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98|回复: 2

◎ 荣光启:被书写寻求的“自我”——论梁文涛的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书写寻求的“自我”
——论梁文涛的诗歌

◎ 荣光启


一、“你不是我的故土”

         梁文涛诗歌写作的源起似乎与一个叫“肖刘湾”的村庄有关。当然,在诗歌中,这个村庄已成为一个意象,它凝聚着诗人丰沛的乡村记忆与往事情思:“汉江北八里,一条石子路/从渡口开始/一直牵引我弯曲地进入/这个叫肖刘湾的村子//更远些,总有些记忆/令我深刻……/一场雨让我站在水里/一条蚂蝗爬到腿上/一只萤火虫在夜里飞来飞去/凉床上,婆婆的芭蕉扇摇到我的梦里//但是现在/我只能站在肖刘湾的土台上/望着那间母亲生下我时就快倒塌的平房/目光斜视,歪着脖子”(《肖刘湾》)。现实生存的经验和想像中,总有一条小路要弯弯曲曲地驶往那个记忆中的乡村。但站在“现在”的时间关口,令诗人记忆深刻的村庄似乎已经荒芜一片,以至“我”只能情感陷入空白、脸孔近乎没有表情。“天门市蒋场镇齐桥小学/十年前拆除了/原来的学校,现在的棉花田//1976年,肖刘湾的梁文涛/在这里上学读书/当副班长,光荣地加入少先队/参加生产队义务劳动/和王海成打架//现在,校舍不见了/我从城里回来/站在原来学校的操场上/我的同学在我的周围/他们是一朵一朵的棉花”(《齐桥小学》)。我感觉诗人一写到“肖刘湾”,经验的叙述和想像的展开就变得自然、顺畅,很平常的事物也变得耐人寻味。曾经的小学,现在的棉花田,故人来到原地,在想像中自然地恢复历史场景,记忆中的人和当下的“棉花”在诗中形成了充满意味的对应和互换。
            梁文涛的诗歌一再地写到这个村庄,这个村庄是他的出生地,记录着他个人的成长史,它当然地成为诗人初期写作的出发地。更为重要的是,来到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诗人,越来越感到时间流逝中的美好事物的无情消失。他写“肖刘湾”,是因为作为个人历史、自我形成的根基的精神故乡的那个村庄消逝了。写作是无望地追忆似水年华,也是试图在语言和想像中反思时间和唤醒经验的努力。这种和曾经的精神家园的疏离感有两个原因:一是“故土”已不再是故土。这是事实的一个方面,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的改变:“外面有潮湿的空气/我把窗户打开/闻到了腐烂的气息/我想到了海,远方和运气//20年前肖刘湾的土台上/那棵老桃树/年年开白花,年年不结果//时间把我揉进桃花的香气中/带到现在/安排在这虚构的城市里/像一只柿子,柔软/任人把玩”(《修改》)20年了,时间无情地将世界“修改”,城市的崛起像虚构的梦境,作为个体生存的“我”也被“修改”,承受现代生存中的艰难与屈辱。在现代的城市中,由于自我的迷失,人对生活的感受往往是不能适应或满足于当下处境而期求有“在别处”的所在:“你不是我的故土/远处的沙丘,也不是我家的禾场/我的呼吸犹如身旁海边的泡沫/抓不到浮沉的船只 //那时的黎明/从我家的树底到树梢醒过来/身上落满了麻雀和乌鸦/麦芽泛青,八百里洲河/梨耙水响牛鞭清脆//孔二婆的唤鸡声,一湾上头/我在孔二婆的唤声中/胳膊变粗,大腿变长/离杏子姐姐越来越远//沿着沙丘,这里变不成树木/变不成草,变不成粮食/空旷之外,我被悬置/如同梦游一般”(《生活在别处》。在故乡和城市之间,诗人感到到处都没有自己的位置,在生存中,他处在一个“被悬置”的状态,真实的生存往往如同“梦游”。

二、“荒凉的怀念还远远不够”

       “从南昌到武汉/一列火车/带着我一路小跑//车从一个隧道出来/天就亮了/但还是没有达到湖北境内 //车过庐山 /我一眼看见一个衣衫破旧的男孩 /在清晨的风中打颤/他左手拎着塑料袋/右手拿着个空矿泉水瓶 /和我的目光相遇//一闪而过/看得出来/他的目光使劲接近这列火车/而我所能做的就是靠铁轨来 /连接我与他的距离/然后,连同他的眼神/一起带回武汉”(《从南昌到武汉》)。我觉得这首普通的诗作一方面是在描述诗人常常“在路上”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则很好的描述了人在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失魂”的生存状态。当旅途经过村庄,我们总要与过去相遇。那个男孩的目光是历史对“我”的逼视,是心灵对自我的一种提醒:今天的“我”,是谁?今天的“我”,在哪里?也许,“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永远存留这种逼问灵魂的目光。
       看得出来,梁文涛是个对生存非常认真的人。在他的诗中,我们经常能读到他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发呆一样的审视和由此带来的个体沉思。我怀疑他经常回到老家的破屋门口留连,也常常在城里的寓所里深夜不能入眠。也许,在常人看来,诗人的生活状况是不错的,但在灵魂的深处,谁人知晓他的空虚与孤独:“好久没有打扫了/满屋子充满了折皱/阳台上,那些堆放的什物/被一层一层的灰尘掩盖//清晨起来,阳光比我提早一步/与窗前的花草一般亲切/她们柔软、平和/在我的什物上光洁般停歇 //我平静地整理 /这些属于我的过去/我抖开它们的身体 /一些笑容就此掉了下来/像一张张褪色的黑白记忆 //看得出来,它们/始终在注视我的表情/我并不想欺骗它们 /我很想对它们说/这些年,我过得也不是很好 ”(《打扫》)“打扫”旧居在这里已成为一种象征行为:清理往事,反思个人历史。那些事物之上凝聚着许多音容笑貌,但诗人整理它们时,“……笑容就此掉了下来/像一张张褪色的黑白记忆 ”,这种想像很真实很触动人,背后是黑白照片的隐义。和这些空洞又真实的事物说话无疑是自我的私语和悲伤的呼告:和你们一样,“这些年,我过得也不是很好”。
          梁文涛的诗歌写作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历史时间中的自我迷失。写作作为一个救赎性的行为,就是对迷失的自我的省思与寻求。正是在对自我的寻求中,梁文涛的写作越来越纯粹,越来越深入,他的诗歌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着微秒的喜人的变化,可以说,诗人在对内心的空虚和灵魂的惶惑状态的正视中,诗歌获得了一种思想上的深度和技艺上的难度。《叙述我的20年》是一首短诗,但却境界渺远,感触深刻:

我麻木地躺在青蛙的床上
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用巨大的漠视抗拒
这阴冷的铺盖,在我头顶

我的手,捉摸到了80年代的那粒尘土
这种荒凉的怀念还远远不够

      “青蛙”的意象无疑突如其来,但也颇有意味,它既可以寓意人与动物之间的变形记,又可以暗喻人相对于生存的“井底之蛙”状况。“青蛙”可以借着鸣叫展示自己的存在,而“我”,却无任何声音。“我”以比沉寂的夜晚更巨大的漠视抗拒阴冷的时空。在这个难捱的夜晚,我似乎触摸到“80年代”的尘土,但二十年间,物是人非,许多情感和经验难以凝聚难以追述,一切都很显得“荒凉”,可是,我们的生命需求的似乎不是“荒凉”不是万事皆空,我们需要确信的事物来扶助生存来救助沉沦的生命。“这种荒凉的怀念还远远不够”,是“荒凉”得还不够,还是仅有“荒凉的怀念”远远不够?在两种悖谬的情感中,诗的意蕴显得沉痛而隽永。梁文涛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沉痛的个人情思,但基本是以情境说话,除了“青蛙”的意象显得有点现代主义之外,整首诗在叙述上朴素、平实,但寓情思于平静的语势,显示出在情感、经验的陈述上的成熟。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在写作中凝聚“自我”

        从语言的风格上来说,梁文涛基本上喜欢以口语入诗。但口语并不意味着意蕴的贫乏和阅读的平易。在某些诗作当中,梁文涛显示出他在运用现代主义诗歌的技艺一定程度上的成熟,这些诗作也显得比其它作品要复杂难解,从而也显出他的诗歌写作在语言、经验和形式三者平衡的寻求上的个人能力。

梦中的细节
让现实尴尬,抬不起头来

满脑子都是破败的棉絮
越扯越乱
透过白天,我看见夜晚的树
就是秩序

清水与醇酒,不可掺和
死的树枝与树的死
一个人画成了蓝色,一个人画成了红色
最远的越走越近
最近的越走越远
(《0点》)

      此诗是个体在深夜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存的追问与感慨。梦中的细节往往道出心灵的真相,这真相反衬出现实生存的矫饰与虚空,让现实中的自我尴尬。缺乏终极真理的生存只能是愈来愈沉沦愈来愈混乱,人能否思考比人更大的生存本身?在白天“我”能看见夜晚的树,以“夜晚的树”为“秩序”,实则对现存“秩序”的否定。但生存是需要“秩序”的,正如清水和醇酒永远不能掺和。在没有答案的生命问题面前,对于死亡,对于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时间永远流逝,问题永远不明,晦暗笼罩着生存,最远的越来越值得追念,而最近的事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零点是一个时间的分界点。人若在这个时候未能沉睡,恐怕不能遭遇生存的终极问题。诗人在这里放弃了已往诗作中叙述的平实、连贯与顺畅,以一系列断裂的经验来表述在这一时间人的混乱的情思,驶人的情感形式与诗的语言、形式达到了一种相互符合的状态。我不知道诗人是不是故意以空洞的“0”而不是“零”来表示那个时间?如果是,他应该是在直接隐喻生存的空虚。
        在梁文涛的作品中,风格、质量呈现出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在他的作品,有一些诗作是特别值得称道的。除了上述诗作外,我个人觉得《天黑之前》应算是当代汉语诗歌中的一首佳作,这也是诗人在纯粹的时间之中凝聚典型性的生存经验和诗歌技艺反思自我状态的一次写作:

天黑之前,你得把一些事物缓慢打开
譬如,毛巾、卫生纸、灯和床单
这些和夜紧密相连的物品
使性如此恰如其分贴近夜的表面

这是一种暗示,更或者说是一种提醒
天黑之前,你得把所有的状态转化为心情
然后,连同身体一起在时间里放平

天黑之前
不要轻易的晃动。逐渐消失的视觉
还有变黑的夜,譬如稍许的碰触
都会使你模糊起来
你可以独坐,或者将自己隐藏

天黑之前
你的每一个动作和手势
都会扰乱我

静下来。你还得从
你精心准备的姿势中改变
再进入另一个姿势中。这并不是重复

天黑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将一些细节
一点一点的设定、整理
慢慢地闭合,再层层地开启
这种反复,就是一种坚持。

      我惊讶于在生活中随意、爽快、沉溺江湖侠义的诗人在生活中是如此细致如此陈静、在写作中是如此缓慢如此平静。天黑之前无疑是人从一种生命状态进入另一种生命状态的过渡时间。白天的生活也许是人为了适应现代性的体制的被动行为,而在夜晚,则是灵魂的安歇之时。当然,现代性的工业化体制使人的心灵和肉体在白天已处于极度束缚的状态,但现代人感受更多的是肉体和欲望在其中的受压抑,忘记的是心灵和生命的去向。人在夜晚,往往选择的是欲望的放纵,从事的是肉身情欲的释放,人的当下精神状况无疑是现代性的体制对作为精神主体的人的胜利,是作为统治“世界”的“那恶者”的胜利。但真正追求真理的人还是愿意在夜晚来安歇心灵、反思生命的本真状态。事实上,我们并不欠肉体的债,该认真对待的是我们的心灵。最终能够得救的应该是那些 “保守”自己的“心”的人。
        这首诗无疑是从肉体开始的(诸多细节暗示着关于做爱的准备活动),通常的情况,夜晚是肉体联系在一起。但在做好与“性”、“身体”相关的诸多事宜之后,诗人注重的是“把所有的状态转化为心情”,从此之后诗作似乎从具体的“身体”抽象化、进入到时间和心情的陈述,使诗作的意蕴进入了一种奇妙的转化。在“把所有的状态转化为心情”、把身体“在时间里放平”之后,然后是安静,再安静,从一种姿势进入另一种姿势,注重“一些细节”、开始思绪中的“一点一点的设定、整理”,心灵开始慢慢闭合、层层开启。多少人能在急速的时间中停下来?多少人能在集体放纵的时代安静下来?天黑之前的对生命细节的审视、对时间间歇处的隐秘体悟是一种充满意趣和意义的“反复”,坚持这种“反复”的人有福了。在肉体和情欲的需要和心灵对沉静、缓慢的需要之间,这首诗充满了白昼将近黑夜来临时人对一种可以澄明生命的亮光的期待心态。如果说以前梁文涛习惯于在具体的事物和场景中寻求自我、反思生存的话,那么这首诗则是在一个抽象化的情境中一点一滴审视生命的细处、身体的缓慢状态、时间的暗影,从前诗人是寻访自我,现在诗人通过诗歌写作在具体的言辞中一点一滴地在经验和思忖中凝聚自我。因着这首诗,我对梁文涛的诗歌写作的未来也充满期待。

       梁文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写诗,多年的摸索与锤炼不仅使他写出了值得称道的作品,也磨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品格。应当说,多年来,他的写作都是相当沉寂的,直到本世纪初随着民间诗刊《新汉诗》在业界的影响愈来愈甚,他的名字才逐渐为人所知。但粱文涛似乎不在乎这些。他默默地写自己的诗,尽心尽力编辑出版《新汉诗》。值得注意的是《新汉诗》同仁提出的“非风格化写作”的诗学主张。从梁文涛的诗歌写作看,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诗人们愿意从生存的根底出发,从自我的问题、生命本真状态的缺失这些原点出发,执著于个人心灵的抒写,其它语言、形式和风格的问题都是次要的?他们似乎要摆脱纠缠于诗歌写作的一定语言、形式特色的风格化问题,试图以先悬置作品的“风格化”的方式来追求诗歌写作的自由,以一种杂糅各种语言形态和诗形的方式来释放诗歌写作的能量。这无疑是当代汉语诗坛值得重视的一种诗歌写作策略。在这种“非风格化写作”的实践方面,《新汉诗》的代表诗人刘洁岷状态和业绩都不错。而梁文涛的个人写作才能还正在释放之中,相信不远的将来,粱文涛和《新汉诗》的同仁们将会更为充分地展现和证明“非风格化”诗歌写作的有效性和丰富性。

(荣光启:430072  武汉大学文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光启兄写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6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