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937|回复: 12

行在阜新棚户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在阜新棚户区

题记:一处下陷的矿区小院,隔起了无羊的圈;一道高出灶台的门槛,立着主人的苍颜。

我站在高处四望
孤立 便这脚下的三层土楼
窗外
一眼望不到边的
阴雨绵绵
笼罩着低矮交错的旧式棚屋
时光荏苒
未曾流转国难来临时的惨淡

我独向低处寻访
无言 便这手中的天堂花伞
雨中
一时走不出来的
小巷蜿蜒
不知该驻足于哪个虚掩的木门前
东风无眼
怎能发现这人间埋藏的苦难?
发表于 2006-6-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难?是否有些严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点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难,不过!那些房屋的确经历 了国难,70年还可以吧!抗日战争,还算国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敏锐的忧患意识,支持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样的主题可直抒胸意的.太含蓄会影响了主旨淋漓尽致的表达.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啊!问候朋友了,感谢!不过,有些现实的东西可以说,有些就未必可以说的太明白,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现实的诗,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第一节的“国难”换个词就会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这个词我不知道是否恰当,至少这里的矿区棚户区,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重大事件;房屋不也是一个不动的见证么?从1937年开始到现在,近70个年头,人非物换,房屋还在,还有几个参加过革命的老人健在。这里的矿区,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它无怨无悔的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在国家真正走向富强的今天,当年的矿工和如今矿工的后代居住的棚屋的存在,是记述了一段成长的历史,还是说明了某种和谐的悲哀?我不知道,但是这里不是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现实,关注底层。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也是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更广阔更深层地发挥诗歌关注下层人民、关注农民、关注弱势群体的功能!问好各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