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68|回复: 6

读 东门之池 《最忧伤的记忆我放在那一年的冬天了》随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  东门之池 《最忧伤的记忆我放在那一年的冬天了》随感

(黑色文字为作者原文)
(绿色文字为笔者评论)

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构思过程中,几乎是完全地丢粗存精,去伪存真,经过这番艺术淘洗,把人物的形象和个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的基本情节,摄取真实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利用历史记载的基本事实。改变形象的典型含义,让故事和人物摆脱偶然的、琐碎的、粗糙的生活细节的束缚,体现出深刻的艺术概括力。

这一切选择材料的手段来自于小说技法中的“取事变情”,于是,一开始,我便当作小说来欣赏这篇文章了。



《最忧伤的记忆我放在那一年的冬天了》                                                                           
         

街口阴冷的风从领口穿进皮肤表面,打个寒战焦急的心情依旧没有改变,这个日子里面规定的时间没有任何的波动,一尘不变我还是选择这样等待下去,怀疑她就此不会出现,因为那天她冰冷和无情从牙齿缝隙里面迸出的字.

“我们分手!”
   
主体素材,来自于作者亲身的体验和催化,熟悉的形象细节,渗入自己的感情和体验,就如作者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把性格特征乃至气质,进行着描画。

以矛盾范围为范围,以矛盾为起讫,把生活中复杂还往往夹缠在一起纽结,作为全篇的开始,这个纽结,便成为这篇文章的一个题材单位或题材个体。


     分手说在那年的冬天,那年我们很年轻,河水的冰封以及枯干的水边树就着我单薄的身体,我只能长时间的站立在那里,一次和一次相约见面的地方,主角没有了,配角依旧在那里苦苦守侯着起初坚信的爱情,誓言是那么的单纯,拥抱也是乃至亲吻,没有路人从我身边经过,我们把温暖的地方隐藏在乡村的角落里面,我的青春也就此埋葬.

“武筱,我在这里!”

从这里开始起意生情,抓住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东西,牵引出生活中让人动心的,具有非动笔不可的激情,也许,是过去很久的事情,却一直萦绕在心头,情绪依然浓烈。

我从她的背后出现,双手捂住她的眼睛,冬天的手,我拼命的互相摩擦了很久,我想用一点点的温度传递着我的深情,我从她的出现到现在还坚信过去的感受是真实的,她伸出手想拿开我的双手,她的努力是无效和徒劳的,片刻之后,她放下了双手就静静的立在那里,渐渐的靠在我的身体上,一动也不动,长发和那个蝴蝶结靠近我的鼻孔,我闻到那一份清香了,发和蝴蝶结上面散发出来的,还有从暗夜里面似乎发出白光的脖子皮肤上的,我放下自己的双手,慢慢缠绕她的身体,冰面上、月色的暗淡里面,我们开始一个夜晚的故事,故事只有她和我,故事也只有主角和配角。

   “该回家了!”

在情节典型化的过程中,遵循现实生活感情发展的内在规律,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喜悦、一次感动,引发联想,补充延伸,丰富发展。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作者极力描绘出一幅浪漫而甜蜜的图画。这一段,也成为整篇中情节波澜的核心——相对的静态表现,为下面的动荡做好了最科学的铺垫。

   究竟有多长的时间,究竟那些我们在一起的夜晚是怎么连串的,如今已经浑然不知,是该回家了,母亲已经唠叨了很多次了,大冷的天别总在外面,父亲看我的眼神已经没有希望了,叹口气从我身边经过。从一开始的沟通里面,父亲就希望我能放弃这一场没有必要的爱情追逐,我没有去相信,我天真的认为,有爱才能坚持、有火光才能明亮,一切到了多年后,我发现自己错了,也发现自己输了,得到一个记忆,错了一件事情,输了上苍恩赐的唯一青春。

按照人物的个性逻辑和行为,借于人物的心理和行动,依此发生发展,情节表现人物,人物推动情节。

看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此篇的情节结构有点象“电影文学”——着重故事说明和情节的交代,单线叙述,按事件的发展进行顺序和倒叙进行,来总去迹,有条不紊。


“为什么!”

   咆哮,怒火张扬着那个年代的脾气还有我咄咄逼人的责问,眼泪!她最好的表达,我无能为力的拜倒在它的抽泣声里面,我就这样的把手松开的,也是这样看着她的背影从最近的地方变远的,头也没有回,无声!我低垂着头颅,默默思考,尽管这一场的奔跑由来很久,尽管这一场的电影漫长,尽管这一场的游戏可笑,我置身里面,我找不到清醒的理由,我最年少时候的迷茫就是这样一般画卷出现,画面上的人物消失了,只有空白的纸凭添一点苍白,回去的路走多久,我能记起,想是人世间的痛苦席卷了孤零的我。

这一段内心的独白,奔腾流泻,语言的力度非常大,节奏也非常快,这是一段进入本质的感情,真实自然的性质非常清晰,抒发慷慨,与上一段的内容形成了统一。

  “起来吃饭拉!”

    母亲在堂屋里面大声叫,揉迷糊的眼睛,原来昨夜我衣服未脱的睡到现在,父亲一脸严肃的坐在最上面的位置上喝酒,手上还有支正在燃烧的烟,我偷偷拿他的烟了,也顺便偷偷拿了他的钱,我告诉自己,没有礼物送给她,我要买个她说喜欢的音乐盒子,那个我们一起观望很久的能唱歌的盒子,我很激动,我想买来送给她的,可我的双手紧握着口袋里面几张揉成一团的钞票,它不够2碗热腾腾的阳春面的价格,我红着脸告诉小店的老板下次来买,我也告诉她,我一定买回去送给她,那个能唱歌的盒子如今还在吗?我不知道,或许她知道。

整篇故事的本末始终,已经初见端倪,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和本来面目,能够适应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习惯,。而这一段与上段和下段联接起来,却有点突兀,虽然,真实的内容有出现的必要性,或许作者想打破一叙到底的格局,运用散文中“横贯式”的技巧,即打破时间的连续和空间的连接,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连缀各中生活片段……这种明断暗续的确是个好方法,但是,这一段,“断”得不错,“续”却有些牵强了。

“冬日忧伤!”

   我写四个字在塑料封皮的日记本上,我告诉自己忘记的理由是记录,我也告诉自己重生的理由是苏醒,我不能让父亲再用无望的眼神看我,我也不能再让母亲纳鞋底的时候一脸愁态的看着我,我关闭自己在房间里面,房间里面一张木床,一张桌子,我开始在塑料封皮的笔记本上书写自己的故事,我开始用简单的文字堆积自己的内心,那个冬日的漫长和每天漫进房间的阳光都是灰色的,我眼睛和心灵上的灰色,她的消息我不曾掌握了,从那一晚背影的模糊就已经开始,本以为属于自己的,却是这样的滑落尘土中如同那些枯涩的眼泪。也如同由于熟睡后手上滑落的书和合上的页数。

因为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中作者没有直笔写尽),通过个人感情的抒发,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许多的矛盾和曲折。作者细腻的情感,在文章的笔势上造成了曲折和迂回,往复跌宕。

到这里,我觉得,还是应该照着散文来读。鲁迅在他的《怎么写》一书中提到:“散文的体裁,其实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他的话,是说到散文的本质特点了。随意写来的文字,不必每动笔,均精心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只以作者所要抒的情、述的志、说的理为准绳,为线索 ,来考虑文章的布局。散漫化,与技巧化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既要散漫,也要讲究技巧,二者如何统一呢?怎么样达到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这就需要作者自己去揣摩了。呵呵!


“是你吗?”

    我想了半天,那个和我站在同一个台阶上的女人,她的名字,我脑海里面搜索半天,“武筱!是你吗?”我只能用自己的怀疑去猜测这个似乎成熟也似乎沧桑的女人,厚实的皮衣和鲜艳的口红成了这个台阶上面的风景,她扭过头,双眼是那么的陌生,她支吾着吐出一点我没有听清晰的话语且又是那么的断断续续。等我把自己的名字说出后,那一份不知道是否经过没有经过伪装的激动和尴尬一起浮现在她的面容上,我何尝不是如此,“漫步时光”二楼临近窗户的位置,她从新端正的坐在我的面前,话不多,我们沉默思考的时间却很多。

  我问:还好吗?

   她答:还可以!

   我问:孩子多大了?

   她答:六岁了!

   我问:那条河边有树的小路,你还去过吗?

   她无语………..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也许是令人释怀的结局。

在完成主题的表达,调动读者的思维与想象之后,最后几笔通常是有着特殊作用的。清人东方树在《昭味詹言》有这样一句话:“结句大约别出一层,补充题蕴,须有不尽远想。”他说的是对诗歌的感言,而在散文里也同样适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做临去秋波那一转也。”他说的是戏剧,而我觉得,用与这篇文章的结尾却也合适。留韵与留白,在散文里很是重要。

此文,重在写实,并寻实求虚,一切事实渲染,最后还是落到了意境的创造上,让读者在形象画面的欣赏和画面之外的想象与回味,得到了艺术享受……


[ 本帖最后由 尹子 于 2006-8-19 23:01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尹子好评!

真是难能可贵的,细致的评析!
深化了原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的评解,让人受益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入微的评析,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尹子
评的到位  这些时间你总是写评论
辛苦了  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东淄博鲁齐 于 2006-8-19 22:52 发表
尹子好评!

真是难能可贵的,细致的评析!
深化了原作.问好!


的确是个好评,细致到位~也很有个性的点评,读起了很舒服~
推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我读过两遍。在读“文评”收获颇多。
我主张大家都试试,这样大家也许会更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