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此刻》
文/百事可为
向西的雨云转向了
转向了东南
如临盆的产妇破了羊水
泛滥了五个省
我的眼神开始忧郁
一股莫名的愁绪
像蝙蝠
倒挂心头
该来的幸福
像有罪的小老鼠
不是立刻出现在眼前
而是在下水道里呻吟
西部正在干旱
那片雨云不应该迷路
否则情况就会大变
西部久旱遇甘淋
东南部避免水浸
一切乱了阵脚
窗外的广告牌嘎嘎的响
此刻15点39分
风雨又来了
==============================
此首诗的亮点在于一些意象的准确应用,精致而到位,以“临盆的产妇破了羊水”来形容”雨”,不是很合适,但作者的意思很明白,所要呈现的不过是“泛滥的痛苦”,由此便显得精妙,再下“如蝙蝠倒挂心头”似的愁绪,对“幸福”的定义用的都是很巧致的.而“我”不只是在这场给东南沿海及附邻人民所带来的痛苦中而痛苦,很难得想到了“干旱的痛苦”,这不是单一的比较了,而是“双重痛苦的叠加”,收尾尤其精彩,不以情动人,而是以景牵情,也不由得将视角从末段牵到了起段,很出效果。这首看似简单的文字,却很到位地写出了情感,写出了意义,应该算是一首佳作。
另,此首开段复调的运用在全诗中有些孤立,显得突兀,复调的运用是用来增加表达效果的,在诗歌中亦应考虑节奏 。
《秋草》
文/百事可为
顺着墙脚
左拐
可以看见砖缝里还有一丛草
无论有没有风
它也不愿意摇摆
它也无法摇摆
身体被夹在砖块之间
谁也不知道
草 怎么会生长这里
只到蚯蚓听见草的呢喃
只到麻雀看见草的争扎
但谁也帮不上什么
这些草
在秋色里变黄了
这些草已经死了
=========================
此首作者话中有话,交付了感情之后也试图寄代东西。诗的写法其实是以句子造成的压力去制造效果,没有很刻意地去追求什么技巧,但引一句“雁南飞”的话:只要“身上”流淌着来自世界或自己的生命力,诗歌就有了本心。
最后的“这些草”的“这些”很明显不是很合适,说两个原因:一、范围大了,这首的本意应是主观意想。二、“这些”与“一丛草”容易起争论,因为开始已经设定了“它”,而不是“它们”。
(7)
《此刻》
此刻,我在发呆
电脑却思索着
电脑成了我的灵魂
此刻,诗在发呆
情感却思索着
情感成了诗的肉体
此刻,正为下一个此刻
在灵魂与肉体间
疲于奔命着
================================
这首《此刻》的意思很明了,也很简易,可以说是“诗的形成”,也表达了作者对诗的要求,那便是“情感”,相信其他的也不必多说什么了,很直接。
(10)
《在陌生的街头听到熟悉的歌》
文/鱼飞蝶舞
一曲悠扬,清音袅袅盘旋心空
那是心野的天籁之音,二十年如一日
信念中,谁人伴我与你同行
远方,北斗星光指引
脚步,不曾停止走动
此时,在陌生的街头听到熟悉的歌
片刻的回忆穿越时空
那些生根的理想呀
果实,结在何方大树
与你同行,与你同行
用生命为共和国付出的那些时光
曾经那样璀璨 而今
这些生死与共的战友
又以何种身姿,招展在何处
回忆,因岁月的远行而走近
星河不变,江水东流
一种缱绻萦绕,思念吐出新芽
绿色蔓延 心中
======================
此首由“歌”因起了思想,也由“歌”引发了回想。以第三段应该可以把握一些东西,也应该可以定义岁月了(“我”或者“歌”,或而兼之),而此出现了岁岁月的喟叹与对故人的思念。此首诗的纹路很清晰,却也单一。表达上相对紧凑,内在体验也出来了,而非单是外在观感。
瞎评了几首,见笑了,总结一下后感:好诗的内核应该是燃烧的,必然体现出诗人个体,诸如倾诉,求索,热爱或憧憬。
[ 本帖最后由 村庄 于 2006-9-1 11: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