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48|回复: 6

读小说《天平》之感受(已经按大家的建议“将文章放在置顶文章里面”了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 冰火柔柔 的小说《天平》之感受 
        ――一篇以心理描写为主构建的微型小说

  我感觉这么短的“风格平实的反映现实”的且在表现手法上也比较有特色的小小说,在论坛里不多见,所以想说几句感受。算不上评,也算不上解读,只是一些个人感受,贴出来,大家讨论。“心情”欢迎这样短小有分量的文章――尤其是短小的“小说”。
      我自以为对小说并不太了解,所以从来没写过。不过,我以为:写小说就是讲故事,但不是简单地凑故事,应当具有丰富的内含。它必须通过故事和人物以及各种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现实,表明作者的观点。
    这篇小说很短,算是小小说或者微型小说吧。但是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 小小说,大容量。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含,从一些侧面反映了反映现实。
  2. 语言简洁,风格平实。故事具有高度的压缩性。
  3. 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通过人物内心的苦闷、焦虑等矛盾冲突揭示社会现实。
  4. 在短短不足1500字中先后涉及到了以主人公“他”为主的5个人物,虽然全部没有姓名,但性格却都比较鲜明。
  5. 故事简单,展开和推进自然,主题表现含蓄。

  
   “小说”中的5个人物分别是:
    1.没有姓名的领导,或许是位“科长”?
    2.没有姓名的“小职员”――他。
    3.没有姓名的“经理”
    4.没有姓名的经理的“爱”人
    5.没有姓名的“外地人”
   总之,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反映这么多的人物,不容易。所以,尽管还有些不足,但我还是点亮荐读了,希望探讨。
    为了便于分析讨论,除“引子”外,我把原文分了六节(黑字为原文)。


========以下为原文(含批注)================
《天平》
冰火柔柔

引         子

所谓小职员的生活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工作不见得辛苦,甚至有些无所事事,酬劳没有多少,只够自己糊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早九晚五,混到退休至多也就是个科级待遇。每天对着上级点头哈腰,对同事面带微笑,遇事都请示,不做出格的事,不到危险的地方去。

有好心人给介绍个对象,见上一两次面,认识了三五年,等到都到该结婚的年龄了就去登记。然后生个孩子,为他担心操劳十几年,看着他走像自己一样的路。。。。。

创造这样人生的神大概也会觉得太过于无聊吧,所以神才会让七种罪恶降临到人世间。总得出点什么事,人才能证明自己在世界上存在过。。。。。

~~~~~~~~~~~~~~~~~~~~~~~~~~~~~~~~~~~~~~~~~~~~~~~~~~~~~~
(一)

“把这份传真给经理送过去,他正在郊区休假,联系不上。”
(说话的人可能是信息处某领导,或许是位“科长”?从命令的口气也足见气派头了。)
  “好的。”
“这是我要的资料吗!去信息处再要一份。”
(这是在郊区别墅休假的经理。简单的质问和命令。)
“好的。”
“应该没弄错啊。啊,不是,是这份,麻烦你再跑一趟吧。”
(对这个人的描写也只有上边第一句和这一句台词。有派头,却工作“马虎”。这正是目前某些科级干部的特征。)
  “好的。”
“恩,这才对嘛。以后要小心一点做事,你看,多跑一个来回,浪费了我四个小时的时间。造成的损失你能赔得起吗!下次注意了!”
(经理,官腔十足,派头十足。正是现实中大多数“大官”的真实写照。)
  “好的。”
(“好的”两个字重复四遍,分别在两个地方,分别面对两位领导。可见真是个“小职员”)
………………………………………………………………………………………………
印象:
这个开头简洁明快,通过四句对话,把两个场景三个人物联系在一起。开篇直切主旨, 三个人物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了。没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却写出了三个人的心理。把故事的要点――“给正在郊区休假的经理送传真”也交代了。
………………………………………………………………………………………………

(二)
“郊区的环境就是好,等哪天我发财了也要在郊区买套房子。”
(自言自语一句“很长”的话。这是他当时的心情,也是深藏在他的内心的愿望。显然,这是一种奢望,似乎与他的身份不符。但又是他真实的想法。)
一边这样说着,他一边向公交车站走去。这个时候公交车估计是没有了,不知道这样的远郊会有出租车吗。打车回去至少得上百块,比今天的薪水还多,按规定大概是算在每月的车补里了,还不能报销,一天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
(这段心理描写,同时也交代了更多的内容: “这个时候公交车估计是没有了,不知道这样的远郊会有出租车吗。”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距离。还有薪水,规定……)
拖着沉重的双腿,好不容易挪到车站,周围漆黑一片,半个人影都没有,似乎是路灯坏了。如果没车,难道就在这里过夜?返回别墅让经理留宿一晚那是不可能的,他早就听说了,那是经理和“爱人”幽会的地方,这种时候有什么急事一定要找经理也一定是派像他这样的倒霉蛋去。他今天已经进去了两次,经理一定恼得他要死。
(还是以心理描写为主,进一步交代了时间,环境,经理的“爱人”住处――别墅,并且强调“早就听说了”。还有就是他的地位――倒霉蛋,并且“两次了”遭人嫌――两头受气,是真正的小职员。)
………………………………………………………………………………………………
印象:
在这一节中以心理描写为主,使故事获得“轻度”展开。仍然是以交代故事的背景为主了。
短短不足300字,再加上开头的四句简短对话把故事的极大要素都交代清楚了。主要人物也都露面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


(三)
不过经理的“爱”人真的好漂亮。第一次来是她开的门,他见到了,长得就和某电影明星一模一样。听到她甜甜的说出那句“请进”,他几乎都要呆在了原地,从她身边经过时,一股幽香的味道钻入他的鼻孔,诱得他的心扑通扑通的乱跳。
(写经理“爱”人的漂亮,依旧是通过“他”的感受写的,漂亮得有点让他想入霏霏。同时,代引号的经理“爱”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这个社会里,别墅里金屋藏娇已经是许多“大领导”公开的秘密了。)

可惜啊,难得的好心情被经理的训斥打断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在她的面前,经理要显耀自己的威武所以今天责备得特别狠,好几次都几乎是要抓紧拳头打过来。而她,在楼上看着,微微的笑着。
(第三节是插叙。“难得的好心情被经理的训斥打断了”,并且在“她”面前更要“特别狠”,“几乎是要抓紧拳头打过来”。“而她,在楼上看着,微微的笑着”。极其简短的几句,却把三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了我们,尽管有些朦胧。比如“在楼上看着,微微的笑着”,在笑谁?笑什么?)
(四)
“贱女人!总有一天,我会娶比你漂亮百倍万倍的女人做老婆!”就在他走出别墅,低声的咒骂的时候,被人从身后狠狠的撞了一下。撞伤不是很重,心却差点从嘴里跳了出来,一时都不敢向后看。


惨喽惨喽~~~~被人听到了——要被炒鱿鱼了——失业——流落街头——饥寒交迫——我会倒毙在路上。。。。。
(来自内心的低声的咒骂?有点阿Q精神的骂!只顾专心想事,才会被撞一下。尽管“不是很重,“心却差点从嘴里跳了出来”,甚至“一时都不敢向后看”!一瞬间想了许多,这是一段很精彩的心理描写。因为就在他低声“咒骂的时候,被人从身后狠狠的撞了一下”而身后是刚刚离开的别墅。他因得不到而“骂”那个真的好漂亮的女人,变相地贬低她“并不漂亮”。一个典型的虚荣、胆小怕事的小职员。故事就在这样的心理刻画中出现了戏剧性的推进。)
(五)
“这位大哥,不要紧吧。”身后传来一个带着浓厚口音的声音。他一看,黑亮的皮肤,大手大脚,头上带着一顶破草帽,原来是给附近农场干杂活的苏北外地人。
(道歉声来自“给附近农场干杂活的苏北外地人”,显然是朴实的打工族。)

“他X的!你傻X啊!江北猪罗!走路没长眼睛……”他当时用所有能想象到的肮脏字眼辱骂着那个外地人,那个外地人也只是一个劲的低声向他重复着仅仅懂得的几句道歉的话。他到后来竟然越说越起劲。仿佛他就成了刚才训斥他的经理,在痛骂着像他一样的普通职员。
(面对“一个劲的低声重复着的道歉” 他用当时“所有能想象到的肮脏字眼辱骂”……竟然越说越起劲。仿佛他就是经理,“在痛骂着像他一样的普通职员”。脸变得这么快,并且找到了一种感觉,一种平衡心理。这也正是当今一些小职员,一些小官员的画像。他们也需要发泄,需要平衡,只是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对象――奴才需要找到做主子的感觉!)

在不远的别墅里,楼上的窗户打开了来,漂亮的女人倚着窗框很有兴致的看着下面发生的事。他可以看见,她在微微的笑着,好像桃花开放。
(而那个“漂亮的女人倚着窗框很有兴致的看着”,在他看来,她的微笑,“好像桃花开放”――分明是在讥笑。“漂亮的女人”的心态,“小职员”的心态,不言而喻了。)

嘿嘿~~骂完那个外地人,心情也舒畅多了,被公司里的人指使得团团转也不觉得怎么难受了,发泄一番果然是有好处的。

“外地人就是贱,怎么骂都不会还口,下次还要再找机会骂他们一顿。老子被人使唤了这些年,也该尝尝欺负别人的滋味了。”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酷的微笑。
(发泄一番果然是有好处的。骂完外地人,舒畅多了,被指使得团团转也不觉得怎么难受了。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怎么骂都不会还口的外贱地人,并发誓,“要再找机会骂他们一顿”出气。)

………………………………………………………………………………………………
印象:
在这一节中,故事的推进还是以心理描写作为动力。
这个小职员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所以心理发生了扭曲。现实中,不仅仅是这些小职员,几乎是所有的“城市居民”都鄙视“农民和农民工”!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小说的社会意义进一步深化了!
………………………………………………………………………………………………



(六)
随后这丝微笑便一直留在了他的脸上,因为随后他便被人在脑后重击了一下。

外地人手里拿着锄地的锄头,狠狠的向拼命侮辱他的那个人后脑上砸去。一下把他砸晕之后,继续的全力往他脑袋上砸,嘴里喃喃的说着:“叫你看不起外地人,叫你看不起外地人……”

在铁器的打击声和邻近别墅里优种狗的叫唤声中,红色和白色的东西染红了一地,但是在漆黑的夜里,没有人能够看见。。。。。。
(天平失衡了,悲剧发生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铁器的打击声是夹杂在“邻近别墅里优种狗的叫唤声”的,这种对比,是另有寓意的。“红色和白色的东西”,在漆黑的夜里,没有人能够看见。似乎也是另有寓意的。)
========以上为原文(含批注)================


………………………………………………………………………………………………
总结:
  小说取名为《天平》,很有嚼头的名字。我以为作者试图一再用一架无形的天平称量人物的内心。所以,故事的发生和展开都是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为核心的。
   主人公“小职员”他,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过着“被人使唤”的日子,压抑了“这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是他找到分发泄的对象――打工的“外地人”。天平终于倾斜了……
   “小职员”是悲剧,打工的“外地人”也是悲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悲剧于“科长”、经理以及他的“爱”人来说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1.贯穿全篇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对所有人物都以心理刻画为主,全都无名无姓,甚至连个代号也没有,但却能给人留下比较鲜明的印象
  2.其次是语言简洁朴实,没有雕琢感,高度浓缩,一句话中往往起到含多种作用。小篇幅,大容量。这正是小小说或者微型小说的特征。
  3.情节的推进与展开和背景的交代自然没有痕迹。比如,对于经理休假的地方,交代时就按“郊区→别墅→经理和‘爱人’幽会的地方”这样的顺序,分别由“科长”的嘴(安排工作时)说出和小职员的心理活动“返回别墅”,“早就听说了,那是经理和‘爱人’幽会的地方”交代。而不是直接交代。显得自然,不做作。
通过一个对个小职员扭曲的心理描写。揭示现实中小职员的生活现状,“官僚”的工作作风与腐败,也揭示了以小职员为代表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鄙视与嘲弄!
悲剧性的结局使小说的社会意义进一步深化了!这是我想起了契可夫的短篇《小公务员之死》,虽然表现的主旨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通过小人物来反映大社会的。
…………………………………………………………………………………………………………
我以为最主要的不足在结尾处:
关于结尾:
  1. 结尾““外地人”的行为有些鲁莽之嫌,显得不够自然。
  2. “一下把他砸晕之后,继续的全力往他脑袋上砸,嘴里喃喃的说着:‘叫你看不起外地人,叫你看不起外地人……’”在这句中“叫你看不起外地人”让人感觉到与全篇语言风格不过协调,太直白地让“外地人”直言“叫你看不起外地人”是语言表达上的败笔。因为他不可能这样说话!给我的感觉是,结尾有些不够精细,有些草率。

关于“引子:
   给小说加一个引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使的主体的叙述得以简化,迅速切入主题。但是,我个人感觉,与小说的主题(或主体)相比,这个引子略显的有些罗嗦些。
并且“七种罪恶”没有说清(如果很长是否可以不提?)。

   但是,我还是以为这是一篇不错的“微型”小说。作者构架故事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具有很大的潜力。而这篇小说,经过进一步润色后,应该具备投稿纸刊的条件。

     (个人浅见,希望探讨。如有不当请原作者及其读者谅解。)
                                                                                              飞狐子
                                                                                    2006年7月25日  晚23:33 

………………………………………………………………………………………………


[ 本帖最后由 飞狐子 于 2006-7-26 11:00 P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靠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精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点评文章,建议飞狐子斑竹把赏析作一个专栏,编在一个帖子里,这样会更方便读者阅读,也可考虑更多的体裁,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问好飞狐子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飞狐子按照我们的 讨论   将文章放在置顶文章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头疼,没有怎么好好看 好佩服哦 我是应该好好学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按大家的建议“将文章放在置顶文章里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