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黑子

至死——孟姜女[完全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预告

大结局

↓下↓  始皇见女起色心  坚贞为夫寻自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太少了...黑子写多些嘛!支持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死——孟姜女(9)

↓下↓  始皇见女起色心  坚贞为夫寻自尽


【壹】孟姜女

  我不知道嬴政看上我哪点了,那时候我已经人老珠黄,也不乖致;我又不爱别人,只爱相公范喜郎一个人。你说我把范郎的尸骨背回家都不准,卫兵还硬要把我拦住,说要请示上面。我一直告到嬴政那里,哪晓得他是哪根筋有问题,硬要我当他的嫔妃。

  老公尸骨未寒,我怎么会再嫁呢?我就要嬴政答应我三个条件:一是吃斋七七四十九天,这段时间我也好考虑一下到底是嫁还是不嫁;二是文武百官都要帮范郎披麻戴孝,范郎修长城是为国捐躯,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三是要在范郎死的地方烧一万担纸钱,好多亡灵在那里才得安息。

  哪晓得这些要求嬴政都不考虑,也不打折扣,全部答应了。要是换作他下面哪个当官的,估计会当场把我杀掉。嬴政还是一个满讲信用的人,第二天就开始斋戒,像他那样吃惯荤菜的人吃那么多天素菜真的是为难了。不过我估计那些当官的就恨我入骨了,要他们帮一个老百姓披麻戴孝,他们怎么会愿意。

  尽管嬴政做了这么多事,我还是想着我的范郎。我以为不会这么牵挂,可总是想着他。想着他的好,想着他的样子,想着他的一切……范郎的尸骨天天陪着我,我感觉他就在我身边。

  既然我的心不答应嫁给嬴政,那我只有死了。

【在线写作,持续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死——孟姜女(10)

【贰】老民工

  孟姜女哭长城的时候真是凄惨,她一个富家小姐能这么爱一个穷人真的不容易。开始秦王答应她三个条件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她最后还是不愿意当一辈子寡妇,谁知道她是要把事情办完了去死。

  孟姜女自从到长城来就没有停止过哭,哭得一脸稀烂的,跟鬼一样。秦王怎么会要娶这样的人?不过我觉得秦王也太好色了,平常对我们那么苛刻,现在对一个寡妇那么好,真的想不通。

  那天秦王正在帮范喜郎烧纸钱,孟姜女也在旁边烧。她乘秦王转身的时候,一下子就扑到火里面去了。当时火又烧得大,等秦王晓得的时候,已经烧得只剩骨头了。

  秦王把孟姜女的尸骨丢到长江里,但是尸骨就一直在那里,也不漂到下游。那几天我们都觉得不舒服,只闻到一股尸体的味道,都不敢修长城,怕修一截垮一截。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06-8-2 15: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子你可以自己操作一下固定哦~~~~大家就可以细赏了。
我只看了前几章,接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就不操作了  大家爱看就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死——孟姜女(11)

【叁】李丞相

      孟姜女对下面做事的民工影响满大的,我都为她丈夫范喜郎戴了三天的孝。我还从来没有为别人戴过孝,哪晓得帮一个我不认得的人戴了。

      孟姜女死的时候我也在场,本来我拉得住她的。但是我想,她这么侮辱我,我救她做什么?何况我根本看不惯秦王娶她,要真的把她娶了,追究范喜郎为什么会死的时候,我还不是有责任。

      当官不容易,我到现在才体会到。我照上面的意思做,可下面会照我的意思做吗?他们都抢着我这个位置,我承认我不救人是错误的,但是我也有我的苦衷。

      不过我看民工都不愿意修城墙,也看着孟姜女可怜,就把她和她丈夫的尸体运了回去。我看她死得贞烈,特地照她的样子帮着树了个神像,修了个庙,这样的人我还是比较敬重的。

      听说现在那里的香火不断,连孟姜女住的那座山都叫“孟姜山”了。我自己都没有去过,改天去那里许个愿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死——孟姜女(12)

【肆】老黑子

      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在五、六岁的时候,那时我躺在奶奶旁边,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听她讲刘海砍樵的故事,听她讲孟姜女的故事,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了,因为有很多曲折的情节。

      今年年初,我还是记者的时候,从市文化局的一次文化会议上再次听到这个故事,他们给了这个故事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不是仙凡之交,而是老百姓的故事。

      我一直没有去过嘉山,不过听说常德的安乡和津市两个地方为争孟姜女起了矛盾,嘉山一分为二,于是姜女庙也有了两个,可是到最后谁也没有把孟姜女争到手,是孟姜女已经成为别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来,又听说苏童根据孟姜女的故事写了一部小说,名叫《碧奴》。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孟姜女,为什么要改名叫碧奴?人们总是自作多情的改变历史,最后让历史等于了故事。

      正是七夕,我忽然也想写写我的家乡人孟姜女,我力图在这里全方位展现孟姜女的敢爱敢恨和对爱情的忠贞,我也试图通过儿时的记忆让这个故事继续流传。于是,我采取了一种新闻笔记的形式来叙述这个故事,不知道这样的叙述方式是否成功了?

      这既算作七夕的应景文章,也算作我的爱情观念;既是对儿时记忆的重复,也是对记者生涯的告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精!


先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喜欢!黑子的文字总是能使人住足.支持黑子~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支持   只是心情多数人看贴不回  让我心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构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我们看故事,多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最后下一点谁对谁错谁悲谁怜的结论。其实每一个思想都是错综复杂的。轻易地说谁暴烈谁残忍谁怎能这样,都是不确切的。以各个人物自己的视角来进行描写,可以将他们的心理更为真实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人物个性也更为地丰满。

运用夸张等修辞,使语言显得幽默。而从人物内心出发的话语,又拉近了故事和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而亲切。

在这篇小说中,孟姜女的形象倒不是在故事中的作为而丰满而起来的,而是从他人对其的印象中丰满起来。

从生至死,一线贯穿。所有的内容顺着一条线下滑到地面。

“至死——孟姜女(12)

【肆】老黑子”

在这里添上笔者自己的视角感念,感觉很好:)虽然好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呵呵。

我也只是草草地看下来,对于文章中的情感与思想没有认真的留心和延伸:P

问候黑子~这样写很好,我觉得^-^


[ 本帖最后由 星星小倩 于 2006-8-6 1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并打算收藏了。.

关注并打算收藏了。.不错的文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