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85|回复: 1

(转)诗歌走廊__________王竞成诗歌展之三(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1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走廊__________王竞成诗歌展之三(评论)

自己的宫殿 (诗评)_____邹洪复

邹洪复(青年评论家   诗人   作家   教授)




  
  一首诗歌的创新或旁枝溢出令人欣喜感佩,被诗歌敲动心灵是很美中知足的事。诗歌的美与思常常牵引我夜不成寐。读青年诗人王竞成近版的诗集《掩泪入心》,就有这种体会和感觉。
  阿尔贝.加缪曾言:“没有现实,艺术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看多了很多所谓诗人那凌空蹈虚,不知所云的东西,再读王竞成的诗歌就有一种返朴归真的亲切感觉。他的诗歌都是以现实为依托,要么借景物怀人抒情,要么就事论事,毫无做作和矫情,他的诗歌坦坦荡荡,自自然然,朴朴实实,幽忧美美,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如梦似画,有的渐入佳境,有的诙谐可爱,他的诗歌具有童心的纯真,具有荷花的清雅脱俗和幽香,常在不经意的话语间给人的心魂以震撼。
  不知怎么,读王竞成的诗歌,好几次我都没有“掩泪入心”,却是泪如泉涌。读了这十几年的诗歌只有叶延滨的《干妈》曾给过我这种感动,这也许是我和诗人心交已久,心心相通,惺惺相惜,所以轻易就找到了读他诗歌的切入点的缘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王竞成诗歌的感人魅力。
  王竞成的诗歌主题首先具有一种朴实真切的游子情怀。渴求清净、平稳、秩序的生活,对一个诗人来说,是绝对有害的。艺术的本质就是流浪,在生活的彼岸畅游,它并不在世俗的现实的此处。一切创造活动都有这一特点。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词语的是北方,故乡,母亲,节日,家,思念,季节,客居等等让人触景生情的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人精神跋涉后灵魂栖息的家园,王竞成用它们来特立独行地精心建造着自己的精神宫殿,这里面有想象中的现实,想象中的心灵史,想象中的美,它们给生命添置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张力,生活因其而更丰满,鲜嫩。无疑,王竞成的诗歌给在物欲之壑忙于奔波的人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温暖港湾。
  王竞成用语言点亮的心的灯盏,用形象做雕塑。他的诗歌是语言的呼吸,生命之翼的颤动。诗人依靠想象力和真情,把现实的土壤或天空捏成自己心仪的形状,用形象说话、歌唱、表情达意,于是,他的诗歌开始自在飞翔,在飞翔中展露了诗人的才情追求、生命姿态和审美素养。王竞成的诗歌是诗人的信仰和灵魂之舞。
  诗歌不外有以艺术美见长,以直击现实、对庸俗的反叛见长,以思想智慧的裸现或意味深远见长等几类。王竞成的诗歌是对现实的一种温柔的反叛,一种美的渗透,具有一种老子式的智慧和人生情怀。
  他的诗歌个性内含了诗人的气质和性格,表达了诗人的写作追求,可以说它囊括了王竞成的才、学、气、识、力等几个方面。“多少年只写了一行/弯弯曲曲寄向海洋”这首名字叫《小溪的情书》的超短诗,凝练,简洁,形象,具有优美旋律动感而又富含哲思,恰切地反应了王竞成诗歌的特点。
  诗歌应当体现出时代的前沿性,当下感,正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建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服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从来都是一体,血肉相依交融。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师与大师的区别就是形式的区别,比如莫奈,比如凡高,比如卡夫卡,比如普鲁斯特。时代与时代的区别也是形式的区别,比如汉赋,比如唐诗,比如宋词,比如元曲。一部文学史乃至一部艺术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艺术形式的创造史和演变史。每人都努力构建独有的形式以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每个时代也都努力构建独有的形式以把自己和其它时代区别开来。所以,法国人福柯说:“在一个价值混乱和消解的时代,在一个追求时髦,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社会,青年人必须怀有直抒胸臆和标新立异的抱负。”就我理解,好的诗歌会让人读起来新鲜有力,它写作的角度和表达具有高度、阔度和深度。王竞成的诗歌,如《轻轻叫喊的叶子》、《东方荷》、《父亲居住在一粒粮食里》、《风咬过的月》等等就形神兼备,在形式上有自己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令人读来手不忍释卷。
  原创性就需要蔑视。与常规传统斗狠,与时尚主流比牛,与习惯了通常艺术的读者较劲。在写作前景上,诗人必须拥抱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的气概,追求一种深刻而独特,散漫而坚定,不同凡响,舍我其谁的笔触情怀。可以这样说,在写作上,诗人离中庸之道越远越好,先锋就是超前,就是在最前面,就是求异,就是反叛,就是实验,就是对从前艺术进行无情的颠覆。我宁愿相信这就是艺术创作和进步的铁律。而王竞成的诗歌在这一方面似乎太过于求稳、求美,使有些诗歌穿着雨靴,打起雨伞,过于闲适优美的雨中漫步了。
  而另一方面,读王竞成的诗歌大多时候叫我温暖,叫我甜美的忧伤,他诗歌朴实飞翔的姿势优美雅致,具有田园意味,那淡淡的伤感,那总也挣不脱的故园情,游子意,以及他那梦幻般的吟咏,着实让人陶醉。金斯伯格曾言:“人类活动的意义一直都在于减轻存在时的痛苦。”而王竞成的诗歌做到了,况且,文化时尚并不是审美行为,而是追逐潮流的心理现象。所以,王竞成的诗歌就从这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写作确实需要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并非一定要走先锋这条路。这也是时下一些如我一样浮躁又有些激进的写作者或刊物编辑所应警醒和有意注意的。
  在写作上,要么要站在最前面,要么要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创作追求坚持到底。在写作上,与时俱进恐怕是行不通的。









守望诗歌的家园---____熊元义

——记青年诗人王竞成
   
      今年年初,青年诗人王竞成的诗集《掩泪人心》终于出版了,这对于离开乡土而又根在乡土的他来说,或多或少是一种精神抚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少游子往往是在眷恋中漂泊,在漂泊中眷恋。王竞成的有些诗就是这种眷恋的升华。
      当下,中国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离开土地后,不是深刻反思,而是彻底背叛。离开土地,彻底背叛,是不会有矛盾和内心冲突的。而离开土地,又是深深眷恋,就会有矛盾和内心冲。这种精神的寻根就是忍受矛盾和解决矛盾。诗人王竞成的漂泊生活就充满了告别和眷恋这种深刻的矛盾。《杨花》无疑是诗人的自况:“醉在四月的天空/如雪/袅娜轻盈的身段/温存阳光的瞳仁里/一次辉煌/一次浪漫/都是春天的竖笛/飘逝的花辫/它是感激流浪的自由/还是对母亲深情的眷恋/在母亲的目光里/远远近近的出现”杨花,就是柳絮。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咏柳絮词堪称对峙双峰。林黛玉的《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你去,忍淹留。”写尽柳絮漂泊无根的孤苦。薛宝钗的《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道出柳絮自由飞扬的快适。王竞成的杨花既是自由的,又是眷恋的,是自由和眷恋的矛盾统一。《告别》:“没有望见出生的村庄/一张车票带我到远方/寻找心灵的自由/押或艺术的故乡/沉默大久了/叶子也要走下树桩/成熟的太快了/果子失望的忧伤/在没有位置的剧场/站着也风光/在失掉良知的角落/活着多么悲怆/望见风走了/不要说吹干衣裳/听清雷来了/不要说没有电光/河流那样多/哪一条都可划桨/大海如此广/有几座礁石又何妨”虽然诗人告别或远行是为了“寻找心灵的自由,抑或艺术的故乡”,但仍恪守住精神的家园,“在没有位置的剧场,站着也风光。在失掉良知的角落,活着多么悲怆!”这种告别和寻找就是一种痛苦,一种难抑的悲愤。虽然诗人相当旷达和超脱。但是,痛苦的神经有时还需要酒精麻醉。喝酒既帮助诗人掩泪人心,也帮助诗人解脱忧愁。
      王竞成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挣扎、煎熬和苦斗。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对立矛盾中挣扎出来,才使自己回到统一;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王竞成是坚强的。他在矛盾中没有泯灭良知,没有放弃对诗的追求。
    在历史虚无主义文艺批评甚嚣尘上的时候,像王竞成这类诗人是不在其视野的。他们在大石的挤压下,弯弯曲曲,横长,斜长,距离参天大树愈来愈远。但是,他们仍然顽强地生长,向上生长。他们是自信的。正如《春天》一诗所说:“花开的迟/没有什么不好/扎根,抽芽的次序/不能颠倒/果结的晚/也是甜枣/秋霜打不落/生活的滋味/总得尝个饱/春天,先绿的是青草/什么理由前面跑/难道为了秋天/镰刀,把它放倒/”人们能够漠视他们的存在吗?(此文转自2001年8月21日人民政协报和2001年文艺报和 2001年11.12 . 中国文化报   )
发表于 2006-7-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