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7|回复: 1

诗情在哲学上的统一(旧作重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诗情的传达在人类情感上统一

  人的情感是具有理性偏向非理性的非理性因素,两者的统一就构成人的本质,表现出人在社会生活中复杂的心理,这是人在生活圈里透露个人的精神表现形式。把它放在诗歌理论而言,这就容易得出诗情的传达是在人的本质升华,从而得出诗的本质是人类心灵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情表现。

  个人认为诗情是从人的情感在人类的生存与搏斗和交往中对世界本质的感悟,这是突出诗歌的内容主要方式。一般表现为常见的喜、怒、哀、乐或满与不满等的人类情绪式的表露。
  
  例如俄国莱蒙托夫的诗歌《帆》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莱蒙托夫以大海与孤帆、异地与故乡、寻找与逃离、风暴与宁静互为反衬,突出了诗人不同凡俗的性格和精神。诗中“孤帆儿”的形象,突出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是诗人倔强高傲、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进取的品格的象征,是诗人渴望自由、渴望斗争的精神的象征。这体现了诗歌情感传达的热情,传达的过程中与读者心境基本上达到统一的感情。 如“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这是诗歌的主旨,帆儿所要寻找的就是风暴,投入风暴并与之抗争才有“宁静之邦”,这正是诗人追求的幸福,这样诗情的传达与人类感情上是统一的。作者采用象征性寓意写《帆》在碧空万里之下祈求强烈的风暴说明了作者的哀伤并非绝望的情感格调,而是与反叛、抗争紧紧相连的。诗中所谓的幸福是指世俗概念中的幸福。对它既不寻找也不逃避,是指出于一种对现状已经厌倦,但还未彻底决裂的彷徨之态使得读者得到诗情传达中享受。根据资料了解《帆》是莱蒙托夫18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莱蒙托夫正在上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沙皇政府追捕,被迫离开莫斯科到彼得堡。面对波罗的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虽遭追捕,但他朝气蓬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渴望在奋斗中有所作为。所以诗情是从人的情感在人类的生存与搏斗和交往中对世界本质的感悟,这是突出诗歌的内容主要方式。
  
  情绪是人情感性的心理,但是诗情不是具备情绪的心理状态,而是具备情绪的心理反映。从生物基础的角度上看。如巴甫洛夫说:“情绪和无条件反射相联系,而情感主要和条件反射联系着”。从巴甫洛夫的话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诗歌的情感纯属于后者的条件发射,诗情并不是无条件发射的产物,诗情的生产需要世界本质来提供。从发生的角度上看,诗情的发生并不是与本能无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与人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与意识、理性联系在一起,但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交互发生作用。情绪式的诗与情感性的诗区别在于情感性诗具有社会性的价值。情绪性的诗只是具备了一种生理——心理反映,而情感性诗是存在一种非理性的精神状态。前者属于人的机体的本能,后者则与社会因素大自然密切关联。加深地理解,真正诗情的焕发是随从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引申,它是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环境情景下不同人的不同经验。一般影响这样诗情产生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思潮、风尚习俗、社会氛围、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等,而诗情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而,诗情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如“月影社区”(http://wf66·com/bbs/20049/34575·htm)“风筝在雨中”之作《帆》你走了/走的那样从容 那样自在/而我在流泪/为自己/也许我只是在你生命旅途中的帆/但我已陷入了这深深的海/你是我失去了世界/没有你我找不到自己。“风筝在雨中”的《帆》与莱蒙托夫的《帆》就有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环境情景下不同人的不同经验,前者的帆是寓意一种“爱”,而后者却寓意深奥而远大。两者寓意的区别体现了不同年代不同生活环境中诗情的传达效果是不同的,它是与社会人类的情感统一,诗情是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诗情传达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基础上诞生

  诗情的传达是有多方面的途径,例如直接传达、侧面传达、隐藏传达等,直接传达诗情简单而言就是所谓的直白诗歌兴趣,是适应原始思维创作者的需要与必求手段,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之中直接得来的语言,没有经过加工过滤的散文或新闻式的诗创作,这种诗歌创作一般都容易会失去社会价值意义。直接的诗情传达通俗易懂,这是创作者给予读者最轻松的阅读礼物,它次于侧面性诗情传达有含蓄效果的意义。侧面性诗情传达是给予读者一座明亮镜子,读懂它,必须要举着镜子照照自己或其他物或事,用哲学来言,可以说这是行为思维性的写作方法。而隐藏性诗情传达是一个高境界的表达方式,它似蒙胧却有清晰的“暗示能”,使人读之感受到诗歌的耐味。但这种诗情传达方式容易迈入“欧化的晦涩”之道,所谓“晦涩”还需要读者或鉴赏者的智慧和直觉敏捷强度来决定。总之以上所言的诗情传达方式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基础之上。

  何言诗情传达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基础上诞生?因为创作诗歌者的感情是离不开社会的实践,人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人的诗歌性情感如快乐、恐惧、愤怒好像与社会没有关系,表面上看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人的诗歌情性也离不开社会关系,人的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情感的对象和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离开大自然和生活实践,人便不可能产生意识,也不能产生复杂的高级的情感,创作诗歌的情感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诗歌情感如道德感内容、理智感内容和美感就更离不开社会实际和社会关系。

  诗歌创作的情感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诗歌理智感内容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对社会各方面求知欲;诗歌道德感内容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对善恶物所持褒贬态度的情感。不但如此,人的各种社会性情感的内容和对象的本质都是社会性的。理智感是创作诗歌过程中新发现和出现的新问题产生的喜悦,热爱、痛恨、怀疑、好奇、犹豫等情感,诗歌理智感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向人们所未知的社会性隐藏的弊端。

  三、诗情传达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动力作用

  诗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它在创作方面具有创新和变革人类思想的作用。如果诗情在读者面前化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说,它会使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现代诗人昌耀先生作出了贡献。在这里我们来看昌耀先生的《一百头雄牛》。
      
      ·1·

  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步武
  一个时代上升的摩擦

  彤云垂天,火红的帷幕,血酒一样悲壮

      ·2·

  犄角扬起
  遗世而独立

  犄角扬起
  一百头雄牛,一百九十九只犄角
  一百头雄牛扬起一百九十九中威猛
  立起在垂天彤云飞行的牛角砦堡
  号手握持那一只折断的犄角
  而呼呼呜……
  血一样悲壮  

      ·3·

  一百头雄牛低悬的睾丸阴囊投影大地
  一百头雄牛低悬的睾丸阴囊垂布天宇
  午夜,一百种雄性荷尔蒙穆穆地渗透泥土
  血酒一样悲壮

  这种凄惨却呼唤得豪壮的诗情传达是当代现代诗界罕见的好东西,面对生活艰难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即使一百头雄牛中只有一百九十九只犄角,甚至达到呜呼的残剧,也要把血淋淋的犄角扬起。这样诗情的传达方式使我们记住是一个艰难地带上写作,让我们联想一个社会需要人去改造。而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武步迈进一个上升的时代,体现出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积极面对困难磨炼的主动性,从而活生生地体现真正雄牛的表面。最后一节突出了诗情传达的创造性。

  每个爱诗者创作时,只有当他具备事物和诗歌理论上的认识,具有情感上的认识和体验,并传达情感上既合理又合乎情意时,读者才会积极地行动起来鉴赏和加以仔细阅读。诗情在赋予理性的生命力外,还得融入一定“大众化”的激情和情感,就会让人类有可能地从事或改造社会文学活动。现代诗人伊沙在编写《被遗忘的经典诗歌》时,曾经在北岛诗歌下面说道:“北岛再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一次可能就是擦肩而过了。在我看来,北岛没有获奖对中国诗歌是件好事,否则绝大部分诗人的写作会突然倒退三十年为止,再说了,一个曾出过李白国度非要拿诺贝尔奖来为自己证明,俺不相信。”。从诗人伊沙这话我们并不否认北岛的诗创如何,只有可能思考诗情是否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诗情是创作诗者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观察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内心活动经验与心理反映。“一个曾出过李白的国度非要拿诺贝尔奖”这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了诗歌在社会发展需要的随从性,更违背了诗情在社会情感上嫁接的必然。我们来看北岛的《触电》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他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是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上苍,双手合十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烙印

  事实上,如果全面看一看,他已经底了一种混合型而鲜明的状态,其性质是很复杂的,可见诗歌天才塑造哲学感与抒情的热情,是一种变化无穷的比例配合及混合在一起,也仍保持着他个人哲学的冷静,这种诗以智慧为主脑的诗,广泛地说,一个哲学性冷静的诗人无不有独特的对人生宇宙的见解与思考,而见解与思考镀色于诗中。通过诗情的传达使人类认识一个诗歌内容的世界。这就所谓“智情合一“,它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集,它的智慧的传达是非逻辑的,又同于情感的。北岛的这诗从社会角度上看,好像是属于个人秘密的东西,但是烙印的背后的传达却是一个社会性的东西。让人类读之而认识某种心境并联想社会的作用。

  总之,诗情的传达是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哲学智慧的运用,特别针对这二十一世纪的诗歌,特别针对这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光是靠人类的原始思维和行为思维创作是不够的,它需要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多维性社会,各种关系的联系是复杂的,在创作诗的同时不夹上一点智慧性的药物是不满足人类所要学习的要求。但是在夹上一点药味性的东西必须要求做到“智情相结,无不偏重”的效果,这样也许会更加幽默之兴趣。个人认为,这样的创作既得到思考又不沦落到一个所谓诗人的“尼采”情绪,这样的创作成果也可能会使人类认识到这个社会究竟的效果。
发表于 2006-9-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学习一下,问候一下
写的不错!不过在写诗前应该尽量少的考虑一些东西,兄弟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