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076|回复: 20

诗歌随笔<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今天开始想关于诗歌的问题,并有如下想法一,语言,二技巧,三,思想。四,风格。五,情怀,等几方面,诗歌是艺术,我不反对小情绪也不主张生活直接入诗,角度的切入应该与诗歌表达的主题决定也可以由风格所引申,而我如此的排列是因为我相信情怀才是一个诗人最应该具备的,情怀或者可以叫信仰,这是鉴定一个诗人是否成熟的必要条件,但是不是唯一条件,志摩的简单的爱,海子,顾城的死亡无疑证明了这一条件的重要,一个诗人的写作到最后阶段是用情怀或者信仰在写作,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是纯粹的艺术,而不是强加的。

2,语言,接触到诗歌已经很多年了,开始写也有不少日子了,接触网络诗歌以后读到的诗歌已经很多了,但是绝大部分诗歌被我在看完一段或者一句只好就骈弃了阅读,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诗歌语言缺乏吸引我眼球的地方,这个标准我想很多读者都有,而我认为的成熟和好是孑然不同的,成熟是一个作者运用的熟练程度,而好就是这个作者如何在把语言发挥到及至,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在此也

3,技巧和语言同样重要,语言是诗歌入门的第一关,技巧是第二关,我想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对于很多诗歌写作者都是难以突破的局限,以至于长期的写作技巧单一,结构单一,缺少变化,不会变通,象征诗歌的同时可以容纳进意识流,也可以运用到浪漫派手法,而这些多样性的融合是少见的,先前的腹稿并没有将此考虑进去,这是网络诗歌长期以来的硬伤之一

4,思想,有了语言,有了技巧,并不是就有了诗歌,诗歌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凌驾于生活之上,而很多写作者只注意到了前者,将一些从心灵上抵达的诗歌归纳于空洞,高蹈,这有时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思想,才有感情,这是作者对于事物的准绳,但这并不是哲学问题,哲学是带有一定高度的,较客观实际的,并且也是一个范畴,思想则是诗歌写作着对于一般事物的想法,不一定就具备哲学高度。每一首诗歌都是思想的碎片,也是感情的碎片,所谓感动写作,只强调了感情,而没有强调思想。又发现很多技巧纯熟,思想有层次的写作者将感情排斥于诗歌之外,仿佛用了置身事外的写法,诗歌干枯,艰涩,读起来不能感觉到作者的想法,也不能呼吸到他们制造的氧气。

5,风格,之所以将风格放于情怀之前,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风格是一个诗人对这个世界有了相对稳定,客观的看法之后才形成的,那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后盾,思想比较深邃,思考有层次,独特,与其他成熟写作者一定区别,并且是相对稳定的,缺乏风格,并不一定就是模仿的结果,有时候还与他们不稳定的思考,认识,意识有关。

6,对于读到的年选选本的一些看法,今年,一些朋友送了几本最近一写年度的诗歌年选选本,这些选本中的诗歌参差不齐,有一些入选的诗歌简直太次,或许这与人们欣赏的习惯和准则有关,但是我想更多月与编辑有关,他们一定参考过名气,是否较活跃,很多大诗人的作品未曾收录,一些出色的诗歌也没有入选,我想一本刊物一旦是这样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功利的,势力的,所以一些选本是滥的。

7,读书,我在不断的写诗歌,一写前辈这样告戒过我,要多读诗歌以外的作品,少读诗歌,我想这大概是以为,一,陆游说过;功夫在诗外,诗歌写作的难度是高于其他文本的,他运用的知识多,容量大,求简约,求深刻,所以多读是一方面,二,他们害怕我读过一些诗歌后,被那些文本所缠绕,写的时候失去了自我,还沉溺于所读过的文本之中,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缺乏自我认识,我想这也是对的,任何初学者都缺乏这样的拒绝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那些文本所欺骗,所感动。

8,关于我对诗歌“迷”的认识,在一次千成论坛的讨论中,我初次说到了迷。那时,并没有对这个字进行深究,而是大体上说,迷一方面是作者的问题,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作者制造的一个迷,这个迷,又包涵,语言快感,技巧深度,主题的隐藏性等,另一方面又与读者有关,迷不是简单的迷宫,是读者在读过之后一定被你的作者所感染,一时间忘记了其他,孔子曰:三月不知肉味,大概是出于此也

9,主题,主题,表达的内容,目的性是任何一个文本都应该具备的,形神具备,神聚,读者一定可以感觉到一个文本的表达主题和内容,而不是松垮,此一点,彼两点,而很多文本是缺乏主题的,被意象所遮盖,被逻辑所混乱,组织起来缺少一个中心点。这不单单是初学者的问题,一些比较成熟的写手也有此种毛病

10, 性灵说,我喜欢诗歌带有性灵,作品,干净,玲珑剔透,不但读起来味道甘美,心灵感受起来也有微风拂面,玉手纤纤之感,所以我喜欢的诗歌大多带有很浓感性色彩,一些文本可以用抽象方法,将诗歌内容指向形而上的哲学色彩,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理性写手和读者的认可,但是不能依此为依据,这样的后果是强加的,扭曲的,自然,通俗,流畅没了,所以还是怎么想怎么写着好,并不要每个读者认可

11打工文学一瞥,新世纪,新文学,诗歌开始由海子式的心灵解说滑入关注平民生活,在这个滑入过程中,东莞的打工者成为主体,由于自身生活的限制,他们由书写心灵渴望上升到,书写现实生活,这一定是一个好现象,关注形而下,诗歌在平常生活中表达,拓宽了诗歌文本的界限,也拓宽了诗歌的美学概念,以美为美不胜以丑为美

12,批评的价值,批评可以指导诗歌写作,但是更多的是修改,从古到今,修改成功的诗歌确实不少,李贺有锦囊,贾岛也是典型的苦吟诗人,如天才李白也须得打腹稿,诗歌在灵感瞬间爆发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何况并没有完美的诗歌,博富瓦纳说:不完美是一种突破,诗歌批评意旨在于修改,在于将错误接近为零

13诗歌,性也,情也,很多作品都是作者抓住一瞬间的动作进行高度浓缩后的产物,一个细节可以成诗,一点感情也可以,它是通过作者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心去看,去听,去闻,去抚摩,去感应后发现的,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发现,诗歌作者的这几方面是犀利的,迟钝不足为诗者

14鸽子的飞翔自有它优美的弧线,果实的成熟自有它的芳香,或甘美,或酸涩,或饱满,或干瘪,这就是他们的味道,假如把一首诗歌比喻成一个果实,有果肉即内核,有味道即意味,这样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到底缺乏那一方面,如此,诗歌必渗透,明澈

15,隐喻,隐喻是作者建立诗歌目的性,方向性最普通的技巧,隐喻不易过多,一是,遮蔽主题,二是逻辑混乱,三是,解读困难,从很多方面迷惑读者,而隐喻更多的是,进行抽象的转换,将目的指向当下生活,或者对生命的认知,除此,无以为诗也,好的诗人一定是熟练的掌握着隐喻,而在一首诗歌中如果整体上隐喻和谐,又能依傍比较强大的后台,那么隐喻的目的则是在象征中获取的,象征是隐喻的更高层次

16,当我确定一个方向之后,又不知不觉滑入另外一个轨道,或许再继续这样滑下去,这样的后果可能造成语言持续性的偏弱,甚至很弱,这样记忆没有风格,我想这不是写作者的错,而可能是阅读的迷惑性,啃馒头,无法顺顺的消化,堵住了胃口

17,我看见一道彩虹,它却是摸不着的,我看见一堆骨头上面粘满血液,而我们却能够通过自己去辨别,但是这样的后果却很残忍,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是站在山颠上,既可以云里来雾里去,也是平平稳稳的,不会漫无边际

18,我哈口气,在玻璃上面留下了嘴唇的痕迹,我深呼吸却不能把嘴唇吸进来,形而上,这个道理是通俗的,其实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并没有深入其本质,我们只是在表面的打滑。一张抹布与吸气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切入点一定要找准确,而揉来揉去就起了波折,晃过眼睛,存活在心里

19,沉重沉轻,偏那泓水流经这山谷,细细的水声是不会停断的,宣判只存在于流经大海的那一刻,一切的推波住澜,都是为了最后的爆发,同样,短暂的停留,也是为了下一步的攀缘,墙角的牵牛是不会停歇的,而鸟也在不断飞跃

20我还是把这一条留给我最尊重的情怀吧,我相信诗歌最高的境界是情怀,这时,人与自然达到相对统一状态,这样的心灵看出的世界更真实,这样的眼睛更清澈,但是我不会去证实,我的猜测是否能够抵达。我相信性善论,我们存活的世界是被逼迫的。于是需要反抗,需要义理,需要水滴

[ 本帖最后由 冰-言 于 2006-7-24 09:01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6-7-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的深刻,说的也全面,于诗,我是门外人,随笔涂的那些,再回头看,自己都觉得好笑了,被朋友戏称,“你那些破诗,挑几首,投投,”。自己明白,只是随性而写,不敢投。
读了冰言的这篇,更是不敢言诗了。只有,跟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写得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冰-言“带来有力度的随笔:”诗歌随笔十则<一> “, 看来还会有二或者N,期待。
       这样的随笔,对于”诗歌报“而言,是令人鼓舞的!  
       亮且置顶。希望大家获得启迪,并且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取笑我了,我最近写不出诗歌,就只有乱写与诗歌有关的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物件很好  期待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先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冰言论诗~~有一点你得注意呢~~别字依然多

久不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1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喻针对那些不耐心的人而言,应该才会形成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喻对投机取巧的人,是最好的食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会投机,有人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柳就是烟,还是脱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