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3|回复: 36

我的一半,烟斗,寂寞的时候,夕阳下,灰瓦上的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25-11-1 13:45 编辑

我的一半

我从未写过一首真实的诗
真实的不是诗
我日常锄草,浇水,施肥
收割种子
在小山坡上
爬上爬下
我的一半是蚂蚁


烟斗

广场上有女生小合唱
是小剂量的楚辞
把我带到更远的远方
几个人走进树林
几个人从树林走出来
夕阳在古典和先锋中
变幻美丽与妖艳
我攥着烟斗,它已经灭了
我喜欢这个造型


寂寞的时候

野钓的时候,容易自恋
只有神在陪你
寒风朔朔的
那些你从不在乎的过往,会漂移过来
比如我中学的女同桌
和用教鞭抽我的地理老头

夕阳下

我愿意看她
恍惚的样子,她可能
在看这个模糊的世界
在领悟
古老的迷幻
多么迷茫与孤独
与夕阳洒下的光辉
一样单薄

灰瓦上的雪

看不清雪里是些什么
最美的,是灰瓦上的雪
有一种比白更高贵的白
鸟儿都舍不得落上去
在天空绕一圈
飞走了





2025.11.1






发表于 2025-11-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下描写细腻,有同情味,想象力辅助了表达,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半对意旨的咬合较紧,这种紧让读者额外找不到更多空间,只能遵循作者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钓是即时的心情体验,烟斗结尾两句有点压制
雪凸出了颜色的比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 14:23
夕阳下描写细腻,有同情味,想象力辅助了表达,有效

夕阳下比较亲切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 14:29
我的一半对意旨的咬合较紧,这种紧让读者额外找不到更多空间,只能遵循作者的态度

我的一半比较自我内卷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 14:39
野钓是即时的心情体验,烟斗结尾两句有点压制
雪凸出了颜色的比衬

这3个我自己比较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叔这种状态就对了,鲜明的意象系统符合东方审美的气质,大叔大师的风范出来了。


锤炼精致的语言,在节制中保留呼吸的孔隙,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的“栖居”——在词语的屋檐下,安放我们无所适从的现代灵魂。挺好!我给大叔比个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久以来,我们强调具象,鲜明,以及用完整的形式给读者感受。我觉得,即使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现,读者仍然不是那么容易看清。(这当然有非文本外的诸多因素)
我们忽略了启示,只有画面感,完整的事件形式,仍然差点什么。文学,不管哪种体裁,最大的力量都是以启为终
不管画面,还是事件,都是经过作者角度过滤后的产物,读者不一定对这种“组合”有好感
但启示不一样,它的门槛低,有消除作者读者之间鸿沟的作用
我们应该在文本中加上一点启示,这相当于多了一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 15:10
长久以来,我们强调具象,鲜明,以及用完整的形式给读者感受。我觉得,即使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现,读者仍然不 ...

是的,但是启示的前提是你要有所发现,你的发现呈现出来才有可能启示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1 14:48
大叔这种状态就对了,鲜明的意象系统符合东方审美的气质,大叔大师的风范出来了。

谢谢快快阅读,这类写法,也是我喜欢的,尤其是短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1-1 15:10
长久以来,我们强调具象,鲜明,以及用完整的形式给读者感受。我觉得,即使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现,读者仍然不 ...

你说的属于马蜂那样的文本,他的文本很多启事,就是因为启事太多,读来就有种说教的感觉,要融合大叔与马蜂的文本不太容易。

我觉着吧,让每个作者的文本自由生长,尽量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以及写作手法,只有基础扎实了,那些看着玄乎的东东也就不玄乎了。

但在马蜂与车行的文本中,我更欣赏车行的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11-1 15:13
谢谢快快阅读,这类写法,也是我喜欢的,尤其是短诗

诗歌首先是心灵感应,对第一写作现场的心灵感应,再才是考虑如何呈现这些感应,写作过程中的如何呈现就是写作技巧的实质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事物奇妙的组合,发现事物奇妙的美,发现事物奇妙的哲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不在于比喻、暗示、修辞和澎湃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1 15:21
诗歌首先是心灵感应,对第一写作现场的心灵感应,再才是考虑如何呈现这些感应,写作过程中的如何呈现就是 ...

这种心灵感应启示就是一种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