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杨松霖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下面引用由鸟儿问答2006/04/01 10:17pm 发表的内容:
我怎么看着像是乌鸦的发言。不是版主,你精个鬼,算个什么东西?
林子不大,怪物依然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不好。
诗=逻辑关系?不能认同。
倘若这样的文字可以算作诗歌的话,那缪斯是否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
读者需要固定下来的感性去湿润生活,这样的写作首先就达不到这一点。
思想性?可能有一些吧,但却是违背生活的。
那么亲和性?能读出来吗?
那么流通性?能传播吗?
一系列问题都码在眼前了,有待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纯理性的思辩,说理诗.
不喜欢这种方式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这首诗写一个推理过程,表面上是这样;这是一种文本形式。其实是一种深度人生体验,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消解这个文本形式的自身。结论是,推理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不能说明生活。继续寻找?
诗歌没有固定的话语形式。诗歌里什么都可以说。
我可以不喜欢这首诗,但我必推精华;我很喜欢这首诗,当然就推精华。
推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诗歌要用具象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哈哈,我看不顺眼,但也喜欢楼主的玩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上帝是万能的,请驳斥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不是好的诗歌,但思考有益.明天,有空会继续跟帖,跟楼主探讨.今天时间少.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这种探索值得思考,但诗歌离不开具象,离不开感性。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1 首先,这首有许多重复的地方可以简化。也许简短些,少些缠绕会更有生命力。
2 其次,这首诗用镜子来作为作者发挥意象的载体。正如弗里德利克詹姆逊所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功能之一“在于把具体世界里的诸般现象以镜象的形式反射在自身之上”。很明显,作者想让读者置身镜子其中,不分“真我”和“假我”,把现实和非现实混淆,以消灭读者的两元对立。
3 作者的尝试是一种消费式的尝试,不完全成功,但会促使我们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这首诗的病在于,太长。
推理的过程太长时间地控制着读者,使读者不得放松,以至于疲惫。尽管推理的精彩时时激起读者的思考(未必全是),但我期待着最后的重击,期待得太久了。实际上,只有读完全诗后,我才找到进入该诗的空间。
困难是,不长则不能充分地提供这个文本形式,不能完成对理论文章的戏仿。
诗歌需要形象,即使反意象派的读者也不会反对这一点。(当然,诗歌并不是非用形象说话不可)。
但这首诗并不缺少形象。只是形象少而已。只是形象淹没于推理中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读诗笔记]镜语,对现实的中伤和曲解(读杨松霖的《反映》)
    镜子,作为现代诗人的法宝之一,已构成了一个自足的世界和独立存在的主体。它可以是自我的望远镜和万花筒,在里面,你可以看到一切黑白的真实和色彩的虚幻。
    弗里德利克.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功能之一“在于把具体世界里的诸般现象以镜象的形式反射在自身之上”。从这一意义上可以看出,本诗作者很可能带着这样一面后现代的镜子,引导读者走入其迷宫,让读者混淆反映者和被反映者,分不清现实和非现实,甚至连阅读的主体“我”都消失其中,以便最终达到消灭读者心中的两元世界的目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博尔赫斯曾写过一首“镜子如迷宫”等类似语境的诗,但具体反映何等世界和现实的面貌已记不清了。在这里,我看到了杨松霖的一种尝试,尽管这首诗还未从自身的眩晕中解脱出来,但我还是要向作者致敬,因为他表达了我们自身的一种困境。虽然这种困境有时候是我们自找的,就象一只小狗,在玩追逐自己尾巴的游戏,先开始是娱乐,到后来这个世界就会被眩晕替代。
    关于这首诗我已不想说得太多,它虚构出两个人的交谈,一个是真,一个是假;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梦幻;一个肯定主体的“我”,一个视镜中的我甚至镜子为主体;两个人的互相交谈就象一座转来转去的迷宫,读者到最后迷失了方向,分不清现实、梦幻与世界的区别,这可能正是作者的目的,用镜语对现实加以中伤和曲解,以改变我们平时观察现实生活的视角。
    当然,我认为这首诗还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陷,使它象是使用诗歌形式作的一个智力游戏。一,它是一首概念先行的诗歌,使它先天的缺乏了诗的审美功能,更象是一个文字游戏;二,在我看来它有些过长,反复的地方太多,也许作者是要利用重复来达到迷宫般的混乱效果吧;三,最后跳出来的第三个人有强加给读者概念的嫌疑,我认为是明显的败笔。
    最后想说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中国还缺乏促其成熟的土壤,但其最初的根基已经非常牢固。如城市中一座座新建的玻璃外墙大楼,如流水线般的电影工业和唱片工业等等。它必将会使我们融入其中,而改变我们日益被时代所抛弃的老旧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用形式逻辑写出的诗

讨论热烈!很好!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