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55|回复: 3

随笔《在河流上行走--记我所认识的诗人局长高嗣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河流上行走

                               ——记我所认识的诗人局长高嗣照

                                      1、神  交
        我在安庆师范学院读书,大一时和中文系的李潇、王霆、黄挺松、何冰凌等筹划创办了白鲸诗社。大二时,诗社已具相当规模,诗社成员达一百多人,遍及安庆市各大、中专院校,高、初中学校。诗社不定期出版《白鲸》诗报,定期举行改稿笔会,每月有一次“诗歌沙龙”。安庆市经常光临我们诗社的诗人有沈天鸿、余怒、金肽频、宋烈毅……著名诗人沈天鸿应邀多次给我们诗社成员做诗歌讲座,深受欢迎。

       就是这种背景下,一天傍晚,我照例去诗社编辑部。在一张长条板凳上看见一大摞新出版的图书,一翻,是一个作者的诗歌集《感悟人生》。作者是宿松人,临县老乡,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拿了一本读起来,感觉真的不错。贴近生活,充满激情,我非常喜欢,特意又翻了一下封面,记住了这个名字:“高嗣照”。

       这本诗集后来在我们师院销得不错。我在参与筹办白鲸诗社的同时,在历史系创办了文史风文学社,并出版刊物《文史风》,我担任社长,江建军担任主编,文史风成员四十多人。我在文史风编务会上介绍了高嗣照这本诗集,并在当期《文史风》上刊发了邮购信息。但是当时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都困难,虽然诗集挺受欢迎,最后还是卖得不好。但如果加上在白鲸诗社销售的,就很可观了。而且这本书对社员们的影响非常大,大家都记住了“高嗣照”这个名字。直到今天,当年白鲸和文史风的同学们谈起诗歌,都要问起高嗣照的近期情况。

       后来在安庆的日子,得益于沈天鸿先生的关爱和扶持,我的散文、诗歌作品经常出现在《安庆日报》的副刊上,我也不断地在上面看到高嗣照的诗歌。那时候,与高嗣照从未谋面,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多大年龄,从事何种职业,只是在心中做过无数次猜想。从他的作品看来,丰富细腻的情感,跳跃深入的联想,澎湃高涨的激情,优美深远的意境,应该是一位胸怀天下,运筹帷幄的总裁或者是一名指挥若定,战无不胜的将军。

     直到1995年夏天,我离开安庆到合肥工作,也无缘见高嗣照一面。

                                      2、相  识

         1996年的夏天,我和同事到宿松去招生。诗人许洁帮我联系上了高嗣照。我因为体质不好,晕车比较厉害,和同事选择了乘火车去宿松。当时的火车还没提速,从合肥到宿松要整整4个小时。到宿松下火车已是华灯初上,我也是疲惫不堪、七荤八素,同事是地地道道的合肥人,他还指望我这个安庆佬给他指明方向呢。可我第一次到宿松,看着火车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我是头昏眼花摸不清东南西北。

      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鸣着喇叭在我们身边停了下来。是什么牌子的车我已记不清了,但高嗣照阳光灿烂的笑容已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他四十岁不到,个头不高,人瘦瘦的,但精力充沛,讲话语速极快,可见其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眼睛不大,但睿智有神,仿佛洞穿一切,我开始有一点明白那些诗为什么出自他之手了。他在宿松县委办公室工作,是领导器重的人才。

      当晚,我们下榻孚玉山宾馆。高嗣照在宾馆订了雅间,把宿松许多文朋诗友都请来和我见面、认识。席间有高嗣照、刘鹏程、吴忌、张向荣、姚岚、司红艺、司瞬等,大家在一起喝酒、谈诗、大声说笑、互相交流,气氛相当热烈。饭后,我们到一个名叫大世界的舞厅唱歌跳舞,其间有热情的皖蜀春酒厂厂长献歌、赋诗,高嗣照也即兴赋诗一首,赢得满堂掌声。我是盛情之下,感慨颇多。宿松真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一墙之隔的太湖,原本著书立说,青史留名的学者名流就很多,如赵朴初、朱湘、石楠、马兰等,写诗的却寥寥可数,而宿松才子学者辈出,如贺东久、唐先田、祝凤鸣、高嗣照、黄葵……写诗为文的年轻人更是如过江之鲫,出类拔萃的不在少数,如吴忌、许洁、叶有贵、姚岚等。一下子认识那么多圈里的朋友,真是太兴奋、太激动了。当晚我捧着1996年第7期《诗刊》,伴着宿松的夜色直到天明。第二天,彻夜未眠的我和同事办完公事后就匆匆返回合肥,和高嗣照的第一次见面在文朋诗友的欢笑声中落幕了,但至今掌声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不息。



                                 3、认  知

        高嗣照1957年出生,自学法律、中文双专科学历。他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诗歌。八十年代他在宿松一所高中任教,他的第一本诗集《感悟人生》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那时他也就二十五六岁年龄,刚步入社会,对一切事物的感知和思虑都是空前的敏锐和快捷,因此,他的《感悟人生》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雄心壮志,读来令人振奋,催人向上。

      宿松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民风十分朴质。境内湖泊众多,湖光山色,引人入胜。诗仙李白在宿松留下许多足迹。这块土地滋养着如高嗣照、吴忌这样的文人墨客。

      1996年我的诗歌《深夜  怀念祖母》在《安庆日报》上被沈天鸿先生隆重推出,沈先生以“第一读者”的身份作了点评。1997年,高嗣照应《少年博览》编辑的邀约,给我的《深夜  怀念祖母》写了一篇评论,发表在《少年博览》的“诗歌鉴赏”栏目。可见,高嗣照的评论也很精彩,分析得很透彻,深入领会了诗歌的内涵。后来,还有诗友和在校大学生因此给我来信,诗人管党生还专门到学校来看我,可惜当时我正赶着给学生上课,只是和管党生匆匆聊了几句。

       高嗣照在县委工作期间,常常出差来肥。我们就有机会和文朋诗友在一起吃饭、喝酒、探讨诗歌艺术。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是独来独往的青春美少女一族。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除了一份教师工作,我还兼着《安徽商报》的记者、《诗歌报月刊》的编辑。印象最深的是多年以后被高局长屡屡提及的两次饭局。

       一次是在省教院旁的一家饭店请高嗣照品尝肥西老母鸡。记得那天晚上上的全部是鸡。红烧、清炖、卤灼,整个一个百鸡宴。那时真的很无知、很天真,现在想起来多好笑。幸亏当时还没有“禽流感”一说。

      另一次是请高嗣照到女人街一家有名气的“玛雅粥屋”吃粥,名为“粥屋”,实际上小吃、快餐应有尽有。可是那次我就是不开窍,点的全是粥,热的、冰的,水果的、五谷的,真乃粥之大全。只能说那时我年龄小,许多东西都不懂。虽然吃的都不少,高嗣照后来恐怕还是饿着肚子。以致印象太深刻了。

     自从高嗣照担任县教育局局长职务后,我和他的联系就少了。但每次我去宿松办事,无论公还是私,他都热情帮忙,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他,都没有结果。



                                     4、朋友和老师

       就精神和人品而言 ,我生平钦佩和喜欢的诗人不多。安庆只有两位,一个是德高望重、博学多智的诗界名流沈天鸿先生,另一个就是高嗣照先生——我真正的朋友和老师。

     十多年来,高嗣照常常给予我兄长般的关怀与呵护。以前没有手机,我在情绪低落遇到烦恼和不快时,他在信里劝慰和开导;现在的手机时代,他常常给我发来问候的短信。

     让我终生难忘的是1997年9月,二十出头的我,涉世不深,工作经验不足,由于一时疏忽,把一名来我校报到的宿松籍学生的户口准迁证给弄丢了,怎么也找不着。“户口准迁证”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没有它,就入不了户,就意味着这名学生将成为“黑户”,直接影响他的一生!无论我多么后悔和自责,无论我怎么求爷爷告奶奶想尽办法去弥补,都无济于事。那名学生家长每天都来质问我,催促我为这事负责,我费尽口舌地解释、道歉,都没用,我也理解家长的心情,和他一起跑公安厅,找熟人,都劳而无功。

     正当我山穷水尽,束手无策之际,是高嗣照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在宿松具有一定的威信和说服力,大家都相信他。他做通了那名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缓一缓,不要逼得那么紧,给大家一点时间,时机成熟他会想办法托人补办一个手续。果然,两个月后,高嗣照把这件事办妥了。他在办这件事时,肯定费了一些心思,历经了一些波折,但从未听他提及,感怀至深。

       也许高嗣照早已淡忘了这件事,但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它给刚刚步入红尘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以后干任何事情都不敢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我想,高嗣照之所以对朋友肝胆相照,对乡里古道热肠,对生活憧憬热爱,对事业孜孜以求,这一切都源于——诗歌。

      高嗣照说:“我常常睡在床上,半夜里听到诗的潮声;伏在案前,白日里遥望到宁静中的诗的烛光。”这种境界常人难及,我仿佛看到他的内心涌动着一条河流,诗歌的河流。高嗣照就是在这条内心的河流上行走,练就绝世轻功,不沾一丝世俗的灰尘。

      作为县级行政机关公务员,整天置身于繁琐芜杂的行政事务,却写下了大量优质的诗歌,你不能不钦佩。实际上,他的内心里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诗歌的世界。官场、商会、情感、劳作在他的世界里都化为诗。

       高嗣照写《停电》,就与众不同。“相对于华灯之下的喧嚣与白天的/烦躁。停电是一种境界/……人在宁静中最善于思索/在黑暗中看得更远”。正如诗评家叶橹先生所说:“我在高嗣照的诗中读出了他在世俗的烦嚣中寻求灵魂的宁静的内蕴,这恐怕是与他既忙于应付日常繁杂的事务而又力求超越这种世俗生活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

        诗人不可能用诗的方式来处理日常事务,他的心里如果整日想的是如何平衡人际关系,仅仅计较于个人利害得失,肯定难以在内心积蓄诗情。而我们读到了高嗣照许多空灵的诗歌,如《独临秋水》、《遥望雪光》、《雪禅》、《抵达火焰》、《归来的雪》和《抵达秋天》等。作为一种心灵的关注,我多次接近那条诗歌的河流,我看见作为教育局长的诗人和作为诗人的教育局长在河流上从容自如地行走,那就是高嗣照的河流。

      我们人人都要有自己的河流,与我的朋友和老师不一样的河流。随波逐流的小溪载不动我们的诗歌,我们也不可能在上面自由行走。
发表于 2006-7-1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好“邬云”,欢迎。
      由于文章比较长,我有事,先占个位子,欢迎。一有时间 再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邬云妹妹!你终于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好羡慕你们的大学生活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1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