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27|回复: 13

死后留名与争名夺利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死后留名的与争名夺利的


文/无哲



今天从电视上又看到一名人民的好法官英年早逝。他的事迹从电视、从报纸开始,将走进我们的视野。这让我想起以前的许多模范典型人物,多数是死后才为大家所知的。比如焦裕禄、雷锋、孔繁森、郑振铎、牛玉儒、任长霞等,这些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这些人是死后留名,不得不令人敬佩。

而这种死后留名的事例似乎成了我们社会的特点或惯例,生前为何不能给他们更大的荣誉,是我们没有发现,还是他们曾经的做法不合群而不被大力宣传,还是酒香藏于深巷真的不为多数人所知。真的,我要为他们抱不平。他们应该走到更高的位置上为民众谋更多更大的利益,他们应该受到更好的待遇与褒奖而不该固守那份清贫。所以,对于我们身边的活着的先锋楷模们,我们今天更应该珍视与保护他们,他们不仅仅是社会的荣誉,更是保卫民族良知和优秀风尚的代表。

与之相反,在我的身边,曾经听说过一件可笑的事,真假莫辨,但这类现象决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在我们企业里有一位普通的模范人物,被推荐参加全国某标兵评选,事迹材料报送到地市一级的主管部门后被当场打回来,理由是这点事迹根本不行,回去再写。于是回来再“写”,新的感人事迹被写手们狡尽脑汁重新“写”出来,顺利报了上去。事迹材料被送到省里后,省里的主管部门一看,这样的事迹拿到全国的水平上,可能不行,重新整理吧。于是,新的事迹被“重新整理”出来,报到最高一级参评。果然不出所料,这位成了全国的某某标兵。

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这类事,平时来找我写这类事迹材料的也不在少数,有些是好友,推之不过,只好捉刀上阵。我有一个原则,原材料要给我,没好料,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呵。他们把材料交给我,我就问评什么典型,他们说要评某某先进,我一看,行,这事迹可以,能写。若是材料没几个,领导硬要推荐的,我不管,你自己找吧,“找”到事迹我就下笔,“找”不到就别找我。我出手就知有没有,所以往往不放空炮,一点就响。但对于那些水份很大的材料来说,我往往碍于面子嘴上不说人家,但心里已把对方小看了,娘的,四两不到你愣要充一斤。但这些人在单位肯定是有过贡献的,只不过是大小不同,不一定够评先的档次。反正材料写好了又不署我的名字,由他们去吧,丢人是材料中主人公的事,与我无关了。

这些争名夺利的与前面那些死后留名的相比,差之千万,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比头。

                                                       2006.8.23
发表于 2006-8-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争名夺利的与前面那些死后留名的相比,差之千万,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比头。”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如果越来越多的能够拥有这样的意识,社会也会好很多。

珍惜眼前的好人,不屑虚假的作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后留名,盖棺才能定论,这样一种传统真是不好,典型早挖掘意义或许会更大.
争名夺利,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评比中注重材料带来了许多造假的行为,着实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我们身边的活着的先锋楷模们,我们今天更应该珍视与保护他们,他们不仅仅是社会的荣誉,更是保卫民族良知和优秀风尚的代表。”

“四两不到你愣要充一斤。”

问好无总。我衡喜欢这样反映“现实”的文章。可能由于有些过于“锋芒”,朋友劝我“最好别写杂文”。

唉!  民族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三位.

我也是不多写这类文章,写着没劲,看着有时更没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不为哉?
胡为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06-8-24 22:27 发表
胡不为哉?
胡为哉!

也是我无为,为文何所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25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来读,问好无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06-8-25 01:31 发表
生前为何不能给他们更大的荣誉,是我们没有发现,还是他们曾经的做法不合群而不被大力宣传,还是酒香藏于深巷真的不为多数人所知。真的,我要为他们抱不平。他们应该走到更高的位置上为民众谋更多更大的利益,他们 ...



手枪说的没错!
深层思考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像看破红尘了,老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苏轼,著文要"有意于济世之用",要"有为而作",且"言必中当时之过".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功用吧.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无总这篇文章,到让我想起一件旧事情来。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特级教师。他可以说是由一篇文章而得。
三个案例,普普通通,可经过精彩的文字描述,麻雀也变凤凰了。
这也许就是一种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在作怪,放弃这些名和利也许很难,起码有些时候我们都做不到
但我相信如果真的放弃了,天空将是另一片颜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