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尹子

【有空来坐坐】心情文字专访第7期(古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筝 于 2006-10-21 09:43 发表

怀擎君也是江苏人吗?筝祖籍无锡,现居南京:)

我是半个江苏人,现在淮安!
提问:1、相比较来说,你是喜欢以自我生活和思绪为中心的象牙塔式的诗歌,还是关注身边和社会的大众诗     歌?对这两类诗歌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2、你在诗歌创作中是更注重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还是更多借鉴外国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筝 于 2006-10-22 12:02 发表


  首先万分感谢你关注筝的作品。”女性化的手笔很浓重,基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你如何对待你自己的文字 “。

  是的,我的文字应该说比较女性化,就像我不喜欢现在流行的中性人似的歌手,在装束上看上 ...


谢回答,问好
古来江南出才女,一点不假
可惜资料中不详细,不知道是江苏什么地方人,遗憾了
窥视不到一点小秘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怀擎 于 2006-10-22 12:04 发表

我是半个江苏人,现在淮安!
提问:1、相比较来说,你是喜欢以自我生活和思绪为中心的象牙塔式的诗歌,还是关注身边和社会的大众诗     歌?对这两类诗歌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2、你在诗歌创作中 ...


提问一:“相比较来说,你是喜欢以自我生活和思绪为中心的象牙塔式的诗歌,还是关注身边和社会的大众诗歌?对这两类诗歌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怎么说了,你说的是有关创作中的题材问题,每种题材中有会有其的局限性,也会出现优秀的作品,对于我来说,简单的说法就是欣赏好作品,而无关题材的选材。就这两种类别来说,各有所长和所短,就诗歌的技巧来说,“象牙塔式的诗歌”的技巧更有技术含量,而“关注身边和社会的大众诗歌”则容易产生共鸣,和时代贴近,我的态度是希望诗歌百花齐放,容许牡丹花雍容华贵,也要懂得欣赏茉莉花的淡淡幽香。

提问二:“你在诗歌创作中是更注重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还是更多借鉴外国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我创作的早期是在大量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给了我浓厚的底蕴,我一直坚持“继承和扬弃”的观点,在经历了许多年的创作经验后,我这些年一直在阅读外国诗歌,尤其欧美诗歌,有许多好的技巧和方法确实值得学习和借鉴,我觉得这两个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和并存,于我来说一样的重要。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令你满意,欢迎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门之池 于 2006-10-22 12:05 发表


谢回答,问好
古来江南出才女,一点不假
可惜资料中不详细,不知道是江苏什么地方人,遗憾了
窥视不到一点小秘密

我的回答能够令君满意,筝很开心,筝祖籍无锡,现居南京,路过南京时,欢迎惠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来问候古筝!俺不提问题,光看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筝的精彩妙答。
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还是萧萧 于 2006-10-22 19:51 发表
呵呵,来问候古筝!俺不提问题,光看就行了!

谢谢,筝问候萧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舒展的波浪 于 2006-10-22 22:03 发表
进来学习筝的精彩妙答。
辛苦了。问好

波浪真是谦虚了,相互学习,筝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筝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陆华军 于 2006-10-23 10:09 发表
又见筝姐,问好!

谢谢华军,筝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江苏人还来的不少,再问一个问题
诗于生活的根源,你的文字中多有这样的句子
有感悟真的很重要吗?感悟在形成句子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门之池 于 2006-10-23 10:46 发表
看来江苏人还来的不少,再问一个问题
诗于生活的根源,你的文字中多有这样的句子
有感悟真的很重要吗?感悟在形成句子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提问一:“诗于生活的根源,你的文字中多有这样的句子”

  呵呵,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诗于生活的根源”不仅仅是单纯的看诗歌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而是整首诗歌反映和透露出多少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这就牵涉到诗歌的整体构架和内涵,就像有人写“泪”,整首诗歌没有一个泪字,却能把人感动的人声泪俱下,这就别具匠心的构思和妙用,所以我无法统计我诗歌中有多少看似来源生活根源的句子。

提问一:“有感悟真的很重要吗?感悟在形成句子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有感悟真的很重要吗?”。是的,确实很重要,感悟就是思想的体现和作者的经验和观念,也是一首成熟诗歌的标志性的划分。“感悟在形成句子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些什么?”感悟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这和作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在写作手法上有人喜欢采用隐蔽似的暗喻,或者就是整首诗歌的标题(也就是主题),也有人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述出来,这些都因人而异,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自然流畅的流淌出来就是神来之笔:)

  一家之谈,浅见,欢迎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问候家门口的古筝!  真的久不见了 。今天还在滴咕:怎么走在一块小小的石头的脊背上,就一次也没遇着优雅的古筝呢!
你这来自太湖里的小鱼,你这从秦淮河里走上岸的水灵灵的优美的鱼儿,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最近在读些什么样的书?你最爱怎样的书籍?作为写诗的人你最爱的一本诗集是什么名?
匆匆路过:丢下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古筝。出版书了,不要忘记给我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斑竹红山君也很努力的管好这一亩三分地,当时他和我说要把“诗歌大厅”发扬壮大,做到网络上最大的一个华人诗歌大厅,这是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诗歌殿堂。我对红山君的能力很有信心,他确实做的不错,为此付出很多心血和精力,放弃了大量自己写作的时间,这些都有目共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我们共同爱好的诗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也是我的心愿,所以我也很努力的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认真看贴回帖。一个论坛能有良好的交流环境是最吸引人的,论坛就是以论为主,广泛吸取各方给作品的建议,有利于创作成长和提高,如果一个论坛存在人为的派别,这里指的不是诗歌的流派,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那么这个论坛就频临死亡和没落不远了,失去凝聚力,人去楼空,很多人就会因为喜欢而来,因为失望而离去。
——————————————————————————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