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95|回复: 20

探讨——148期临屏诗赛获奖诗歌若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柳川凌影的一组亚军作品。
该作品以充沛见长,语言看似简单,实际是座拉力战。意象和谐,出笔宏大,就同类题材而言乃是其中佼佼者。除了情致过小之外,几近臻作了。

月色悬空之倾国倾城
                       
一、

心甘情愿地服毒,甜到发腻
任性地说:要太阳,从此为我而亮
换一个世界,结局或者不同
但此刻,已梳好的月光在手里流落
你的弓埋在第七棵桂花下
我不说,你装着不知

二、

谁在捣碎,一个又一个形容词
败坏的城郭,土墙倾塌
我唱的歌声依旧绕住房梁
也绕住,你要路过一千次的地点
在夜深三分的时候
你误信流言,把我思念

三、

请为我,举千年的火焰
照一片天空
当年的王侯将相,当年的舞榭亭台
剩你的叹息,掩在书卷里
又被月光,匆匆翻过

白角:第一节上基色,第二节唱“小我”,第三节唱“大我”,从分段情况来看,思路较为清晰。第一节是由于副词的使用而得到鲜活的一节。见“任性”、“装着”这两个典型性的词语。其实在作者的潜意识里,“太阳”和“月亮”几乎必须是同时出现才能满足心理上的合理性的。这一点使得这一节充满了中国古色,也不自然地具有一些赋体性质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整首诗歌的气韵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过分追求意象堆积无非将诗歌导向迷途,而这一节控制得较为沉稳,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两句“换一个世界,结局或者不同”、“我不说,你装着不知”占有一定的截流空间,才使得诗歌不满不溢。第二节能踏实下来完善诗意。首句通感,也是比较常见的了,但联系到题材上的,少之又少。开篇布置的场景进行了第一次渲染,化用“余音缭绕三日不绝”的典,使其趋于立体。后三句则是第二次渲染,也是渲染由实入虚的一次飞跃。其实第一二两节都有提升空间,笔力散发得较为均匀而导致的死板,与诗性表达互相抵消。因此故意冲淡,也算是一种遮蔽手法。第三节明显带有“说史”的意味。这就等同于把门推开,至于是乘风而行还是任风欺凌就是考验写作者的时刻。事实上,“说史”就如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近当代被称颂的说史诗也无非是余光中和郭沫若了,而他们的漏洞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单就这一点,“说史”绝对不是什么借来一用的便宜事了。再看这一节,脱离了“小我”,靠近大众的“大我”,其实也是三两拨千斤了,笔用得优雅,浅尝辄止。见这两句化用来的诗句“当年的王侯将相,当年的舞榭亭台”,入了作者的三分诗骨。而结尾是举重若轻的典型,借“月光”说史诗再好不过的了。和“江月何时初照人”一个意思,写起来顿生残力。整体看,除了部分之间的衔接有些小毛病,临屏诗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               
月色悬空之奔

一、

就在昨天,我想,我没有记错时间
你说:平生未逢杯中醉
今夜,请一饮再饮,尝尽悲欢

离合捏在手心,桂花香
当年、此刻
都让我的内心凝冰,指尖发凉

谁在敲弦而歌,说错故事
九个太阳,它们,有各自的名字
并且,从不彼此呼唤

二、

英雄,英雄,我的喉咙干涸,双唇发颤
唤不醒的你
在今夜,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而我要用月光洗尽红尘
割裂的爱恨散做一地
掩住你,盖住被错置的当年

舒广袖,歌不成歌,舞不似舞
谁还能象今夜,被剪成影子
挂在半空
摆出痛哭的样子

白角:这一组几乎是把上一组打散之后重新进行的二次创作。主题无非是英雄儿女情短恨长一类。“桂花”、“歌舞”、“日月”也是顺下来的意象。其实这个系列都是趋近于反理性的诗歌,荷兰诗人吕瑟贝尔则是代表人物,同时也带有不少实验性和反理性讨论之后的重置。这两首明显不同的是第一首为含蓄之念,第二首为酣畅之念。气息缓慢而不拖泥带水是这两首的共同显著特点。第一首这三小节进行了推进,首先是听觉上的第一次上色,之后是感觉上的第二次上色,再者是心神会意的第三次上色,三重推进,则应该大部分都是为结尾服务的。若说开头的一切铺陈都是皮褪的话,结句则是响蛇之尾,全诗的冷静夺人之处。“九个太阳,它们,有各自的名字/并且,从不彼此呼唤”是有意渗透的苍凉感,也同样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推进效果。第二首更多的是被折磨。从情感路线和意象上看,这个意义是双重的。这一首明显用力,写得开放大胆,区别于上一首,尤其在动词上作了文章,见“月光洗尽红尘”、“掩住你,盖住被错置的当年”、“被剪成影子”等等。这些也是营造氛围的必备要素了,这一点做得较好。色彩较为浓重的处于后两节,第一节就是为了一个出场效果,明显黯淡了几分。而后面两的节力挽狂澜,通过虚实手法,情绪压制而进行了必要抢救,效果还不错。比较常见的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结尾,但这在临屏中少见,可见写作者功底非浅。其实只要在细节上完善,多一些如第二节第三节这样的近距离描摹,又不少像上一首中“换一个世界,结局或者不同”既一语道破又缓和气流的句子,应该会更趋近于完美。

==================================
月色悬空之石头成群

一、

请让我,把荒凉缀在胸口,捂不出温度

我是牧羊的人,赶石头过河
斜吹笛子,遇见黄昏
在许多时候,薄凉的人
他们劈柴的劈柴,捣药的捣药
相逢一笑,互不认识

二、

站得比高更高的时候,风割裂袖口,流出记忆

你把自己寄在地下十九层
重复使用当年的地址
用石头刻出门牌
摆在十字路口
任人添改,多出无数的到此一游

三、

这里的人生肖属石,不用名字称呼彼此

你的等待还不够长
还不够,我喝干当年的那杯酒
再摔碎杯子,说完珍重

反握的双手,天边眼底
记算距离的方式错误
我们都不肯承认,所有的是否对错
只是一块又一块石头
上面刻着:爱恨都生于当年,死于今夜

白角:三首互相阐述了爱之生死。当然这个爱是广义上的博爱。三首迥异不同,实则是彼此互为条件与证据,显得有条不紊。第一首是广义上的普存之爱,第二首是广义上的荒凉之爱,第三首更多透露的是广义上的执著之爱。与上两首不同的是,这一组陌生化程度提高了不少,大多数利用印象给人造成影响,而且大多也不宜磨灭,这证明了片段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细节化方面,避繁就简,而持有细节处的原汁原味,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的。第一首并不典型,语言还有可简的余地,但结尾的印象值得一提。见“在许多时候,薄凉的人/他们劈柴的劈柴,捣药的捣药/相逢一笑,互不认识”,在这里,“石”的意义停留在跳板上了,显得挖掘不够。而事实上一般写作者一拿到“石”这类题目首先就会先去挖掘这个意象的物理性质,从而找出主旨共通的引申意义加以修饰,这一句也算是大胆的尝试了。第二首是从冷静空间中具象出来的几个片段,非常具有连续性。例如这里的意象“十九层”、“地址”、“门牌”和“十字路口”,原本都是引申意义强烈的词汇,到这里便成了相得益彰,而结尾处则是出我意料的不死板,“任人添改,多出无数的到此一游”是一处非常微妙的处理手段,诗意被拉伸,抻长,余味悠长。第三首更多是安静中的爆发,最为明显的是“再摔碎杯子,说完珍重”一句,彻底打破平衡,充斥满了被激发的矛盾。之后是再度平静,接着又是一记死拳,见“上面刻着:爱恨都生于当年,死于今夜”,尽管具体下来,但气息和节奏都被破坏了,但恰恰这正是想要的。首先是有意的起伏,之后是起伏的必然行进,诗意所谓的一波三折也跑不过这个。其实前两首靠近一种状态,后一首具象得更仔细,但结句是一句缩小发散口的小失误。整体看,还是不错的,技术上说,应该超越了前两组。

==================================
下面一首是林溪晓梦的季军作品《奔》。
这一首通过语言只见的周旋,在情感行走上拔得头筹,属于骨骼柔软的一首小情致诗歌。

《奔》

今夜,风格外温柔
一切打扫得很彻底
喧哗悄然隐退
让出一个诺大的舞台
鸟儿已经安睡

不肯相交的轨道
延长着思考的深奥
车头前来与车厢对吻
然后拉着手跑向远方

三三两两的旅人
焦躁地徘徊
谁也不理谁

今夜,你要奔向谁

白角:通过这一首看到的不是呈现状态,也不是后觉醒性写作,而是最原始的一类情感抒发。它所讨论的东西其实很透明,介于个人与众人之间,通过共同性来揭示主题。这一首通过呈递、再覆盖,呈递、再覆盖而进行推进。见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比较明显。第一节是通过一个动词凸显出整节风骨的,这个词就是“打扫”。这个动词的信息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发生改变的,在这一节中,发掘得已经很彻底了。第二节就是借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些事物与场景直接运用修辞格而达到具象的目的,效果无非是形象生动之类的。但这一节不同之处在于意象选取的视角,算是另辟蹊径,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希腊诗人里索斯也比较擅长捕捉新奇的意象,所不同的是意象在接纳世界和讨论人与外界对话的方面,具有独到性,可以借鉴。第三节和第四节共同作用,使得全诗近乎于轻简,但却不流于烂俗。对于语言的挖掘并未走到深处,但表面的气流行走已经炉火纯青了。多一些思考成分会延长这一类诗歌的寿命,尽管这一首已经做得不错了。

==================================
这一首是小白角的《奔》。

《奔》

我打翻了一杯隔夜茶。一些荒凉之物奔流出来
像田里那些作乱的蝗虫,嗡嗡地发黄。
这个晚上硬的发僵,像一只破抽屉
为了不让自己的肉体滑进去
我开始数头发,猜手心里的小鸟
为下一步,埋伏笔。

指头已经开始减速了。
月亮的白慢下来,树的瞌睡也慢下来
睡眠揉醒一张无辜的面孔,五官由于惊吓呆在原处。
母亲躺在歇凉长椅里,讲牛郎织女。
一把蒲扇就遮住了她的半个脸。

下一刻我便直不起腰来了。因为衰老
一切都是被注定好的。影子扔掉了账单、赊票、卖身契。
蹲在下水道里饮凉水。
向外,算盘逃不出噼里啪啦的调调
眼皮上一件件老板娘的白背心,跳来跳去。
耄耋一推门,左脚比右脚尴尬。

父亲在桃花树下倚风凉。数他最慢。
他把未说完的话都搁在一把白斑胡子上。
“没有亮不了的天。”他说完这句话闭上了眼
他磕净了烟灰,没有咳嗽一声。

生活奔着追来了。刀马旦手里的红缨子
砸过来。我拍干净肩膀和裤腿
抖落了女人的红指甲、银票、和一包哈德门香烟。

白角:自作孽,不可活。“出入生活”是这一首最大的初衷。这一首主要意在阐述生命急流中的一种“荒凉之物”,见开篇“一些荒凉之物奔流出来”,为了避免生涩而通过茶水进入,有些急促。之后进行了系列具象化工作。如“像田里那些作乱的蝗虫,嗡嗡地发黄”,后面为了打破死板的平衡而进行荒诞化处理,如“数头发,猜手心里的小鸟”,而“伏笔”则是一种昭示。再下来就是交给具体细节去说话的时间了。紧接着的三节都是。第二节得开首为了突出一种状态,有意进行了主观性呈现(正统写作中,一般情况是客观呈现手法),结尾是细节的一部分。而第三节出现的是外因,“因为衰老”,而内因则是最后一节要说的“生活奔着追过来”。在这一节中,“影子扔掉了账单、赊票、卖身契”是一种客观罗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尽量把“诉苦”的成分,减小至最低。而上一句“一切都是被注定好的”是画蛇添足的一笔。第四节在内容上与第三节形成对比,发挥的也是相反的作用。在这里,父亲的话是不可被忽略的一句,它的作用等同于鲁迅《药》中夏榆墓前的一束花,说白了也就是图一个预留希冀的作用,也是出路所在。这一节末尾“没有咳嗽一声”呈现了他人的人生观,就主线而言,是确实多余的。结尾空投了,处理得不自然,尤其在衔接上紊乱。如首句“生活”的过于锐化,将诗意挤兑掉了。“刀马旦”是过渡“砸”这个字的多余干预,结句抖落的也是三种状态,代表各种欲望,也是一种人性的敞开。

[ 本帖最后由 小白角 于 2006-7-19 11:24 P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太困,白天又忘掉了。。
刚才吃饭之后恶补的,各位看官凑合凑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提,后来看。白角辛苦。擦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怪我懒。。又睡过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置顶!谁给拿个毛巾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一遍,白角评得十分专业!!大家再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鼓、蓝枫。
都说自作孽不可活。。现在我是头昏眼花,肚子又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到活动来做专业评论斑斑吧。
好评阅哩。老哥推荐
辛苦了白角,上茶解解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很精细的"手术"!痛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得好细,其实三首诗的内核还有一个更具体的指向,就是嫦娥奔月的神话.这是我从一看到三个题目的时候就联想到的.所以用月色悬空这个总题将三个题目串联在一起.别的,白角已经评的细之又细了.

另外,最后一首还有个错别字,8好意思捏.>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居然还有错字?哪个哪个,我改!
其实你说的这个我也想到了,尤其是这个“奔”,又加上“月亮”。嘿。
将就将就。。。

问好波浪老哥、培芳、柳川。:)

[ 本帖最后由 小白角 于 2006-7-20 12:05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改了几处离谱到我自己都能发现的错误。各位接着抓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得好,问好小白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个,那个,我是说我自己的诗有错别字啦,倒数第三句,应该是是非对错.
不过也让白角给自己捉了捉虫子,也不错.^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呈上去年的梅花上收来的雪水沏的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