢燕子来读,一些历史的背影很快就要消失了,想留一点记忆,只是可惜自己的笔力不够难以从心,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1-3 09:28 发表
时间的温暖和苍凉,语言依然简洁讲究,善于于细小处提炼别样的情思,欣赏学习.
问好

谢晓月来读,想写一个大系列,正在探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句看来是你诗歌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这一首.下面的再读读看.感觉是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水张正 于 2006-11-3 12:59 发表
短句看来是你诗歌的特点。

谢张正来读,你说的不错,我比较喜欢短句和意象简洁的风格,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桃木剑 于 2006-11-4 09:58 发表

谢张正来读,你说的不错,我比较喜欢短句和意象简洁的风格,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吧。

喜欢木剑兄弟简约意味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桃兄的系列写完了就去申请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难得读到的好诗啊.提读.问好桃兄,买卖做不过来就跟兄弟就一声,赏一件出来.俺这二天门可罗雀.揭不开锅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精练、洒脱!问好木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木真是眼光独到呢,这些现实的作品写来一套一套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董书明 于 2006-11-3 20:48 发表
欣赏这一首.下面的再读读看.感觉是不错.

谢书明来读,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