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94|回复: 31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古筝弹诗→之一】“隐词如菊”的境界
◆ 【古筝弹诗→之二】原作欣赏【隐词如菊】
◆ 【古筝弹诗→之三】品赏琴石作品【隐词如菊】
◆ 【古筝弹诗→之四】原作欣赏【午夜游思(之二)】
◆ 【古筝弹诗→之五】简评琴石作品【午夜游思(之二)】
◆ 【古筝弹诗→之六】附录琴石佳作一首【午夜游思(1-4)】
―――――――――――――――――――――――――――――――――――――――
■ 【关于古筝弹诗的说明】
(一)【古筝弹诗】是研究诗歌大厅诗人诗歌风格的个人评论专题。
(二)【古筝弹诗】随心的挑选发在大厅的作品,不定期推出,每期选评(1-2)首,评论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并不接受推荐和作者自荐作品。
―――――――――――――――――――――――――――――――――――――――

[ 本帖最后由 古筝 于 2007-6-9 00: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2:42pm 第 1 次编辑]

―――――――――――――――――――――――――――――――――――――――
■【古筝弹诗→之一】“隐词如菊”的境界
―――――――――――――――――――――――――――――――――――――――
   
     琴石这首诗歌的题目《隐词如菊》很耐人寻味,诗意盎然。早在我国晚唐五代时期就有李珣的渔隐词作,那是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亮点,具有遗世独立、风趣洒然的风范。这里琴石使用“隐词”比喻菊花,在形式上便有词风雅韵的馥郁溢出纸张,在意境上又有“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的境界。我们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隐词”是一种内敛的词风,摒弃直白,将内核果藏于心,而神藏于言外,这种意韵和技巧需要多年笔端辛勤的磨砺,才能达到意发于笔端,行走的诡秘而沉博。“隐词如菊”来源于陶潜的句子和意境,“隐词”一说,隐含了流逝的意思,是一种道家的隐忍之说,也能很好的体现诗人的个性和人生观。另外从美学的价值上来看,诗歌中有菊韵鲜活的形象产生画面的美感,同时又阐述了诗人意图要表达的主题,是内置的清淡,还微含甘苦。
     琴石诗歌的风格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比较注重典故的运用,内在的承接自然和巧妙的转换,擅长使用暗喻、隐喻;在语言结构上注重炼词,讲究底蕴、干净和凝练。在叙说上,他把情感完整的包裹在冷漠之中,如火凝结于冰又破冰而出,幻化成涓涓溪流缓缓抚卵石而行,这是他诗歌一惯的特点:老练、沉稳、内敛、含蓄、大气。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3:01pm 第 2 次编辑]

―――――――――――――――――――――――――――――――――――――――
■【古筝弹诗→之二】◆原作欣赏◆【隐词如菊】
―――――――――――――――――――――――――――――――――――――――
【隐词如菊】 文 / 琴石
不用怀疑
坚硬的石头会呵护
摇曳的山菊
它的渴望无声
又仿佛故意摆弄一些声音
来表达一种未卜的心绪
风在风中被风带走
生动的事物
总是更迅速地变成往事
碾作时间长河里的细细流沙

那一日,她像一支山菊
指尖的纸鹤衔着满山羞涩
她把头埋进你的胸
柔顺、安恬如小鹿
又掩不住内心的炽烈
献上血,催开素洁的花
而后,植入时光沙丘
像她内心一次月出
散发透明而神秘的光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3:03pm 第 2 次编辑]

―――――――――――――――――――――――――――――――――――――――
■【古筝弹诗→之三】品赏琴石作品【隐词如菊】
―――――――――――――――――――――――――――――――――――――――
     诗人琴石是杭州人,淡妆浓抹的西湖滋养了他清淡的个性和典雅的诗歌。他身居断桥残雪附近的琴石冈,所以后来写作时给自己取名琴石,这里不仅含有诗人对故土的深情,还有对石头和古琴的偏爱,他个性中的棱角也像坚硬的石头不能弯曲,为人内敛、刚正不阿,他的诗歌亦如此,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不为外界的时髦和潮流所左右,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诗人在他的这首短诗《隐词如菊》中,也把自己隐喻成一块坚硬的石头,而且是一块为爱情而变得柔软有音质的灵石,在时间的迁移和流逝中为心爱的人一点点风化,慢慢的老去也始终坚定不移。
   
    不用怀疑
    坚硬的石头会呵护
    摇曳的山菊
   
    ――――――――――――
   
     这首诗歌首节的前三句,诗人采用强硬、肯定的语气直接切入主题,给人毫不拖泥带水的感觉,很有份量和男性的阳刚力量。这表现在陈述的口吻坚定不移,又干脆果断的表达:我心爱的人啊,你“不用怀疑/坚硬的石头会呵护/摇曳的山菊”。这种直接倾诉的方式干净利落的挑明,我就是那块“坚硬的石头”,你则是我心中最美、最淡雅宜人的“山菊”,尽管我的个性“坚硬”,不很善于表达,但我会永久的守护在你身边,用千年修炼的肩膊为你遮避风雨,我的“呵护”将润物无声,却真诚和踏踏实实,你不要有任何的怀疑,要知道你丝毫的怀疑都会让我痛苦的焦虑不安,而彻夜不寐。
   
     这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发式很有冲击力,三句话中,就清晰的勾勒出两个具像的物体,“坚硬的石头”和“摇曳的山菊”,在形象的区别上有男女个性的落差,石头坚硬,体现出男性阳刚的力量美,而菊花的摇曳则凸显女性的阴柔和妩媚。并陈述了两人在恋爱关系中,之间出现的猜疑和摩擦,三句话能道出那么多的内涵,真是惜墨如金,又外延博大,给读者呈现出粒粒珠玑。
―――――――――――――――――――――――――――――――――――――――-
   
    “它的渴望无声
    又仿佛故意摆弄一些声音
    来表达一种未卜的心绪”
   
    ―――――――――――――
     石头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深沉坚实,沉默无语,所以这里是“它的渴望无声”,虽然深埋心底,但有一些东西还是能够从掩藏中渗露出来,比如眼神,或者一些细微的动作,这些从石头里传出的内心的呼唤,风能够听见并在传递石头忐忑不安的心绪,这些“心绪”因为传递出去,不知道未来结果如何,所以是“未卜的心绪”。诗人用词及其简洁、准确,心理描述的细致而传神,浓浓的爱意便点点滴滴浸透其中,深情可感。
   
     在写作手法上,这里采用了内心的“渴望无声”,和外部的“又仿佛故意摆弄一些声音”,有声和无声形成一种很大的反差,凸现一种矛盾的心理,还有一种隐忍和郁抑,这郁抑来自后面紧跟的“未卜的心绪”。我一向认为,诗歌写到一定的境界,能够直达人的内心便是上乘之作。这种写法完全抛弃了现在流行的某些作品流于表面、肤浅、华丽拼凑的描写,更关心和注重人类的心灵。
   
―――――――――――――――――――――――――――――――――――――――-
    风在风中被风带走
    生动的事物
    总是更迅速地变成往事
    碾作时间长河里的细细流沙
    ――――――――――――――
     这里表面和上一节有断开,跳跃很大,但其实内在的核却紧密相连。“风在风中被风带走”,这里使用了三个“风”字,每一个“风”都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风”是名词,第二个“风”是“在风中”,则形成一种流动的状态,第三个被“风”带走,前面介词,后面动词,形成变化,使得句子不僵硬,节奏感加强,读起来抑扬顿挫。“生动的事物/总是更迅速地变成往事/碾作时间长河里的细细流沙/”。实际上,这后三句和第一句是倒装的写法,也是对第一句的诠释,所有“生动”的细节都“迅速地”变成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风中被风带走”,并且“碾作时间长河里的细细流沙”。
     这四句完全是回首往事的感叹,成熟之后的悲凉写照。在表面平静的叙述下,暗涌无法忘怀的情愫。诗人没有悲天悯人的去哭泣,却能让你感受到他感伤的情绪,并落入他营造的氛围中不能自拔。
――――――――――――――――――――――――――――――――――------
    那一日,她像一支山菊
    指尖的纸鹤衔着满山羞涩
    她把头埋进你的胸
    柔顺、安恬如小鹿
    又掩不住内心的炽烈
    ――――――――――――――
     这一节的起句一看就很明了,是一种回忆。“那一日,”这句式就是一个过去式,牵出以往。“她像一支山菊/指尖的纸鹤衔着满山羞涩/她把头埋进你的胸/柔顺、安恬如小鹿/又掩不住内心的炽烈”,这几句描写的非常细腻、缠绵而甜蜜,这里直接把她形容成山菊,“指尖的纸鹤衔着满山羞涩”,纸鹤,是一种寄语希望的物像,叠纸鹤则是对内心羞涩的一种欣喜和掩饰,再结合“满山”映照“山菊”,诗人试图把一种动作和颜色揉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画面效果。这句子非常的漂亮,妙曲有如泉水温柔的流泻,如歌般呈现出一幅绚丽的水粉画。景中自然的融入思想和情感,便是诗人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一系列的动作把头“埋”入你的胸,温顺的像一只可爱的小鹿,“又掩不住内心的炽烈”。这里是“安恬”和“炽烈”的交错,由外向内探寻错综的情绪走向。但总有些感觉这里写的过于甜腻和满溢了,句与句之间顶的稍为密集,由于这节点的过于细致,而就显得面就不够开阔。
―――――――――――――――――――――――――――――――――――――――-
    献上血,催开素洁的花
    而后,植入时光沙丘
    象她内心一次月出
    散发透明而神秘的光晕
    ――――――――――――
     在诗人的笔下,那些隐藏于内心的事物,有着不可触碰的幻美。“献上血”,献上处子之血,也是喻示情感的纯粹。“献”是一种虔诚。这里“献上血”,另外还可以有一层意思,即是描摹诗人内心的热血沸腾,用全心全意的爱来滋养这朵山菊,“催开素洁的花”,这爱便像三月的和煦的春风,能够“催开”花朵绽放,这里使用了“素洁”二字,一方面是色彩上的对比,另一方面也是赞美女子的清淡素雅。
    “而后”,这里是一个转折,然后“植入时光沙丘”,时间就如一个沙漏,“植入”是针对山菊而言,很贴切的比喻。我们知道一些东西流入沙丘,便会在“时光”中永久的沉淀,在诗人的心间和过往的长河中。这些就像“像她内心一次月出”,“月出”,有月亮升起的夜晚都很美丽和浪漫,而在她的内心有过那样美丽的悸动,为一次爱情的降临,这爱情“散发透明而神秘的光晕”,就像她的魅力一样。
―――――――――――――――――――――――――――――――――――――――-
    这是一首唯美、缠绵、含蓄的爱情诗歌,结构完整,布局精湛,硬中有柔,局部精雕细刻的作品。如果不细细咀嚼,你无法体会到那种甜蜜的滋味和回忆的苦涩。诗歌中的男人如石头般坚定但不乏柔情,那女子如山菊般怡人,令人怜惜和摄魂勾魄,但这爱情现在只能存活在回忆中,回忆越甜美,更衬托出现在内心的苦涩和失落。纵观全诗的布局疏密有度,笔力沉稳,叙述有声有色,语言干净有力度,真实的内心世界的流露有直抵心灵的震憾力。
    这是石头里迸裂出的梵音,他的呼唤和颤音能够催开美丽的春天和摇曳的山菊;这是石纹里雕刻的十根骨节敏感的手指,他似水的柔情能够拨响千年的古琴。
    2005.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3:04pm 第 2 次编辑]

―――――――――――――――――――――――――――――――――――――――
■ 【古筝弹诗→之四】◆原作欣赏◆【午夜游思(之二)】
―――――――――――――――――――――――――――――――――――――――
【午夜游思(之二)】 文 / 琴石
西风卷帘,窗外的黄菊
次第盛开。如果有一只手
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
这时候的光明
与视觉无关
在充满欢笑的夜晚
阳光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闪耀。一只温柔的手
正沉静地竖起航标
归雁何曾迷路?你只需
穿过黄昏的绒毯
看,风平浪静的彼岸
正升起玫瑰色的风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3:05pm 第 2 次编辑]

-――――――――――――――――――――――――――――――――――――――
■【古筝弹诗→之五】简评琴石作品【午夜游思(之二)】
―――――――――――――――――――――――――――――――――――――――
    西风卷帘,窗外的黄菊
    次第盛开。如果有一只手
    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
    这时候的光明
    与视觉无关
   
    ――――――――――――
    此诗入眼,便有词风雅韵扑面而来,节奏明快,古色古香,且画面感忒强。“西风卷帘”中的“西风”明晰道出是在秋季,“卷”的动词运用,使得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后来的名词“帘”扣的恰到好处。这时候“窗外的黄菊”次第盛开。因为在秋天,所以当然有菊花绕院,园内一片菊黄错落清香的美景。
   
    这里内在的承转自如,赏花人的心情又如何呢?接下来,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这时候“如果有一只手”,看到这里,我们便要问,“这只手来干吗?诗人接着抛出,是“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温柔,犹如景上添花,红袖夜半盈香。这里的这句“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是引用了一句歌词,轻松委婉的接住上句的绮思。
   
    妙就妙在下一句的异峰突起,“这时候的光明/与视觉无关”。按照日常生活的常识,我们知道,眼睛被手指蒙住,眼前将瞬间陷入黑暗。但诗人却说“这时候的光明”,那就是在表达内心的光明,而不是眼睛看到的光明,是一种揭示灵魂的高度和超脱,把内心的喜悦活灵活现的描摹出来,写的不着痕迹的自然,出奇,这光明真的是“与视觉无关”。
   
    在写作上,前二句的描写,和后二句的联想,都是我们平时惯用的手法,在技法上没有多少创新。一般都是先交待季节、地点来描景状物,表达一种心绪。但这节诗歌的精华之处就在于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的漂亮,有提升和扩展外延的作用,超脱表象,达到一种境界和揭示灵魂的深度。
―――――――――――――――――――――――――――――――――――――――-
    在充满欢笑的夜晚
    阳光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闪耀。一只温柔的手
    正沉静地竖起航标
   
    ――――――――――――
    “在充满欢笑的夜晚/阳光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闪耀”。这两句的写法和第一节最后两句是一种写法,外在看似矛盾的物体,内在却完美的和谐。这里的阳光也是内心深处升起的温暖,也是女孩子脸上灿烂的笑靥。“一只温柔的手/正沉静地竖起航标/”,这里再次写到“一只手”,而且是“一只温柔的手”,“正沉静地竖起航标”,但在情感上,和上一节的渴望有“一只手”有了递进,这是一只可以远远看到是手,并且是“沉静地”,“竖起航标”,那是一种召唤和爱情的希望。
   
    这节写的非常的温暖和柔美,充满希望和光的灿烂。
   
―――――――――――――――――――――――――――――――――――――――-
    归雁何曾迷路?你只需
    穿过黄昏的绒毯
    看,风平浪静的彼岸
    正升起玫瑰色的风帆
    ―――――――――――
   
    从第三节开始,笔调开始有点低沉和迷惘。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一直倘佯在菊花迷离的清香中,他渴盼的心上人并没有到来。于是产生种种的猜测,“归雁何曾迷路?”,这等待让诗人心力憔悴。但诗人是一个内心慎密,内向的人,所以他给自己勾勒了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你只需/穿过黄昏的绒毯/看,风平浪静的彼岸/正升起玫瑰色的风帆”。
   
    品读这首诗歌,便是同诗人一起经历了一次怀念和渴盼的旅程,诗人的脉搏和读者的眼神紧密的纠结在这个秋天的黄昏里,读者可以倾听到诗人忐忑的心跳。我不知道世上还能有什么东西,能比真情流露和内心挣扎地行走更能打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2/31 03:07pm 第 1 次编辑]

―――――――――――――――――――――――――――――――――――――――
■【古筝弹诗→之六】附录琴石佳作【午夜游思(1-4)】完整篇
―――――――――――――――――――――――――――――――――――――――
我们并不卑贱
然而对于过去
我们连一分钟也不是圣洁的
         ——鲁双芹
【之一】
大风起兮云飞扬
此刻,天上有云,水中有云
人间有风
所有的事物闻风而动
追随或伫立
均表明某种立场
追云之鸟,嬉云之鱼
水质的阳光像玻璃碎片
落荒者借尘遁迹
随波或逐流未必轻松逍遥
摇头之树,静默的石头
尘世的浮土扑头盖脸
隐匿的壮士,露馅的魔
那些飘然不复还的影子
一去兮,归向何方

【之二】
西风卷帘,窗外的黄菊
次第盛开。如果有一只手
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
这时候的光明
与视觉无关
在充满欢笑的夜晚
阳光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闪耀。一只温柔的手
正沉静地竖起航标
归雁何曾迷路?你只需
穿过黄昏的绒毯
看,风平浪静的彼岸
正升起玫瑰色的风帆

【之三】
恍若无风
在午夜充满皱褶的宁静里
月亮被轻易肢解
湖面上的琉璃
像一堆用旧的唐宋诗词
发出微寒的光芒
岁月的轮回轻而易举
那些轻易掳走你完整的风
依旧构不成完整的自己
枝头灰暗,落叶斑斓
月亮从昨日的旧痕里
长出新芽

【之四】
在落叶纷飞的不眠之夜
追忆悄然流逝的岁月
那么多事物如东风夜放
又仿若落叶,飘然远离
我向那些尚存的残片
探寻音讯
就算它曾与我肌肤相亲
血脉相连
也已经沉寂不言
茅屋何时已为秋风所破
沉钩中的万语千言
被肆虐的风蹂躏
凡尘中来的归于凡尘
虚无的也终将虚无
而窗外星点明朗的透视
令世界在幻灭中依稀丰盈
仿佛梦中籍慰的箴言:
有多少遗漏
便有多少未知的补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先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下面引用由如是2005/12/31 02:38pm 发表的内容:
先沙发!
嘎嘎,祝如是君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好文章!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精典!与其说我爱好诗歌,到不如说我更爱好的是诗歌的意境!而古筝斑竹的古筝弹诗更让我五体投地的佩服!
穷书生哥诗歌能力有限,近期疯狂学习.像牛皮的诗人们:白鸦,古筝,S城,西部快枪,老树..........等等.
我想要古筝的<古筝谈诗>集子,出版了吗?另外,我怎么能买到<<诗歌报>>纸刊出版物?
帮忙呀,摆脱了!详情麻烦你们发到我的电子邮箱:mazhch2041755@163.com
穷书生哥感谢你们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原来琴石是杭州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三期】隐词如菊

琴石诗好,筝弹得动听 坐下来静静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琴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