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281|回复: 25

也谈“感动写作”---群体意识的苏醒,体现诗歌的绝对良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感动写作”
——群体意识的苏醒,体现诗歌的绝对良心

作者:古剑



“感动写作”是新诗代以海啸、马知遥等一批诗人首先倡导和提出的新概念,并成为诗坛上迄今为止的一个重要理念。
“感动写作”是在当今诗坛浮躁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它并没有哗众取宠的意味,而是紧密结合诗歌内在本质的特性提出的,它也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扬名顾弄玄虚,而是一批诗人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诗坛和读者认可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是代表着诗人写作的一个方向,它是一个概念与客观存在的具体统一,具有心灵生活向心灵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显现的美学思想,就是把自然与生命渗透到感动中,渗透到每个字,每组词中,甚至每滴血里。
诗人通过这种诗歌创作的感性化的实践,直接把刻在内心外在事物的烙印,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诗句中认识自我,再认识自我。
按照这种理解,“感动写作”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再现的意蕴的东西。也就是说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意蕴,两者达到了统一,才能呈现“感动”的特质。

1、“感动写作”——实践的认知
   
    黑格尔曾说过:艺术“所要满足的是一种较高的需要,有时甚至是最高的,绝对的需要,因为艺术是和整个时代与整个民族的一般世界观和宗教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可以这样说,“感动写作”正是基于这种需要而确立起来的,并不是意想天开,凭空而论的行为。“感动写作”是一种诗人多年来实践的认识,是现阶段诗歌发展方向所能回答的较为具体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黑格尔)”使诗歌的意蕴真正的站立起来。同时,也使的诗歌群体形成了团结,有了绝对的良心和明确的追求。

    《新诗代》诗刊第二、三期,发表的“感动写作”代表诗人海啸的力作《三部曲——祈祷词、击壤歌、追魂记》,读来让人感到震撼,充满一股阳刚之美的感动。在《祈祷词》一诗中他写道:

    还是让我
    回到这返乡后的深秋一夜
    秋风擅自醒来,拴在槐下的羊
    独自承受落叶之伤
    我此刻梦着:白雪覆盖高原
    开满洁白的桃花

    多么朴质而感人的语言,简洁干净,让读者从心底想念家乡,自然地拷问自己的灵魂。
我以为,海啸的诗歌,一是他的语言以认识的方式,从内心里意识到他自己,也意识到读者的内心,产生的共鸣,把发现的思考,用感动的情意凝定下来。二是诗歌内容的本身不是抽象的,在心灵与自然之间,他用自己的语言,与读者的理性和感性观相融,即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激发了一种向情感和思想表现的深度。
这些都来源于对实践的认识,来源于个体精神世界的认识,更是来源于大众的心灵的认识。没有正确的生活实践,就没有对诗歌的认识。而那些污垢的文字、违背道义和伦理的句子以及互相吹捧和攻击的张狂,真的让人难以忍受,历史对他们的昭彰与创作终会作出公正的评判。

“感动写作”代表诗人马知遥在他的诗歌作品《我们》一诗中写道:

我们可以自由
比如伸胳膊伸腿
比如可以和大家一起喊

当喊停的时候我们必须停
是的我们因为我们
我们必须同时停止

近乎于直白的语言,却有着力透纸背的力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时代与生活不同程度的吻合,用直接观照的感性和思想性和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特殊的阶段和生活的感动。这种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在实践认识上符合感动的概念时,客观存在才有了现实性和真实性的感动,达到了内外的统一与协调。

“感动写作”代表诗人汉江在他的诗歌作品《敦煌》一诗中写道:

一张现实主义的门票
在我手心里紧张得出汗
它不是超脱的钥匙
怎能释放禁锢千年的悲哀?

洞外的鸟鸣史诗般幽远
我,是一滴凝重的泪
在山窟这深凹的眼窝里转了又转
终于流了出来……

一种隐喻的阵痛,在内敛、自律的诗风中,那么准确地扎进我们敏感的思想中,这种现实的感动,能不让人震憾吗?!可见感动是内感官的形式,通过内部状态的直观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中,以其独立、思辨、纯明、高远的品质,提升感动的境界。

认识来源于实践。诗歌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诗歌,缺乏内在和外在的良心,诗歌将会被丢弃,将会被大众所遗忘。
只有来源于现实生活,贴紧时代的普遍、特殊和单一中获得存在和实在的诗歌,才会有感动的良知与行为。诗歌的内质和外质才能感动读者,感动生活,感动历史,让人们从心底接受并喜爱。这也就是“感动写作”给诗歌带来冲击与力量,矫正其航线,将成为诗歌的主流,引领诗歌的方向,实现诗歌为大众艺术的理想。

2、“感动写作”——生活的呈现

“感动写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诗人海啸在他的《感动写作:21世纪中国诗歌的绝对良心》一文中,将感动写作归纳为“六大体系”即:生存感动、边缘感动、现实感动、词语感动、解构感动、伤情感动,涵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感动内质的所在。以新诗代为主的整体出场的诗人,“是一种自组织和自然选择(海啸)”,在此基础上,诗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自觉的融入了“感动写作”,推动了“感动写作”,让读者真正看到现实生活的真实的一面,主流的一面,感动的一面。
这是一次汉语诗歌冷静自发而顺其自然的嬗变与重塑。新诗代的诗人保持着清醒的写作态势,不浮夸,不浮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方向,为中国诗歌的命运而努力着。他们是诗坛的孤独者,他们是诗坛的思想者,他们是诗坛的希望者。
生活的广阔在他们笔下,通过情感的语言和意蕴,呈现生活,呈现丰富多彩的时代,呈现一种“整体苏醒”的意识。

“感动写作”代表诗人——南方狼在推出个人诗集《狼的爪痕》后,在感动写作上大胆探索,写出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诗歌。他在《梦》一诗中写道:

梦见沧海
还有烈焰,苦难
无色藻类静静燃烧
体温比消逝的暗夜更为虚无
擦洗灰烬时,能否辨认
一滴阳光,一瓣桃花
一件破碎的爱情或是
一把白盐
此刻,大地腐烂
而松风自然,古柏常青

存在便是现实,现实便是生活。本来无从反省的东西成为了对象,让读者感动的是这种特有的内直观的创造,反映了一个普遍的存在,审美的官能得到圆满的解释。作为思考,人不单单是思考的对象,同时还是思考的主体。感动于诗句构建的本身,让读者感受生活内在直观和外在感觉,从中思考和审势自我意识的呈现。

感动诗人——张建新在《春疫》一诗中写道:

溪水暴涨,漂浮着
年幼狍子的尸体
谩骂和诋毁
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恐慌
揪出童年的木马
无用之弃物
在背后的雨水里闪光
提着小铲子的掘墓者是某种意义上
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他加重了生活的重量。存在于危机感中的感动,让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去探究,去思索,较好地展现了生活的两面性平静的语言和节奏,构成无穷的魅力,感动于生活的多个层面,使读者自身产生了善良的意志,拯救出于义务心,行为的格准就有了一个道德的价值了。

感动诗人——柏铭久在《亲亲的嫂子》一诗中写道:

铁门碰响  打开一个中午
从杏黄小院中走出臂带银镯头扎绿巾的女子
她亲切地微笑  提桶倒水
我继续朝前走  影子越来越短
就像我孤寂的童年
亲亲的大辽河  大脚的大辽河
在大堤那面闪着亲切的光

多么朴实的嫂子,多么朴实的大辽河呀,这种亲切浓情的语言,让读者清清楚楚地眼前的实在性,一种纯粹的感性,无不为这一情感而感动,达到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故乡的人,故乡的河,通过情的联结于一个统觉里。

感动写作和感动诗人们为了达到内外感官的统一性,以直观纯形式,包含着生活的多样性,用感动的必然的关系,有效地让人联想,使得诗歌感性直观的多样性全都进入作者与读者的一个意识中,真实地呈现我们的生活。
呈现生活之必要,是感动的基本。尊重和承认诗歌的意志,牺牲自我私心的兴趣,自觉服从于现实生活,自觉服从于感动写作,促进诗歌以多种形式和风格再现,回归生活,回归心灵。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3、“感动写作”——灵魂的拷问

统摄自已的是心灵的本质和概念的思考,也可以说是灵魂。诗歌向何处去,诗歌是大众的诗歌,还是个体的诗歌,已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今,在内质上,诗歌注重的是个体的体验,而忽略了大众的体验,使得诗歌越走越远,离开了生活和人群。造成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现象。
那么诗歌的出路在哪里呢?作为一个诗人,我们应该向内拷问,拷问自己的灵魂,为什么我们的诗成为高不可攀的示物,成为无病呻吟的咏叹,孤芳自赏,闭门叫好。由此,一些诗人开始探索,开始反判,开始“拿来主义”,使得诗坛看似百花齐放,实属良莠不分。某些投机分子以“大师”身份现身,搞山头,立帮派,好不热闹,还有一些跳梁小丑,上窜下跳,无所不能,所作诗歌不堪入目。
诗歌本是一个高雅的文体,被弄的面目全非。诗歌本是语言之精粹,被弄的鲜血淋漓。痛心、难过、悲哀、失望,大众现在已处在一个读不懂诗,读不到好诗的境地。诗歌少了良心,少了精神堡垒,读者无法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到诗歌的情,于是,越来越与诗歌疏远了,如果再这样下去,诗歌将有被抛弃的危险。
“感动写作”的提出和倡导,如一剂良药,让诗人清醒,让诗歌清醒,“绝对的良心”成为创作的基准。感动作为诗歌思考的对象,越来越被有良心的诗人所重视。

感动诗人——袁伟在《寻找》一诗中写道:

我想:应该开始寻找了
就从葡萄叶上分向左边的茎脉起飞
像金斑行鸟抵达另一个极点
短暂的夏天从风的翅膀下滑过,凉爽带着隐秘的速度

另一种鸟:海燕,一直在葡萄园的栅栏之外
它穿过一滴拌有盐味的蓝,以具有的感知
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小岛着陆
我因此记住这条路线

把寻找到的带入诗的意识中,让感动从自我意识的范畴释放出来,形成大众的感动,击发大众的灵魂,这就是好诗。袁伟的诗带着清新的意象,营造大众内心感知的世界,具有互动性,让人容易读进去,读下去。我们知道:思想一个对象与认识一个对象决不是一回事。“感动写作”是一个作者和受众互相被感动的过程。诗人被生活所感动,读者被诗歌所感动。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产生出感动的火花,呈现出某种统一性。

感动诗人——冬箫在《夜,一张纸抛向河水》一诗中写首:

下落就下落吧
那些夜的文学趴在纸上
悄无声息,如同
躺进熟悉的温床

累了吧,无眠的昨夜
今夜的风向南倾斜
深陷在河水的皱纹里

感动来源于一切细节的真实,来源于一切真实的情感。感动诗人借助《新诗代》诗刊和新诗代论坛不断浮出海面。个性的表达,呈现感动的方面,从内到外,从外到内,获得了写作的自由,寻找每一处感动,挖掘内心的情感经验和个性的景象,展现了个人和时代的精神,奉献出许多佳篇。

感动诗人——三色堇在《房子里静坐的人》一诗中写道:

某天,我仍会坐在空荡荡
的房子里
静静梳理潮湿的部分
然后朝着同一方向
不断深入

一丝苍白在坠落
我开始注意一棵树
在雨中饮水的姿态
我看见自己
在暗淡处摇晃的身子
已被记忆覆盖

感动诗人们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用自己不俗的笔墨,用最直接的意象,调动读者的心智和想象力,清楚地将汉语组织的干干净净,富于诸多感性或思想,使诗歌写作与阅读承受着内在和外在的感动。

充满生命质感的诗歌,使读者的目光转向诗歌,在灵魂内部每一次意绪的涌动,意识深处真正地感受到了某种异动、想象和回味。
事实上,真正的诗歌就是触动灵魂的语言,自己回到自己,自己实现自己,自己造就自己,从而形成整体的精神,带着热情和感动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感动写作”能自觉地拷问灵魂,对诗歌进行思辨,忠实于诗歌真正的意义,忠实于读者,忠实于自己,不被异化的思想所干扰,坚持用心灵观照自己,所写的诗歌也真正有了心灵的存在,经过艺术的再现,感动诗人向情感和思想发出了呼吁,使读者自知心灵,形成真、善、美的主流,完满地实现了“感动写作”的概念和目的。

4、“感动写作”——时代的呼唤

时代需要诗歌,时代更需要精品,时代不需要“下半身”和“垃圾”,作为一个诗人,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代同命运,与时代共呼吸。
“感动写作”毫无疑问是适应了时代的呼唤,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它的提倡与推动,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回归诗歌的本真的要求。感动诗人在涌动着各种风浪和流派的诗歌大潮中,为诗歌插上了时代的翅膀,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奇迹”,逐渐成为主流和方向。
“感动写作”具有独立、思辨、专注、包容的宗旨,提倡先锋性、实验性、纯粹性的诗学文本和纯明、高远的诗歌品质。因此,它不排斥诗歌流派,它排斥的是不健康、不地道、不道德的东西,它引领的是一种诗人的良知和良心,是诗歌责任。
新诗代的感动诗人们在这种精神下,实现了群体意识的苏醒,并带动更多的诗人投身到“感动写作”中来,用手中的笔印证了诗歌的灿烂。

感动诗人——蔡宁在《在人家的屋檐下》一诗中写道:

一道闪电
我闪入人家的屋檐
屋里的人悄悄地从门缝窥我
雨下大了
我只能在人家的屋檐下
一不经意间
从门缝睨见屋里的人
和我差不多
一个塌鼻子两个眯缝眼
只是一双雍容的手
捧着一把紫砂壶
优哉游哉地品茶

不经意之间,有种清醒的感动,保持圣洁的心和交流的质朴,在语言的背后,回味着。“一个理性者,因其是智者,他就属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动因,他才把自己的起因命名为意志。(康德)”任何事物都有起因,诗歌是由诗人的情感的涌动而产生起因的,诗人如果忘记了自己肩上和笔下的责任,那诗歌将搅浑理智与感性,使读者产生混乱和受到毒害,进而对社会产生危害。

感动诗人——瘦西鸿在《把自己松开---致祖母》一诗中写道:

一定还会有些许遗憾  你又将十指摊开
仿佛要亮出生命中的自己  一排排白骨
燃尽青烟之后裸露的纯真
像被白雪包裹的一根树枝
有一圈年轮尚未圆满
你将手指抓得更紧  抓得更紧
但除了围着你的一圈亲人的沉默
他们无奈的目光和轻轻的啜泣
你还能抓住什么呢

细致入微的感受,如一枚针,刺痛着读者的心,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校正自己心灵的扭曲,不停地进行自我反思、忏悔,给生命以最本质的判定,让感动深入到每个读者内心,产生共鸣,产生某种促进,让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变的更加美好,更加富有精神。

感动诗人——路也在《十年》一诗中写道:

计划中的十年,不长也不短
足以使我结识这个岛上的每一棵树
叫出每一株草的芳名
足以使葡萄园吸干大地里的甜
足以使江水把大堤的石头冲刷得发亮
使枇杷树下的那只小猫成为最老的祖母
使一只蚂蚁从岛的最南头行至最北头
使我从诗人变成农妇
再从农妇变成诗人

的确,诗人的这个称谓和身份,在当今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诗歌要为生活而歌,还是要为个人的阴谋而歌,从古到今,已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面对一首诗,是愿意听诗人的发泄还攻讦呢,还是愿意感受充满生命的感情和思想呢。那些缺乏诗人本质的所谓诗人,从其潜意识,就是利用汉语,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要用真感情来讴歌生活,体验生命,应从一种单向度的关系,完成多向度的衍变。

“感动写作”代表诗人海啸认为:“情感,书写者永恒的宿命。”马知遥认为:“感动是诗歌的生命之源,成为一切诗歌的开始。”不论什么阵营,不论什么流派,情感应是诗歌的根基,根基都动摇了,那诗歌就不成其为诗歌了。“诗人感物,发为歌吟,吟已感漓,其事随讫。(鲁迅)”,而郭沫若认为:“诗人是感情的宠儿”。
“感动写作”注重一切诗的技巧,但它更注重的是诗的情感的拓展,“写诗要在情绪饱满的时候才能动手,无论是快乐或痛苦,都要在这种或那种情绪浸透你的心胸的时候。(艾青)”因此说,“感动写作”是诗歌最宝贵的东西。“感动写作”根本意义也就在这里。



二OO六年七月二日(初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可能更重要.
亮起来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上两位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迷惘.感动写作好象是个方向.
说点题外话:我是赞同感动写作的,我总是在情感喷发时才写作,我想要感动别人首先就感动自己.可别人是这么认为的吗?多数人的写作可能是随性而发,在网络上更是胡说一通,却不幸误导了才入门的新人.我们倡导良心写作,更要倡导良心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并推荐精华,感动写作应该是我们论坛支持和倡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菊之灵 于 2006-7-9 08:39 PM 发表
学习,并推荐精华,感动写作应该是我们论坛支持和倡导的.


先精华,再挂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迷写作比感动写作更有存在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迷写作?第一次听说,楼上不凡说说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挂了好.值得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8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