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20|回复: 31

炊烟等七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师泉河 于 2025-10-28 08:08 编辑

炊烟

草木的遗言
灶台执笔
米香作证
已了和未了的心事
都交给风


小桥

走过达官贵人
走过贩夫走卒和牛羊
从不
踩在脊背上的是商周
还是唐宋
只听流水闻鸟鸣
在年轮里打坐


流水

雪域高原女子
诗经花篮
闲庭信步大漠戈壁
山川平原
远古金币膏脂
哺育华夏干瘪肋骨
没料
一枚矿泉水瓶盖
轻易绊倒


人家

古典的画卷
正在消亡
老妪搀扶着篱笆
把山下张望
红瓦砖房
在阳光里闪亮
她的叹息
如身边的老狗
瘦骨斑秃
卷缩在门口


枯藤

被一场雨水唤醒
芽孢的意念
穿透梦的老茧
如鞭
抽打小南风
手有多高
痛就有多深


老树

站立
是一生的意义
与天空对话
落叶是过期的辞藻
适宜装订成册
留给子孙
你是云朵
所以你不懂
只能在人间流浪


昏鸦

争论是多余的
黑是一种信仰
你无法看清
摇旗呐喊的人
面具下面的颜色
今夜波涛汹涌
适宜煮月光下酒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宝地,求刀,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基础扎实,每一首的整体也还不错。但是,要注意一点:诗歌,有哲学的光芒在闪烁就足够了,不要过于偏重于“哲理”,过犹不及,一是显得老套,二是与当下的审美有点相左。另外,还要重视一下文本的留白问题(与文本的篇幅长短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10-25 10:47
写作基础扎实,每一首的整体也还不错。但是,要注意一点:诗歌,有哲学的光芒在闪烁就足够了,不要过于偏重 ...

蛰得舒服,疼并快乐着。
老师的大餐得细嚼慢咽,才会更有味道,给马蜂老师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桥,流水,枯藤都不错。老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语言艺术,但不要借得太多,容易散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泉河 发表于 2025-10-25 14:30
蛰得舒服,疼并快乐着。
老师的大餐得细嚼慢咽,才会更有味道,给马蜂老师敬茶!

我是诗盲一枚,不是什么鸟老师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泉河 发表于 2025-10-25 14:30
蛰得舒服,疼并快乐着。
老师的大餐得细嚼慢咽,才会更有味道,给马蜂老师敬茶!

我是诗盲一枚,不是什么鸟老师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10-25 17:08
有一定的语言艺术,但不要借得太多,容易散掉

“借”是一种聪明且无可厚非的写作手段,但不要掺杂比例过重的个体隔靴搔痒的感慨,比如《炊烟》的后4行纯属多余甚至是文本的累赘,因为开笔之句的“遗言”已经为收笔4行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只要读者不是太笨的话,都知道文本具有怀念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10-25 15:20
小桥,流水,枯藤都不错。老手

感谢老师送蜜,偶像要你的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10-25 17:08
有一定的语言艺术,但不要借得太多,容易散掉

感谢阳光老师提醒,努力纠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10-25 18:31
“借”是一种聪明且无可厚非的写作手段,但不要掺杂比例过重的个体隔靴搔痒的感慨,比如《炊烟》的后 ...

给我指点的都是老师,你不例外,所以也是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10-25 18:31
“借”是一种聪明且无可厚非的写作手段,但不要掺杂比例过重的个体隔靴搔痒的感慨,比如《炊烟》的后 ...

炊烟指出的问题,非常认可,画蛇添足了,写时考虑过,还是没舍的,这个问题你曾经给我指出过,又犯这个错误了,我当谨记,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树》收笔3行也是废话;《昏鸦》的第5行对第4行的补足(或者说外延性尤其是外溢性不佳)几乎没有什么内涵,需要调整;《人家》3——6行、10——11行、第14行,存在取景(取材)“抓进篮子都是菜”的嫌疑。真正完成度比较好的只有《枯藤》。《流水》的质量最差,有“羊头狗肉”之弊,尽管开笔3行与题目存在一定的“意通”关系,但“弯”转的太大、太离谱,不构成“漂移”的条件。
本来,我不会鲁莽地如此细说的,忍不住“大嘴巴”,希望兄不要见怪!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10-25 21:33
《老树》收笔3行也是废话;《昏鸦》的第5行对第4行的补足(或者说外延性尤其是外溢性不佳)几乎没有什么内 ...

给你端茶,我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0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