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3|回复: 22

跟着一起同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25-11-15 20:42 编辑

查令街
太白酒桶

正如这样有阳光,这里也有一些陌生气息
当你一想起查令街三个字
无论在古朴的乡下
还是繁华闹市
查令街远不如一个人亲自走一趟
更让人迷恋而忧郁
它是那么小那么孤单
那么不可捉摸
像冬日草从里蛛网边线上
刚刚挂上去的一颗露水

2025.11.15



西行记
太白酒桶

穿过大半个中国的女人是余秀华,红星照中国
去高原上煮咖啡喝的是美国妮子
当然相见欢,俄国海军军官
在俄国远东得到了他的功勋章,但他没想到
还有后来者KGB,也曾引起一个美国佬
四十天漫游,四十天念天地之悠悠
夏日花开,犀牛在耳鸣中舞蹈
穿过沼泽地的核电站工作者,他陈旧的,被压扁了的
皱巴巴的气息,如同更峻峭的一次旅行
僻静的萨哈林,曾经也接纳过日本人
和鞑靼人,最终还是落在毛熊脚掌下
承受了一个国家的追忆,路途喧嚣,驿站
已在一帧帧照片中老去,没错
大海一再后退,一个人的孤独,和一棵草
没什么不同:听众,小雨,秋天和国家
当一些事物渐次远去,书中的我,仍然还是峨冠博带
高头大马,在板桥雅游,在边境上
咔嚓咔嚓写他的唐诗小札,想起凉州词
仍然还是止不住泪满襟,悄悄地
把花笺上的卿卿我我
忘得一干二净,对,为你消得万古愁
不要怀疑一个人,一直想去远方,自然在召唤他
尤其炎热安静的夏日,还有什么比原上
一个小小陌生人,兀自走进视野
更让你难以自持?

2025.11.15


注释一:诗人余秀华成名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故言:“穿过大半个中国的女人是余秀华”。
注释二:《红星照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故言“去高原上煮咖啡喝的是美国妮子”。
注释三:“相见欢”,诗人李景云属诗集名(类型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
注释四:“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得到了他的功勋章”,参见[俄]根.伊.涅维尔科伊《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上午印书馆,1978年2月第一版)。
注释五:“KGB”即苏联秘密警察的前身“契卡”,是苏维埃出鞘的宝剑,作为一个组织,历经托洛茨基的内务部时期、三十年代的大清洗时期、贝利亚在斯大林授意下的“肃反扩大化”时期、之后才有由赫鲁晓夫正式建立。
注释六:“四十天漫游,四十天念天地之悠悠”,指的是美国旅行家、战地记者约翰.斯坦贝克1947年的《俄罗斯纪行》。
注释七:“夏日花开”,取自那勺同名诗题;“犀牛在耳鸣中舞蹈”,参见那勺诗集《犀牛在耳鸣里舞蹈》(汉语诗歌资料馆,2023年版)。
注释八:“穿过沼泽地的核电站工作者”,指的诗人津渡,他在《穿过沼泽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马腰岛”一诗中写道:“每个在我面前走来走去的人/都给我带来了岛的气息/陈旧的,被压扁了的/皱巴巴的气息。”
注释九:“僻静的萨哈林,曾经也接纳过日本人/和鞑靼人,最终还是落在毛熊脚掌下/承受了一个国家的追忆”,故事来自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第一版)
注释十:“大海一再后退,一个人的孤独,和一棵草/没什么不同”,见诗人颜梅玖诗集《大海一再后退》(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中《羞愧》一诗。
注释十一:“听众,小雨,秋天和国家”,借用龚纯同名诗集《听众,小雨,秋天和国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
注释十二:“当一些事物渐次远去”,参见颜梅玖诗集《大海一再后退》(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中《羞愧》一诗。
注释十三:“板桥雅游”,参见[清]余怀《板桥杂记.上卷.雅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注释十四:《唐诗小札》(刘逸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6月第一版,1979年1月第9次印刷),其中有专题说王之涣《凉州词》。
注释十五:“花笺”,见木鱼书《花笺记》(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9月北京第一版)。
注释十六:“为你消得万古愁”,参见柏桦同名诗集《为你消得万古愁》(柏桦诗集2009——2012)(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柏桦在诗集的腰封上写道:“你还是那个1966年烈日下跑步的少年吗?/注意:‘慈善这个词是希腊词。’/注意:一楼的西班牙之粗大!/眼泪中我们的落日呀——在听!/他写悬棺人头诗;/他写冬日冰钢诗;/他写一生丛书诗;/他写蔬菜政治诗!,,,,,,”





变迁
太白酒桶

我是在半坡上一间土房校舍里读的小学
陌生的人名,诡谲的气息,经常在扩音器里转来转去
敬爱的老师也年轻得十分美好
经常安排我们留堂,抄生字,写作文

此后,岁数邀请我去到山清水秀的中学读初中
陌生的英文,陌生的方程,挤在抽屉里
稀奇古怪的几何
不知所云的物理

为期三年,尔后在古老学堂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高中
成排的宿舍,小蜜蜂一样的同学
星期一荷塘月色,星期二纪念刘和珍君
星期三三角函数,星期四化学方程式

星期五就看马克思如何研究政治经济学,星期六也一样
星期七是唯物主义
星期八比较好玩,上午了解生理卫生
下午盯着漂亮的女老师,发不该发的呆

而今识得愁滋味,我得反过来
重新再读一遍高中、初中和小学
把美好的大学毕业证书扔给很不老实的就业单位
扔给伟大的社会,让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互衡量体重

相互规劝,正如那时候不曾料到的那样
打石匠与打铁匠都在暗暗地用力
而打架就升级为智力测验和亲情表演
当我们重新翻开厚厚的书本,新学业如花似玉,教我们如何种庄稼

2025.11.15
























发表于 2025-11-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街较为直接清晰,西行记后半部分更纯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街较为直接清晰,西行记后半部分更纯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5 11:03
街较为直接清晰,西行记后半部分更纯粹

嗯,轮子好,谢谢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三不靠 于 2025-11-15 15:28 编辑

西行记

开头以为就是拿起个管管随便吹几下
后来越吹越有味道,入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行记总以为和取经相关

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知如何,最近才看完他的《灵山》
第二首的后半部分明显优于开笔,余秀华的那首实在是熟的令人生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不靠 发表于 2025-11-15 12:23
西行记

开头以为就是拿起个随便管管吹几下

欢迎朋友来读,随性写的,当但是越写越不像话,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一垚 发表于 2025-11-15 13:39
西行记总以为和取经相关

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知如何,最近才看完他的《灵山》

问好一垚,我个人觉得他的可以好好读一下,尽管我没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一垚 发表于 2025-11-15 13:39
西行记总以为和取经相关

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知如何,最近才看完他的《灵山》

取经,有时候,也取一些乱七八糟的。
比如迷幻剂、毒药之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一垚 发表于 2025-11-15 13:39
西行记总以为和取经相关

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知如何,最近才看完他的《灵山》

余秀华那首的题目我借用一下,以起兴,好坏,我都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一垚 发表于 2025-11-15 13:39
西行记总以为和取经相关

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知如何,最近才看完他的《灵山》

之所以,你会觉得后半部分好,那是因为没有用多少镂空,也无腾空跳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冬日草从里蛛网边线上
刚刚挂上去的一颗露水

这个比喻很妙,形象。

西行记很耐读,但得慢慢读,多读几遍才行。太多历史典故,事实与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15 14:36
像冬日草从里蛛网边线上刚刚挂上去的一颗露水
这个比喻很妙,形象。
西行记很耐读,但得慢慢读 ...

问好白云,谢谢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令街凸现了亲身体验胜过一切抽象的(这首诗里的诗查令街)这个符号。

西行记这个真正的远方在于内心对自然的呼应,以及一个“小小陌生人”闯入视野时带来的、难以自持的生命触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15 15:44
查令街凸现了亲身体验胜过一切抽象的(这首诗里的诗查令街)这个符号。

西行记这个真正的远方在于内心对 ...

嗯,说的在理。抽象在前还是具象在前,各说各的,但我还是觉得现有具象才有抽象。

西行记,唤醒记忆。。。。。

问好快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