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3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马拉雅宫
喜马拉雅宫
-----强巴(3)
强巴清楚记得,大学老师夫妇在讲授地壳元素时,有个专题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生命是在地球表面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仅从元素组成的角度来看,生命物质并不是什么奇妙的东西,它只不过是地壳物质的复制或翻版。人体几乎含有元素周期表中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如钍、铀、镭等。
“人体的化学组成与原始海水相似。但人类却是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种生物。请注意,人就是人,是一种生物,不是一种动物。动物指人以外的在陆地上生活的兽类。因为人的血液里有0.9%的氯化钠,是咸的。而动物血是淡一点的。这为人与兽类的根本区别之一。
“钠是一个易迁移元素。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已逐渐集中于海洋,陆地生物圈中钠的丰度已很低。无论是饮水、粮食或蔬菜均不能提供足够的钠来维持它在人体血液中那海水般浓度的水平。于是,人类的餐桌上开始出现了食盐。当年古罗马皇宫的食盐运输,沿途是有士兵把守护送的,而士兵的报酬也是以盐块作为薪金来发放的。可见当初盐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从1990年起,中国的食盐里,已法定要加碘。)
“人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元素的调节功能,以求在陆地环境中摄取本身需要的元素。当人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他会发展自己体内的种种代谢或代偿功能,以便从环境中获取适量的元素。当他迁居到另一地点时,由周围环境通过饮食而进入其体内的元素数量会有改变。这时,人就不得不重新调节自己体内的机能,如加强吸收作用以克服外部某些元素输入的偏低或超量。人体在进行这一调节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的反应,我们将这一综合反应称之为‘水土不服’。陆地某处环境有可能提供给人的某种元素量过多或不足,即使人体竭力调整机能也无法摄取正常数量的该元素。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某些代谢便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许多地方病的发生即可能与此过程有关。
“关于‘水土不服’,可讲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位华侨,每年要托人从家乡带一把土。他在国外,经常闹拉肚子的病,有时一天拉稀几次。每次发作,不用吃什么药,就用家乡土煮水喝,一喝即好。家乡土到国外后,只能保持一年左右不变质,煮水喝有效。所以,那华侨年年需要一把家乡土当茶喝,以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元素对胚胎发育的重要性,专家们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但与出生缺陷的联系直到七十年代才受到重视。后来证实,数种元素在缺乏或过多时,均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分化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于引起各种畸形和其他生理缺陷。人们还证实某些元素即使轻度缺乏,也可以对子代产生不良影响。
“医学上,对元素引起的疾病认识有: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的一种原因未明的心肌病变,故名为克山病。认为与当地水、土、植物中某些金属元素如镁、铜、硒等金属离子的缺乏或过多有关。(《实用内科学》第818页,上海第一医学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5年10月第6版)
“呆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此类患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凡孕妇不论在甲状腺肿地方病区与否,均须给足量碘化物口服预防。(同上第1175页)
“大骨节病,俗称矮人病、算盘子病、柳拐子病。该病在我国见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和内蒙古。患者得病后如离开病区,症状可以减轻,轻者也可自愈;若重回患区,病情仍可继续发展。非患区的健康人迁入患区后也可得病。认为本病是一种矿物质代谢性疾病,由于外界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使人体含锶过多,钙从体内排出,从而引起骨关节系统病变和全身病变。预防措施之一有打深井,饮用地下水。(第1286页)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元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在医学上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总结。已经确定呆小病为缺碘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有呆、小、聋、哑、瘫,还会引起甲状腺癌肿。缺碘可引起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铁元素在人体中缺乏会导致贫血,儿童缺铁易于烦燥,呆滞,注意力难以集中,成年人缺铁则表现为冷漠呆板。而铁中毒可致肝硬化,胰腺纤维化,皮肤黑棕色或灰色,急性类痛风样病变等。缺铜可致脑组织萎缩,智力低下;而精神病者,血清铜量显著增高。缺锌后生长发育迟缓,引起缺锌性侏儒综合征。缺锌者伤口愈合困难,味觉减退。先天愚型患者都缺锌。锌过多则表现为顽固性贫血,食欲不振,长期低热。缺钴也会引起贫血。钴过多则引起神经性耳聋、甲状腺肿大,还会产生红细胞增多症。缺铬后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角膜混浊、贫血等。而铬过多可诱发肉瘤。硒缺乏病,又叫克山病。其症状为: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心肌的多发灶性坏死及其纤维化修复过程。缺硒使心、肝、肾、肌肉等多种组织病变,引起组织坏死。缺硒还会使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脊柱变形,肌肉萎缩,毛发稀疏,关节变粗。硒过多则引起秃发,指甲异常、流产等。缺锰可以引起糖尿病,影响生殖功能,影响胎儿脑发育。锰不但参与蛋白质合成,还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锰能加强结缔组织的韧性和强度。缺锰胎儿的骨骼发育系统将出现缺陷和畸形。锰有抗癌作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前苏联阿拉木图地区土壤中含锰量高,肿瘤发病率较低。黑头发含锰较高,白头发含锰较低。在惊厥性疾病的儿童中,三分之一的儿童血锰低;患癫痫病儿的母亲血锰也低。缺锰可影响前庭功能,身体平衡觉较差,容易晕车。锰过多则先表现为疲乏无力,头痛头晕,性格冷漠,动作苯拙,完全不能后退,易激动,肌肉僵直,出现震颤,写字困难,还出现字越写越小的‘小书写症’。缺钼地区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缺氟易患龋齿,导致骨质松脆,极易骨折;而氟过多导致记忆力减退,心律失常,关节畸形。缺镍使体力减弱,死胎率增加;镍过多则促进细胞恶变,有致癌作用。缺钒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发育异常。钒过多会损害皮肤、心脏及肾脏。锶与钙的代谢呈平衡关系。锶过多则引起大骨关节病及克山病;缺锶可引起抽搐症、佝偻病。缺硅使生长迟缓、器官萎缩、骨骼发育异常、畸形。现代人已经比原始人体内的含锡量高200倍。锡过多会使动物寿命缩短。现代人主要预防锡过多而不是缺乏。怪不得‘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民耶?人将失之耶?’(《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南京中医学院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6月第9次印刷,第1页)怪不得古人认为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中医职称考试必读医古文》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1993年7月第2次印刷第56页)怪不得后来人又有‘人到七十古来稀’之说。到了现代,患不治之症━━英年早逝,则大有人在。就锡的应用与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科学的进步现象而论,人类面临着科学发展与人的寿命成反比的问题题。这便是‘保护环境’的课题。
“铷与生命过程有关。中药灵芝及天麻含铷量相当丰富。尚未发现人体内有铷积累倾向及中毒现象。原始人体内含铷量为4.6ppm,现代人仍为4.6ppm,并未增多。70岁以上的老人脑内,含铷量仅是新生儿脑内含铷量的一半。人脑内含铷量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与人类脑活动能力衰老及减退有关。但是,白血病、胃癌及冠心病血内含铷量增高。口服大量或注射大量铷剂后,可出现生长停滞,生殖功能不良,下代早死,还可以出现抽搐以至死亡。微量砷在体内有生血和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的功能。唐代宫女经常要服用少量砒霜以保持青春,不易衰老。砷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而砷过多会中毒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皮肤色素过度沉着、发育不良、甚至休克死亡。铝过多会沉积在脑组织,引起痴呆、神经紊乱症状。酸性饮料罐头食品是铝污染的隐蔽来源。汞中毒会引起视听觉障碍,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1985年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有2200人发病,就是汞污染引起人体中毒。镉过多导致细胞突变,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发癌症,也致胎儿畸形。吸烟是主要的镉污染源......
“还有稀土元素。它们包括镧、铈、镨、钕、钜、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和钪17个元素。它们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中。吸收的稀土元素在体内半减期可长达一年至十几年不等,它们与人体多种组织成分起反应。有的与氨基酸络合,有的与蛋白质结合,有的沉积于肝脏,有的沉积于骨骼。常常引起毛囊炎、皮肤搔痒、色素沉着、头痛、恶心、过敏热和嗅觉过敏等。有人在儿童的健康监测中发现,儿童头发中的稀土含量与其认识能力、视感知运动行为指标得分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提示人们:稀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稀土有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导致低血压。它有抗凝血作用,可使出血症加重,可明显降低骨骼肌和平滑肌张力,加重肌无力病症。它可降低血糖,使肝脏快速贮存脂肪,引起脂肪肝,导致肝硬化的发生。稀土可引起线粒体肿胀、变形,染色体畸变,并具有致癌性。稀土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有:痛苦扭动、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拱背踮脚行走和抑郁等,严重者可在48小时内死亡。
“稀土已广泛用于发光材料、强磁材料、超导材料、电子器件、能源材料、合金材料、特种钢材、玻璃陶瓷、石油化工、轻工以及农医等领域。人们稍不留意,便会引起稀土元素的过量吸入......
“就人与元素这方面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也就有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也就有了地灵人杰的说法。注意:地灵了,人才杰。当然,人杰了,可以改造‘地’变成‘灵’。另外,人的基因正常,在地灵的地方才能人杰。如果光有地灵,而人的基因有很大缺陷,那是不可能‘人杰’的。同样,健康的人生长在缺这缺那的地方,就容易得这得那地方病,象前面说的克山病、呆小病等,这样的人怎么能‘人杰’呢?因此,地灵人杰是一种科学的说法,不应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贬低另一面。
“当然,领袖人物、杰出人物必定出生在与众不同的地方━━有特种状态的地方。象毛泽东的家住韶山冲,蒋介石的家住浙江奉化等,都是当地风景如画,别具一格的地方。说句很白的话,那地方若连草都长得不好,那人能在那里生活得好吗?人们常说山清水秀的地方藏龙卧虎,实则是人与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那地方的元素分布适合万物生长,那地方的人就必定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后天良好的环境才能培养健康的人成为杰出人物。
“好的杰出人物会把他所属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坏透顶的人物会把他所属的地方破坏得千疮百孔,不堪入目。因此,了解一个社会,看它是发展了、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就看它的面貌是否日新月异,是否到处风景如画了。如果说几十年过去,家乡的变化就是村头的那棵大树被砍了。你说这不叫人揪心吗?何来进步!你那是贫困地区,需要发达地区来帮助脱贫,得先解决温饱问题。人活不下去了,饿肚子了,不得已把村头的大树砍去换钱买东西吃,只能填一时之饥啊!如果说几十年过去,家乡那条生命河原本清澈见底,鱼虾争游,如今却见河床裸露,几乎断流,且河水发黑发臭,找不到一条鱼一只虾。就算你高楼林立,街宽路广,车水马龙,可这是环境污染!各种金属元素肆意排放,吃这河水或地下水的人,不英年早逝,不白发人送黑发人才怪呢!如此状态,望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谈何容易。这工业的排放污染,使人的生殖变异、疾病多发且易患癌症,是断子绝孙的结局啊!这时候,山清水秀的意义、人与元素的平衡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中国地域辽阔,在秦汉时期已初步确定今日中国领土的基本轮廓。从周秦至明清之间2000余年的历史上,中国人口数量长期摆动在1000万至6000万之间。乾隆年间,猛增到1亿以上。近200年,则暴增了10余倍。(摘自《为中国声辩》何新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人口太多,成了负担。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近代,世界人口暴涨,加重了地球村的危机。认识到这一点,才会理解:人口多了,会把河水喝得干涸的!这样,人与自然的命题,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能改造世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却也能毁灭一个世界。山秃了,河干了,土地沙化了。如此发展,绿色的地球也会变成月球那样荒凉、寂寞的!
“中国地域辽阔,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青藏高原,距离太阳最近,受紫外线的照射强烈,人的皮肤就显得黑、粗一些。江浙一带多水乡,人也就显得水灵灵的。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区,受海风及日照的影响,人的皮肤也就偏黑一些。至于南方的山矮一些,人就矮一点;北方的山高一些,人就高一点的说法,尚无科学依据证明,有待同学们去揭谜了。但人的健康与元素息息相关,有一个平衡问题。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而各地元素分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人们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找到相应的矿脉或矿藏。
“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根据植物找矿的论著《地镜图》,其中就记载:‘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锡。’至于矿中有矿的记载如《管子.地数》中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
大学老师夫妇讲授地壳元素概论的内容,把强巴带入了科学、社会、历史三合一的思维中。天地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概念,第一次深深地印在了强巴的脑海里。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