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227|回复: 14

是抱残守缺还是与时俱进 ——浅议格律诗词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抱残守缺还是与时俱进
           ——浅议格律诗词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今天总让人觉得很尴尬,古典诗,自由诗,甚至还出现了散文诗……虽然都冠以诗歌的名义,但感觉迥异。

    唐宋以来“格律诗”统治诗坛千余年,格律、对仗、用韵等经过检验可以说十分完善。此格律诗千古传诵,生生不息之源泉。如此完备的诗歌体制为什么在近代会让那些热衷者有青黄不接的忧虑呢?此绝非已被古人写尽那么简单。

     现摘抄三首唐诗请大家注意其格律音韵: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是这三位不懂韵与平仄吗?显然不是。但类似的诗却很多。

    诗,虽然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给我们,但我以为诗应该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记易唱的。古人不可能为义而如此地不顾律吧!(相信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笑我不懂古音,更会列举《平水韵》等斥责我的浅薄。)
   
    长期以来汉语拼音的语音标准一直被格律诗界的阳春白雪们视为异端,而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却视若无睹。一谈语音就是平上去入,一说韵就是“平水”。特别是已经作古的入声字更是抱着不放,甚至教育后来者要认真背诵入声字表以达到写格律诗词的目的。一旦有人提出疑问他们就会搬出入声字这张王牌说“是你不懂”古音而已。全然不顾今人对他的诗读起来是否音韵和谐,易记易唱。我想说的是今人作诗应该是给今人读的,如果一定要现代人读你的诗必须用古音的话,我不知道还能有几人符合步入阳春白雪的境界?

    南北朝以前的诗并没有格律之说,发展到唐,人们把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进行总结之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格律。遵照格律人们就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诗的好之所在,因此有了唐诗;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宋人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整合与变化,这样又产生了宋词;虽然元曲将大量的俚语引入让人觉得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他的大胆实践仍使诗歌史为其独树一章。遗憾的是元曲的矫枉过正让后来人走向了复古,同时也让格律诗词走向了尴尬。千余年的诗歌发展和元以后数百年的实践证明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

    汉语拼音作为当代汉语的官方语音标准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可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古汉语的四声是不同的。古音中所谓四声,一般分为:平、上、去、入。 其中平,即现代之阴平、阳平。上、去,和现代语音亦相去不远。唯有入声,今已散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了。也就是说汉语言发展到今天入声字大部分已经死去,仅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中尚存少许。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废”的思想,一定要把入声字保留在格律诗词这一亩三分地中,那么步明、清的后尘是在所难免的。我以为这也并非祖宗之意。

    按照明清以来数百年的传统,律诗、绝句用韵,均应依之于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如东、冬,韵母均为ong,现代语音应该属于一个韵部,但平水韵却分属两个韵部。就是说现代人写律诗如依照古音的话,这二韵不可以混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老老实实地查韵书。相反按照韵书为一个韵部,而按照普通话语音标准,读音早已变化了的一些韵,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e),白云生处有人家(jia).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yuan)。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hun)。如果现代人还这样用韵能达到韵的效果吗?再有就是今人认为律诗不能压仄韵,但古人却有例外,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上述三点只是管中窥豹,相信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我想说的是古人写诗是为古人读的,今人写诗是为今人读的。古人的诗当然很好,因为当时的人们读着它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但今人还这样用韵就很难说是好诗了,充其量可以说它是四句句式整齐的句子,该句子表达了不错的意境而已。令人遗憾的是当今许多诗词大家常常喜欢这样说:“你们可以用新韵,我一般是不用的,我只用旧韵……”其中充满了厚古薄今,高高在上的不屑。知古学古并不一定要死搬硬套,在汉语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还一成不变地用古音做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试想,如果我们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韵随汉语拼音,这样写出的格律诗是不是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写作者来说是不是操作更简便,掌握更容易?这样是不是更符合汉语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格律诗词的继承与发展呢?

     因为我喜欢格律诗,所以我期望更多喜欢格律诗的人能为格律诗的持续发展做更多的思考!

     一点浅薄之见,各位是否赞同?
发表于 2006-6-3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表赞同!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发展到今天总让人觉得很尴尬,古典诗,自由诗,甚至还出现了散文诗……虽然都冠以诗歌的名义,但感觉迥异。
----诗歌多元化应该是时代演进的结果,没什么可尴尬的。个人比较赞同这样的多样化,也赞同旧体诗新旧声并行,各取所需。在新旧声问题上其实有些人有误解,个人认为并不存在否定新声新韵的势力存在。由于写作习惯不同,有些人喜用旧声,有些人喜用新声,很正常。就网上(包括网下)而言,反对的主要是新旧声混用。

唐宋以来“格律诗”统治诗坛千余年,格律、对仗、用韵等经过检验可以说十分完善。此格律诗千古传诵,生生不息之源泉。如此完备的诗歌体制为什么在近代会让那些热衷者有青黄不接的忧虑呢?此绝非已被古人写尽那么简单。
----不是那么简单单的事,近代青黄不接的并非仅仅是格律诗,词、曲、包括相对灵活的多的古体诗不都
“青黄不接”了吗?文言文不更是近乎灭绝?这样的的现象怕不是几个字能讨论清楚的。


现摘抄三首唐诗请大家注意其格律音韵: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是这三位不懂韵与平仄吗?显然不是。但类似的诗却很多。

诗,虽然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给我们,但我以为诗应该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记易唱的。古人不可能为义而如此地不顾律吧!(相信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笑我不懂古音,更会列举《平水韵》等斥责我的浅薄。)
----论诗、特别是论音韵不能脱 离时代。楼主所举三首在当时是合韵的。现在不合韵了,是字声演变的结果。
   
长期以来汉语拼音的语音标准一直被格律诗界的阳春白雪们视为异端,而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却视若无睹。一谈语音就是平上去入,一说韵就是“平水”。特别是已经作古的入声字更是抱着不放,甚至教育后来者要认真背诵入声字表以达到写格律诗词的目的。一旦有人提出疑问他们就会搬出入声字这张王牌说“是你不懂”古音而已。全然不顾今人对他的诗读起来是否音韵和谐,易记易唱。我想说的是今人作诗应该是给今人读的,如果一定要现代人读你的诗必须用古音的话,我不知道还能有几人符合步入阳春白雪的境界?
----旧体诗在今天很有意思,就是它并不为“全体人民”服务,旧体诗的小圈子现象是不容置异的事实,所以在一定范转内通行一定规则也就很自然,没有必要横加干涉或强求一致。其实旧体诗在今天也有近乎白话的妇孺皆知的一类,就是所谓“老干体”。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对“老干体”评价不高?可见“易记易唱”易解并不是评价旧体诗好坏的唯一标准


南北朝以前的诗并没有格律之说,发展到唐,人们把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进行总结之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格律。遵照格律人们就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诗的好之所在,因此有了唐诗;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宋人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整合与变化,这样又产生了宋词;虽然元曲将大量的俚语引入让人觉得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他的大胆实践仍使诗歌史为其独树一章。遗憾的是元曲的矫枉过正让后来人走向了复古,同时也让格律诗词走向了尴尬。千余年的诗歌发展和元以后数百年的实践证明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
----声律恰恰是在南北朝时期被发现并成熟的,南北朝之前没有格律之说,那是因为当时字声还没固定,四声规律还未显现和发现。楼主这段说的太简单化了:)这象电影之前的皮影,谁不觉得新奇?但紧影终于还是被淘汰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格律诗虽然是一种优秀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体的丰富,不可能永远保其主导地位--开个玩笑,如果现在的高考改考格律诗,格律诗肯定会迅速繁荣:))


汉语拼音作为当代汉语的官方语音标准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可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古汉语的四声是不同的。古音中所谓四声,一般分为:平、上、去、入。 其中平,即现代之阴平、阳平。上、去,和现代语音亦相去不远。唯有入声,今已散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了。也就是说汉语言发展到今天入声字大部分已经死去,仅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中尚存少许。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废”的思想,一定要把入声字保留在格律诗词这一亩三分地中,那么步明、清的后尘是在所难免的。我以为这也并非祖宗之意。
----入声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词牌规定“例用入声”的理由。比如《满江红》,不用入声行不行?没人说不行,但总不是个味。如我开时所说,要不要入声,还是自由些好,比我我喜用旧声,入声用的也顺手,就用下去;你反对,你便用新声好了。在这点上求同存异应该没有坏处


    按照明清以来数百年的传统,律诗、绝句用韵,均应依之于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如东、冬,韵母均为ong,现代语音应该属于一个韵部,但平水韵却分属两个韵部。就是说现代人写律诗如依照古音的话,这二韵不可以混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老老实实地查韵书。相反按照韵书为一个韵部,而按照普通话语音标准,读音早已变化了的一些韵,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e),白云生处有人家(jia).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yuan)。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hun)。如果现代人还这样用韵能达到韵的效果吗?再有就是今人认为律诗不能压仄韵,但古人却有例外,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以后至晚清韵依“平水”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科举取仕,出了韵诗再好也有缺陷,也就不能被录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谁敢不用“平水”?取消了科举,诗词于前程中不再那么重要了,你想怎么写谁管的到呢?所以现在议声韵改革的人多,响应的却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三点只是管中窥豹,相信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我想说的
是古人写诗是为古人读的,今人写诗是为今人读的。古人的诗当然很好,因为当时的人们读着它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但今人还这样用韵就很难说是好诗了,充其量可以说它是四句句式整齐的句子,该句子表达了不错的意境而已。令人遗憾的是当今许多诗词大家常常喜欢这样说:“你们可以用新韵,我一般是不用的,我只用旧韵……”其中充满了厚古薄今,高高在上的不屑。知古学古并不一定要死搬硬套,在汉语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还一成不变地用古音做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现在新声新韵写诗的人并不少,网上也有不少大家。我想,单纯地以新旧声论诗的人并不会很多。之所以有些用旧声的看不起用新声的,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用旧声的对声韵研习的更透,而用新声的积累更浅、更粗陋的缘故--可能楼主会认为我这样说太过武断,那么你可以多留意看看那么强调新声新韵的人中有几个真正能够真正分清什么是新声、什么是旧声?这些人的诗词写作,除了声韵,还有多少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写出的“诗”是否真的是诗?

试想,如果我们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韵随汉语拼音,这样写出的格律诗是不是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写作者来说是不是操作更简便,掌握更容易?这样是不是更符合汉语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格律诗词的继承与发展呢?
----格律、对仗、押韵等等毕竟是技术上的旁枝末节,相对于诗词本身来说永远是小事,大可不必看的太过沉重。一如老杜《渔阳》“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的平仄转韵,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能不说大胆,虽不合律诗要求,但谁敢说不是好诗呢?

因为我喜欢格律诗,所以我期望更多喜欢格律诗的人能为格律诗的持续发展做更多的思考!
   一点浅薄之见,各位是否赞同?
----更多地关注诗的本质、或者先弄通做为“本源”的旧声旧韵再谈论新声新韵,可能会更自然、更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本版昏伯子的《关于格律认识上的几个误 区》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知或许会更有帮助:)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发展到今天总让人觉得很尴尬,古典诗,自由诗,甚至还出现了散文诗……虽然都冠以诗歌的名义,但感觉迥异。
----诗歌多元化应该是时代演进的结果,没什么可尴尬的。个人比较赞同这样的多样化,也赞同旧体诗新旧声并行,各取所需。在新旧声问题上其实有些人有误解,个人认为并不存在否定新声新韵的势力存在。由于写作习惯不同,有些人喜用旧声,有些人喜用新声,很正常。就网上(包括网下)而言,反对的主要是新旧声混用。

平仄按:各种诗体并存不是现在突然冒出来的,至少不是“发展到今天”的结果。自古就有诗、歌、赋之别,赋还可以分散赋、律赋。甚至,诗歌的“现代性”,即创新精神也是早就存在的。这点文学常识不会有异议吧。

唐宋以来“格律诗”统治诗坛千余年,格律、对仗、用韵等经过检验可以说十分完善。此格律诗千古传诵,生生不息之源泉。如此完备的诗歌体制为什么在近代会让那些热衷者有青黄不接的忧虑呢?此绝非已被古人写尽那么简单。
----不是那么简单单的事,近代青黄不接的并非仅仅是格律诗,词、曲、包括相对灵活的多的古体诗不都
“青黄不接”了吗?文言文不更是近乎灭绝?这样的的现象怕不是几个字能讨论清楚的。
——平仄按:如果从文化转折的大背景上说古典规则和语言形态的转变,那确实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现摘抄三首唐诗请大家注意其格律音韵: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是这三位不懂韵与平仄吗?显然不是。但类似的诗却很多。

——平仄按:1,这三首诗不能一概而论。王维这首是古绝。虽然每句都是律句,但用了仄韵,而且失粘。据说有一种仄韵律诗,此处不论。而后二首是规整的律诗。
      这么说是依据唐韵的,即依据切韵体系。
                      2,律诗有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有从古体到今体的过渡体,比如,王维、孟浩然的几首五律就是。之后,也有许多人写不怎么规范的律诗,那主要是一种仿古行为。这里说的是那种介于律诗和古体之间的诗体,而且往往被当律诗来看的那种,不是指古体诗。

诗,虽然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给我们,但我以为诗应该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记易唱的。古人不可能为义而如此地不顾律吧!(相信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笑我不懂古音,更会列举《平水韵》等斥责我的浅薄。)
----论诗、特别是论音韵不能脱 离时代。楼主所举三首在当时是合韵的。现在不合韵了,是字声演变的结果。
   
平仄按:3,自古以来就没有人写诗不顾及格律,所谓诗歌,首先被称为“韵文“;但诗经时代的格律与唐诗的格律不同。但是,音乐美的原则则可能是一致的。
               4,古人也注意到了声韵的演变而给音乐美所带来的伤害,比如《随园诗话》的一些说法。现在提倡新声新韵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已故诗人霍松林。

长期以来汉语拼音的语音标准一直被格律诗界的阳春白雪们视为异端,而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却视若无睹。一谈语音就是平上去入,一说韵就是“平水”。特别是已经作古的入声字更是抱着不放,甚至教育后来者要认真背诵入声字表以达到写格律诗词的目的。一旦有人提出疑问他们就会搬出入声字这张王牌说“是你不懂”古音而已。全然不顾今人对他的诗读起来是否音韵和谐,易记易唱。我想说的是今人作诗应该是给今人读的,如果一定要现代人读你的诗必须用古音的话,我不知道还能有几人符合步入阳春白雪的境界?
----旧体诗在今天很有意思,就是它并不为“全体人民”服务,旧体诗的小圈子现象是不容置异的事实,所以在一定范转内通行一定规则也就很自然,没有必要横加干涉或强求一致。其实旧体诗在今天也有近乎白话的妇孺皆知的一类,就是所谓“老干体”。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对“老干体”评价不高?可见“易记易唱”易解并不是评价旧体诗好坏的唯一标准。

——平仄按:即使在唐代,已经有许多诗歌不能用于歌唱了(但是可以歌唱的可能仍占多数)。词,是用来唱的吧,但它很快发展成一种文学体裁,它的歌唱功能迅速减弱了。强调音乐美的同时,但应该知道,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首先是表情达意的,即,用文字来表达完足的意义。歌词则须经过演员(歌优)的演唱才可以成为完整的作品;戏剧,只有剧本决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但,诗可以,诗在逐渐离开音乐之后,就成为一种文本样式。
我们应该注意到诗与音乐在源头上的密切关系,但是以”易记易唱“为评判诗之好坏的标准,是不符合这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文学精神的。

南北朝以前的诗并没有格律之说,发展到唐,人们把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进行总结之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格律。遵照格律人们就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诗的好之所在,因此有了唐诗;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宋人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整合与变化,这样又产生了宋词;虽然元曲将大量的俚语引入让人觉得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他的大胆实践仍使诗歌史为其独树一章。遗憾的是元曲的矫枉过正让后来人走向了复古,同时也让格律诗词走向了尴尬。千余年的诗歌发展和元以后数百年的实践证明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
----声律恰恰是在南北朝时期被发现并成熟的,南北朝之前没有格律之说,那是因为当时字声还没固定,四声规律还未显现和发现。楼主这段说的太简单化了:)这象电影之前的皮影,谁不觉得新奇?但紧影终于还是被淘汰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格律诗虽然是一种优秀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体的丰富,不可能永远保其主导地位--开个玩笑,如果现在的高考改考格律诗,格律诗肯定会迅速繁荣:))

——平仄按:格律(指齐梁后逐渐确立的格律)的出现,以及被人视为规则来遵守,原因可能很多,但这两个是最重要的:1,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它使韵文依格律而制成为可能,2,如上所说,这种格律与音乐的关系是谐和的,对表情达意是适当的,有效的。

汉语拼音作为当代汉语的官方语音标准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可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古汉语的四声是不同的。古音中所谓四声,一般分为:平、上、去、入。 其中平,即现代之阴平、阳平。上、去,和现代语音亦相去不远。唯有入声,今已散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了。也就是说汉语言发展到今天入声字大部分已经死去,仅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中尚存少许。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废”的思想,一定要把入声字保留在格律诗词这一亩三分地中,那么步明、清的后尘是在所难免的。我以为这也并非祖宗之意。
----入声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词牌规定“例用入声”的理由。比如《满江红》,不用入声行不行?没人说不行,但总不是个味。如我开时所说,要不要入声,还是自由些好,比我我喜用旧声,入声用的也顺手,就用下去;你反对,你便用新声好了。在这点上求同存异应该没有坏处

——平仄按:提倡新声新韵是个老话题了----------


    按照明清以来数百年的传统,律诗、绝句用韵,均应依之于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如东、冬,韵母均为ong,现代语音应该属于一个韵部,但平水韵却分属两个韵部。就是说现代人写律诗如依照古音的话,这二韵不可以混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老老实实地查韵书。相反按照韵书为一个韵部,而按照普通话语音标准,读音早已变化了的一些韵,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e),白云生处有人家(jia).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yuan)。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hun)。如果现代人还这样用韵能达到韵的效果吗?再有就是今人认为律诗不能压仄韵,但古人却有例外,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以后至晚清韵依“平水”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科举取仕,出了韵诗再好也有缺陷,也就不能被录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谁敢不用“平水”?取消了科举,诗词于前程中不再那么重要了,你想怎么写谁管的到呢?所以现在议声韵改革的人多,响应的却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平仄按:而且在随园先生之前就有很多人注意到了平水的弊端。但明清人依据与当时语言并不怎么符合的平水韵写诗,除了科举的需要之外,还有作者们学习和写作有关,而且,后者的作用是巨大的。
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重要传统的改变,往往需要多种力量的支持;有时候,外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三点只是管中窥豹,相信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我想说的
是古人写诗是为古人读的,今人写诗是为今人读的。古人的诗当然很好,因为当时的人们读着它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但今人还这样用韵就很难说是好诗了,充其量可以说它是四句句式整齐的句子,该句子表达了不错的意境而已。令人遗憾的是当今许多诗词大家常常喜欢这样说:“你们可以用新韵,我一般是不用的,我只用旧韵……”其中充满了厚古薄今,高高在上的不屑。知古学古并不一定要死搬硬套,在汉语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还一成不变地用古音做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现在新声新韵写诗的人并不少,网上也有不少大家。我想,单纯地以新旧声论诗的人并不会很多。之所以有些用旧声的看不起用新声的,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用旧声的对声韵研习的更透,而用新声的积累更浅、更粗陋的缘故--可能楼主会认为我这样说太过武断,那么你可以多留意看看那么强调新声新韵的人中有几个真正能够真正分清什么是新声、什么是旧声?这些人的诗词写作,除了声韵,还有多少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写出的“诗”是否真的是诗?

试想,如果我们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韵随汉语拼音,这样写出的格律诗是不是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写作者来说是不是操作更简便,掌握更容易?这样是不是更符合汉语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格律诗词的继承与发展呢?
----格律、对仗、押韵等等毕竟是技术上的旁枝末节,相对于诗词本身来说永远是小事,大可不必看的太过沉重。一如老杜《渔阳》“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的平仄转韵,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能不说大胆,虽不合律诗要求,但谁敢说不是好诗呢?

因为我喜欢格律诗,所以我期望更多喜欢格律诗的人能为格律诗的持续发展做更多的思考!
   一点浅薄之见,各位是否赞同?
----更多地关注诗的本质、或者先弄通做为“本源”的旧声旧韵再谈论新声新韵,可能会更自然、更自由:))

——平仄按:原文以诗词作者坚守平水韵反对新声新韵为打击目标,但这个目标的设定似乎主要出于假想,并不符合实际。如上所说,实际上,许多人提倡新声新韵,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诗词作者都不反对你用新声新韵。

[ 本帖最后由 平平仄仄 于 2006-11-13 09: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平平仄仄 于 2006-11-13 08:37 发表
诗,虽然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给我们,但我以为诗应该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记易唱的。古人不可能为义而如此地不顾律吧!(相信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在笑我不懂古音,更会列举《平水韵》等斥责我的浅薄。)
----论诗、特别是论音韵不能脱 离时代。楼主所举三首在当时是合韵的。现在不合韵了,是字声演变的结果。
   
平仄按:3,自古以来就没有人写诗不顾及格律,所谓诗歌,首先被称为“韵文“;但诗经时代的格律与唐诗的格律不同。但是,音乐美的原则则可能是一致的。
               4,古人也注意到了声韵的演变而给音乐美所带来的伤害,比如《随园诗话》的一些说法。现在提倡新声新韵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已故诗人霍松林。


谈到格律,不能不谈构律要素。现在的人提到格律动辄平仄粘对,其实不全面。在构律要素方面,除了我们常说的字声(平仄、粘对、韵)外,节奏、轻重等也是重要的构律要素,比如蒙文诗歌就是以轻重律为诗律的。声律发现前中国诗歌以什么为律?我想统领诗篇的虽是韵律,节奏律在其中应该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节奏与字声的长短关系密切,中国汉字读音正是平长仄短入促,汉诗的声律应该是节奏律演进的结果--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新韵,无非是想把古典诗词快餐化,以肯得基麦当劳代替满汉全席.问题是,用傻瓜相机能拍出真正的好照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于 2006-6-10 15:14  发了这个帖子后由于没有人关注,遗憾中慢慢忘记了我曾经在“诗歌报论坛”还有过这样的一个举动。事隔近两年的今天,偶然点开一个连接,再度看到它的时候,发现有了几个回复。更让我惊讶的是两位斑竹对我的帖子做了如此详细的点评!特别是清风冀版主逐段的红批更让我觉得多时不来实在是罪过!

不过当我仔细读完两位斑竹的点评后,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半天不知该如何回复两位斑竹。原本自认为思路清晰的我,看着二位展示的“诗学”领域那博大浩瀚的理论海洋,那自然,自由,走向不定的洋流让我不知道该随着那道波,逐着那条流,才能说明白我的观点,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比如我说:“现摘抄三首唐诗请大家注意其格律音韵”,并用设问句说:“是这三位不懂韵与平仄吗?显然不是。”这里是想说什么呢?斑竹不管,只是自顾自地说:“论诗、特别是论音韵不能脱 离时代”。而我在此恰恰就是根据时代的不同来谈我的看法的呀!当我说:“古人不可能为义而如此地不顾律吧!”斑竹又说:“楼主所举三首在当时是合韵的。现在不合韵了,是字声演变的结果。”平仄斑竹也说:“是依据唐韵的,即依据切韵体系。” 而我觉得你们说的不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它们用今天的语音读来不符合了)——音韵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的。再比如我说:“南北朝以前的诗并没有格律之说,发展到唐,…… 宋……元……独树一章。”就是想从诗歌发展的历史来说变则兴,顺应时代的变化则旺的道理。反之元以后直至今天格律诗词的唯古,坚守不变则是其陷入“尴尬”的主要原因。而斑竹是一边在批评我看问题太简单化了:)”,一边又通过自己的论述在证明着我的观点。平仄斑竹也说:“格律(指齐梁后逐渐确立的格律)的出现,以及被人视为规则来遵守”。二位所说不是同样说明了我说的没有错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也许是二位斑竹希望我能多学习一些诗歌理论,比如清风冀斑竹说:“更多地关注诗的本质、或者先弄通做为“本源”的旧声旧韵再谈论新声新韵,可能会更自然、更自由:))”这里我真诚地对您说:谢谢!也许是我的帖子没有说清楚,以致于平仄斑竹说:“原文以诗词作者坚守平水韵反对新声新韵为打击目标,但这个目标的设定似乎主要出于假想,并不符合实际。如上所说,实际上,许多人提倡新声新韵,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诗词作者都不反对你用新声新韵。”总之谢谢二位斑竹的回帖,很高兴能和高人讨论,希望斑竹们能再看看我的帖子,就我的具体观点给予批评指导。再谢!

鞠躬

[ 本帖最后由 一杯清茶 于 2008-5-24 03: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法雨 于 2007-7-7 22:04 发表
所谓的新韵,无非是想把古典诗词快餐化,以肯得基麦当劳代替满汉全席.问题是,用傻瓜相机能拍出真正的好照片吗?


古人用古音当然是对的,今人知古学古也没有错,有继承才能有发展嘛!但只讲继承不管发展(可能极端了),就像现在格律诗词上这种一成不变地邯郸学步,应该不是正道。 所以无视语言的发展变化,对现代格律诗来说也绝对不是好事。从先生的发言来看,您应该对古音有一定的研究,我曾向一些古音不凡的人提过这样一个建议:希望他们能像别人弄了《入声字表》那样弄一个《古今读音不同字表》出来供初学者学习使用,我想那应该也是功德无量的事啊!遗憾的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格律诗词走到今天的尴尬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小人物的我难窥全貌,只是斗胆从入声字音韵两个比较明显的地方来说说看法,其意是抛砖引玉。

希望再次看到您的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杯清茶 于 2008-5-24 03:12 发表


古人用古音当然是对的,今人知古学古也没有错,有继承才能有发展嘛!但只讲继承不管发展(可能极端了),就像现在格律诗词上这种一成不变地邯郸学步,应该不是正道。 所以无视语言的发展变化,对现代格律诗来说也 ...
呵呵,你的理解可能有误。。
讨论啊,未必只有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俺和平仄都是按语式的点评,发挥的余地比较大,有些可能是不同看法,有些是在做补充,有些则完全是在自说自话。
俺也说了“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仅供参考:)”
还是那句话: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冀 于 2008-5-24 2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冀斑竹说:“讨论啊,未必只有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一般而言应该说没有错,但对我表达的观点似乎也在理解上可能有误。
诗词写出来,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给别人看的,而且以得到别人的赞赏为快事。否则就不用去发表了,就不用让别人“指教”了。而就“给别人看”这一点来说,总是以看到自己诗词的人越多越好,得到的赞赏越多越好。
在现代汉语成为官方统一的通用语言的今天,现代汉语成了社会交流的主流语言,不仅是汉族,少数民族中说汉语懂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汉语的不断规范化,现代汉语肯定比古汉语更加科学更加进步。不论是音调的抑扬顿挫,还是发音的咬字吐音,都肯定比古汉语进步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坚持古汉语的音调音韵不放,还是应该在尽可能遵守格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汉语?要想拥有最广大的读者,占领最广大的市场,我们到底该使用什么语言,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朱光潜在《诗论》中指出:“中国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于拘泥韵书,不顾到各字的发音随时代与区域而变化。我们现在用韵,仍假定大半部分字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人都知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我以为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的普及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变革契机,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以继承和发展为目标,群策群力,群起呼吁,共同探索,也许格律诗词的复兴一定大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高见 领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写好古诗,古声韵是必学课。写诗最主要的难度不在古声和新声的区别上,用那种声韵肯定都能写出好诗来,关键还是写诗人有没有灵性。
用古声写律诗,有些同韵部、现代人读之又不是同韵的字可以不用,像:“昏、原、、、、。
我本是用新韵写诗的,受到许多用古声韵的人的嘲笑!没法,现在又用古声写诗;其实在用好新声后,再来学习古声我觉得要容易些;如果初学者用新声都写不好诗,那就不用谈古声了!不可否认的是,用新韵写诗确比用古韵写诗要容易得多。
楼主之意,在各家论坛上都是纷争不下。我也赞同先生的意见(本就是一个崇高新声的人),但我现在又认为,写古体诗歌,还是不能无情地抛弃古声,新声、古声并驾,不混用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3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