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穗穗简评五组156期临屏诗作
(1)
《秋的背面》
文/晓月清辉
天空飘舞零星的雨
季节轻轻翻了个身
滑脱一袭绚丽
裸露脊背
脊背 黑亮
阳光的虫子匍匐其上
枯枝败叶瑟缩于秋的软腹
躲避寒风的挑逗
静坐在秋的背面
细说昨日的繁花和繁花的零落
抚摸着身下这一段厚重和坚硬
我们被一种浓黑型的温暖淹没
于是 我们的思绪
深深扎入时光的本质
绽开纯净的微笑
迎接白雪的飞临
简评:应该说此诗的构思比较细腻的,从开篇飘落的雨丝切入深秋的凉意,其中第二句季节轻轻地翻了一下身,非常形象贴切,拟人化的手法。第二节里阳光的虫子的意象很新颖别致。让人产生被多种多样联想,只是后面枯枝败叶与秋的软腹虽力求表达一种萧瑟,让人读来稍微缺乏一种阅读的美感。第三节是作者主体情绪的抒发,只是其中浓黑型的型字在整节里显得多余了,结尾与开篇呼应,并点题,秋的背面必然迎来一个纯净的冬季。整体来看,立意上比较传统,还没有跳出题目本身的一些束缚,语言干净细腻,节奏明快。诗中有些词还可再精练,不失为一篇不错的佳作。
(2)
《秋的背面》
文/wj208
秋风渐紧
鸟影之上 落叶纵横
一些死去的脸从冬季归来
经过我的窗前
带走了我越冬的粮食和火焰
而一头飘浮在水上的鸟
用翅膀紧紧掩住自己的灵魂
仿佛此刻耽于幻想的我
深深地陷落在秋的背面
孤立无援
等待一粒种子的拯救
而更多的精灵在诞生之初
就被我们亲手摧毁
我只能把目光
从天空和永恒之处收回
抚摸自己的灵魂
坐在一只手套里
谛听一颗种子
走向春天的脚步声
《零星的雨》
零星的雨
打在树上
打在手上
相似的声音
让我惊恐不安
零星的雨
无声,坚硬,洁净
象斜坡上的石头
坐立不安
简评:第一首通篇读完之后,先给人一种语言的新鲜感,也就是作者通过一系列大胆意象的运用将我们带入他营造的诗歌情境里,比如:死去的脸、手套等,其中有许多奇特的想象,非常出彩。语言富有灵性和张力。自成风格,视野也比较开阔,这点以后可多保持。第二首零星的雨,通过一个落下的动作,作者感应的某种惊恐出发,最后的比喻很到位,情景交融,而且恰倒好处地将一种不安的惊恐有力地渲染出来。短小有味。一点小建议:在选择很新颖的意象时,要注意和诗歌整体的气息和语意协调,尽量做到精准并内蕴丰富,刻意的痕迹要淡。
(3)
《秋的背面》
文/鲁齐
父亲的镰刀挂在墙脸
铮亮放光。用磨石打磨过了
为挑战最长的繁忙
三麦不如一秋长,要忙秋
之前的准备一切就绪,父亲
蹲在门槛喝酒,啃半截黄瓜
半个夕阳仲秋的落日
脊梁上面滚动着下山
山那边的秋天比这边早
晚秋里的父亲,人生的秋
大山背面里踌躇满志
大秋之后小秋收
一年的收成。不管丰和歉
都要去收,确保颗粒归仓
过冬熬春的食粮。父亲
满饮盏,站立时骨骼作响!
简评:此诗立意上应该说非常新颖,虽然农民和父亲的形象历来被人写得过多过烂,但是在这里依然有新意。作者通过叙述的语言展开诗歌的内涵,开篇的第一节描写了一个最忙的季节的到来,通过父亲铮亮的镰刀将暗示到来的繁忙场景。随后转入一种生活场景的描写,悠闲、纯朴、憨厚的一幕,作者没说出去这些,但是通过述说的动作和画面告诉了大家。这点非常难得。第三节将一种秋意升华,与人生之秋联系起来,暗喻另一种丰收和辛劳。最后一节最为感人,不管丰收还是歉收,都要去收,保证颗粒归仓,这是一种怎样质朴的情感。结尾一句也非常简洁有力。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语言和情绪都控制得非常老练,寓意深刻。
(10)
《秋的背面》
文/老树
秋的背面,一定不是
夏和冬了
夏天太过压抑
让所有的青蛙都扯破喉咙
也对不上郁闷的对子
冬天太过严肃
即使所有的飞鸟都展翅飞翔
也追不回过去的时光
秋的背面,也不是春天
那只是诗人的想象
《零星的雨》
雨要下
就应该情义绵绵的
不要断断续续
让行人
也跟着她彷徨
零星的时节
我们怎么站着,都会觉得
那条的小路
越走越发漫长
零星的雨
要是下到心里
那一定是谁忘记了关闭
天窗
《等》
如果知道,你已经等不来了
依然在电脑前
追忆那些所谓前世的约定
想必是傻了
可其实,等
也未必傻子的行为
往往你等不来一段传说
却会等来一节
诗情
痛苦是不必记录的
当我们懂得
人最接受不起的,就是岁月的采访时
还能任由时光
写入我们的脸庞
等,我们只好
蓄谋一次,让时光延长
简评:第一首诗:紧扣题意展开,先用肯定的语气点出秋的背面一定不是夏和冬,二三两节进一步强调原因不是的所在,通过青蛙、飞鸟两个意象,将作者主体情绪融入其中。那是对生活真实的体悟。最后一节让人意外的是进一步否定了最后一种可能,因为那是诗人的想象。此诗看是简单,其实仔细揣摩,方能领悟到作者的深意,这个谜让大家自己去想吧。
第二首:依然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精巧,无论是彷徨、漫长,还是忘记关上天窗的动作,那都是作者心情的延伸,也能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产生共鸣的空间,因为这些体验都是我们曾经感受过的,也的确会给人如此的感觉和忧伤。
第三首:一个等字,会给人无限个猜测和画面,此诗作者不是一个人等待时的感受,是等之后的领悟。如果没有经历过岁月坎坷和老练的语言,你是无法写出这种感受的,而且语言质朴平实,随心而发,自由流畅便是一篇篇好诗佳作。有时品诗如品茶,必须与诗歌里情绪融为一体,好象和诗歌里的文字聊天,仿佛和文字背后的作者聊天一样,也许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情绪和文字的热度吧。
作者的语言自然淳朴,情感既抒情又节制,诗句内敛,蕴涵生活的哲理和感悟。
(13)
《秋的背面》
文/如水人生
草叶秋迹斑斑。蟋蟀一直活得很潮湿
蝉中了秋风,蚊虫大隐于市
沿着枫树的红,我们尾随到山上
羊拥有草原,也拥有鞭子
那么多动物活着。人去了哪里
抛开所有的细节不谈,自从指南针病了
我们一直在寻找良医
现在是鱼游浅水处,鸡鸣桑树巅
现在是秋天找你,我们找秋天
秋风太薄,而草太尖
《零星的雨》
我们还要说起那场雨,那片沙滩
钓鱼,撒网,抛锚。这些每天都在发生
问题是我一直贪心。在波浪上种植骨头、血液和道路
不止一次,你提起柔软的硬伤
我看到水有时忧郁,愤怒
然后恢复平静。我们在雨里停留片刻
转身走进船舱。今夜,因为怕水
我画不出水的形状
《等》
谁把无奈做成一粒药丸,等夕阳红了
就着半江瑟瑟吞下去,并且不吐骨头
等夕阳落下,天空有话要说
你许久没有找到的那朵花,开了
但是你没有听到声音,上帝看着你
也看着采花的人
再等等,天就黑了
再等等,天就亮了
简评:第一首:开篇通过一些景物、虫草的描绘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去了哪里?语言有些跳跃、其中的跨度较大,并暗含哲思和机巧。第二节并没有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而是通过一个奇异的比喻,指南针病了,暗喻一种迷失,也指向现实的荒诞。其中有些句子直白了点,但是直白有时也是有力的。有一些痛在秋天的背面尖锐地提问着,而答案依旧无解。我是枉自揣摩作者诗中隐意,未必准确言之。
第二首:在我看来,第一节应该说读完,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和情绪,感觉离题太远。可是恰恰这是作者的高明所在,先给大家展现雨来时多种的场景和作者的渴望。然后在第二节,通过柔软的硬伤,描写出几种水的情绪,仿佛那水也是人的情绪载体。或者就是!最后一句将拉开的视野和画面重新切回到——零星的雨这一题目上,今夜,因为怕雨,我画不出水的形象。实在是神来之笔,点睛之句!赞一个,呵呵。
第三首:评到这里,我想先说说作者语言的特色,当然这比喻未必准确:好比一把别在腰间的软剑,既有锋利之感,又有柔韧之度,于是形成了他独特的跳跃性、弹性和锋利感。想象也很奇特诡异比如:不吐骨头、天空有话要说,并善于运用大跨度的词语营造出一种新意的画面和诗情。这里的等,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多义性,前面的所有画面的营造将等的纬度展开,而结尾的两句,将等的经度拉长。时空感开阔。立意颇新。
2006年9月13日(深夜评之)
评完天已大亮,累啊!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06-9-14 01:3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