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94|回复: 1

江南春雨的情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春雨的情丝
     人们常说,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可我却更喜欢正是雨意浓浓时节的三月的江南,那一连几日的“雨霏霏,柳絮飞;眼迷离,寻翠微”的情致,总让我回味不已,久久不能从脑际中挥去。
    也许就因为我对雨情有独钟。
是啊,三月里,到江南古镇小住几日,好好领略一下江南春雨的十足韵味,还着实让人留连忘返。
清晨醒来,还躺在床上,就听到了细雨飘落在屋顶上的沙沙声,轻轻的,柔柔的,绵绵不断的,就像是一位情人在耳际边低低地款款地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心中不尽的情思和爱意。
打开窗户,春风的和熙夹带着春雨的湿润扑面而来,让人顿生满饮一杯琼浆玉液之感,是那般的舒担,那般的适意。
凭窗望去,窗前那条穿镇而过的小河,还是那么静静地淌着,静得让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一阵微风拂过,也只是荡起浅浅的一轮波纹。密密的雨丝,不停地飘落在水面上,激起一点又一点的漪涟,一圈套着一圈,使小河变得又是那么的调皮和活泼。
河边的那两棵垂柳,垂下的柳枝都快拂到了水面,在和风中显得格外的婀娜婆娑,翩翩欲舞,正在尽情享受着这春雨的滋润。
落在屋顶上的雨水正顺着屋檐一个劲欢快地淌下,就像一串串洁白的珍珠不断地落在了地上。而稍远处的景物却已朦胧一片,只是依稀可辨了。
记不清是谁曾说过:“绵绵的春雨最能撩起人心中的那般愁思了。”也许是的吧,要不古人怎会有“烟雨织成愁”之说,要不范中淹怎会说在“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时候,登岳阳楼“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呢?不过,我却以为虽然连绵的春雨确能使人心底泛起一点愁绪,可那愁绪却是淡淡的,而且正因有了这淡淡的愁绪才更能让你体味出江南春雨的馥郁与清醇,这就像茗着一杯雨前的碧螺春,正是从那微微的苦涩中才品味出这茶的清洌与香甜!
下得楼来,就看到那极富江南古镇特点的小院了,经过一夜春雨的润色,显得特别的清新、净洁。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几乎没一点泥土。墙角的两棵芭蕉格外的青翠欲滴,而几株月季更是花重叶茂,艳丽的花蕊中居然滚动着几颗晶莹的水珠,那著名的“有情芍药含春泪”的词句,只要将芍药改成月季,用在这里倒是十分的贴切。
由于房屋的遮挡,在窗口没能看水乡古镇那特有的小桥。于是,吃过早饭,我便撑着雨伞,沿着镇上的小街去寻访春雨里的小桥。
古镇的结构似乎依然保留着过去的风貌:窄窄的小街,两旁尽是两层楼的砖木建筑夹街而立。楼上通常住着人家,楼下临街则是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卖早点的,也有卖小百货的,也有卖土特产的,还是卖古玩字画的。大概是为了保持古镇的原汁原味,小街虽然经过了整修,可路面铺的依然是青石板,而不是现在通常见着的水泥或驳油。
轻柔的春雨还在轻轻地飘落着,雨水依然顺着两边的屋檐一串串地不停地淌下,还不时发出清脆的“叮咚”声。被雨水清洗着的青石板路面,早已是一尘不染了,泛着洁净可人的水光。
小街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周围静极了,真的静极了。
顺着这条小街走去,不一会儿就看到了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小桥,既然是架在小河上的,当然就说不上什么雄伟壮观啦,可也更加的小巧玲珑。和江南水乡大多的小桥一样,它也有一个拱形的桥洞,半个八角形的桥身也是用青石板砌成的,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石板已被磨得光光的,连有几级台阶也分辨不出了。
小桥一样地被春雨清洗得一尘不染,一样地只是偶而有个把行人从上面走过,一样地还是静静地伫立在细密的江南春雨之中,小河也一样地从它脚下缓缓流过。突然一只小船从桥下走过,只可惜撑船的已不是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渔翁”,全都换上了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雨衣。
据说有位游客曾问了导游这样一个问题:江南古镇的最大特点应该是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答案肯定就一个字:静。如果说,江南古镇最富特色的景物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话,那么,它透出的正是田园诗般的静谧、安宁和悠闲,少的恰恰是大都市的那份喧闹和繁华,这才是它真正诱人之处呀。可是,随着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这份安静似乎也已不复存在了。听镇上的一位老人说,现在这里每天少说也有上万名游客,要不是今天下着雨,这个时候的小街只怕早已挤满了游玩观光的人群。
哦,原来是这场春雨使古镇恢复了让人心醉的宁静,原来是这场春雨使古镇重现了她往日的特有风韵。
就在这时,我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到镇外去,也许从外面品味这雨中的古镇,更会有一番不同的情趣。”在这冲动的驱使下,我大步流星地跑到了镇外,跑到了正被细密、轻柔的春雨滋润着的有着大片麦田和菜花地的原野上。
从这里,透过密密的雨帘,回首古镇,除了发出惊喜的赞叹外,还不无奇怪地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人们总爱不断地重复着说风、花、雪、月,却偏偏遗漏了这雨?!
难道是因为它不成画境?可眼前不就是一幅绝妙的水乡古镇春雨图么:前面的整个古镇都有已笼罩在了细雨织成的轻纱之中,在一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和嫩黄嫩黄的菜花地的反衬下,那屋脊,那树梢,那青砖绿瓦,都显得朦朦胧胧的,隐隐约约的,虽少了份清晰,却更平添了一段空蒙、淡雅、悠远和幽深。望着那时隐时现、飘渺不定的气象,你会觉得梦幻般的仙境就在眼前。人们常喜欢用水墨画来形容美丽的湖光山色,可依我看最能显示出水墨画特质的恰好就是这雨景。瞧,在造物主绘制的这幅水乡古镇春雨图中,水墨画的空灵,水墨画的飞动,水墨画的酣畅,水墨画的淡远,水墨画的圆润,不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难道是因为它不入诗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雨的细腻,雨的温柔,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低呤,为之动心;“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雨中的洒脱,雨中的自在,不也让人心驰神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雨织成的深情,不是浓得几乎教人再也无法化开;至于“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雨的豪迈,雨的激越,不更是让人慷慨悲歌,壮心不已!“湖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看来这千年前的宋代第一诗翁的心,原来是和我们相通的。
事实上,在我们民族独特的语境中,“雨”,久已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面对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故,那位深谐我们传统文化的不世伟人脱口而的第一句话正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个人要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人们就说这是“经风雨,见世面”;甚至男女间的卿卿我我,缠缠绵绵,人们也是用“巫山云雨”来形容的。可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雨和风、云等一样,早已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内涵,具有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于是,回到南京我便将这些告诉了同事好友,那知得到竟是好友的一句戏谑:“真是一个雨痴,哪天遇上场暴雨,给淋成个落汤鸡,看你还有这份闲情不?”
没想到,过了几天,这事还真让我给碰上了。
那天傍晚,下班回家,天本来还好好的,晴空万里,西边彩霞一片。谁知走到半路,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顿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顷刻间,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虽躲在人家屋檐下,也被淋得个浑身湿透。可我并不感到有丝毫的沮丧和狼狈,反倒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欢畅与痛快,一种意接八荒、气吞万里如虎的感慨油然而生。望着滂沱大雨的苍茫,一股诗情竟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呤出:
        骤雨倾江南,
        地复天翻。
        秦淮石城与钟山,
        空蒙一片都不见,
        走失人间?
  
            六朝越千年,
            虎踞龙盘。
            往事烟云尽过眼,
            何若清风共明月,
            斗酒百篇。
这就是我的江南春雨的情结。
这就是我对江南春雨的眷念。
发表于 2003-10-8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春雨的情丝

好美的抒情文字,喜欢,轻轻柔柔的感觉,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7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