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19|回复: 5

夏日里,谁安静地说话————评同题冠军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日里,一朵宁静的蝉鸣

     文/学写诗歌

从一枚叶子开始  晚风微习
我看到黑夜的眼睛
注视着麦子  村庄  还有那个
光着脚丫刚戏水回来的孩童

告诉那个树下纳凉的人吧
不要窃窃私语  不要大声喧哗
一条蛇正沿着土路爬行
赴一场绞尽脑汁的盛宴

禾蛙猝不及放  一只蚊子哼着小曲
哀悼对手  一只狗的眼神里
写满了忠诚  不  你应该看到其它
我透过院墙目睹了这一切

我开始相信了星星以及他会说话的眼睛
不要告诉我七月就会繁星锦簇
我不相信雨水就那么的无情  高粱哭了
花生笑了  土豆  大豆   玉米是什么表情

干脆就躺在这里  手持蒲扇
摇倒村庄  摇睡孩童  摇来氤氲的空寥
顿觉凉爽  那白纸黑字的寂寞就犹如这
夏日里   一朵宁静的蝉鸣

就象最民族的,便是最世界的;而最通俗的,便也是最现代的。
于是许多诗歌开始回归,回归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些诗歌往往响起人们最深的回忆。
常听人说,人是土捏的,死后也将归于尘土,而故土难离又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所以描写家乡,描绘故土的诗歌最能引发人们的悠思。
但并不是说所有这样的诗歌都是好的,没有好的语言,没有好的思想,只会让故土生涩成一把砂子。

回头来看学写诗歌的这一篇,作者是紧紧把握着题目在写的,浓浓的夏意从一个又一个意象中,被读者领悟。语言的画面感极强。如果说晚风,麦子,村庄还只是层面化的表现,那么“光着脚丫刚戏水回来的孩童”一下就让画面生动起来,也让诗歌产生了动感。
而第二段,以孩子归来引到村中树下纳凉的人群,显得顺理成章。
然后是一个又一个生灵的上场,蛇,禾蛙,蚊子,狗,最后这些都落入了诗中“我”的眼里。
于是,这个“我”出场了,他是诗歌核心的核心,只可惜第四段稍有些拔了高调,于是这段放入全篇来看,显得有些脱离,略跑出文章的意境了。
最后一段,作者又把放得太远的思绪收回来,回到这悠闲而安宁的纳凉场景中,这个场景就象夏日里,一朵宁静的蝉鸣。
发表于 2006-8-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凌影。虽不相识,却久闻大名。原来的图象库里见过,非常好。
诗评也如此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挂挂.辛苦了柳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先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