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千(山花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6-27 19:07
不懂。但从新诗的角度论,我更欣赏快快的文本,仅仅几个动词就可以打动我,比如“吹老(兼具了动词、形容词 ...

动词的用法也使用于新诗,一首诗动不动人,看动词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动词有改变一首诗歌方向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27 19:18
动词的用法也使用于新诗,一首诗动不动人,看动词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动词有改变一首诗歌方向的能力。

动词大词动词大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27 19:18
动词的用法也使用于新诗,一首诗动不动人,看动词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动词有改变一首诗歌方向的能力。

完全赞同!也是我一直孜孜追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6-27 19:07
不懂。但从新诗的角度论,我更欣赏快快的文本,仅仅几个动词就可以打动我,比如“吹老(兼具了动词、形容词 ...

吹老,是拿来的。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5-6-27 19:32
吹老,是拿来的。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诗歌是变化的,就像用典。用对了就动人。不然怎么会有信手拈来这个词语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无忧,因风皱面”一切都在因果循环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5-6-27 19:32
吹老,是拿来的。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我不这样认为。汉字不是谁的专用,谈不上“拿来”。比如,歌词“风沙吹老岁月”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6-27 20:20
我不这样认为。汉字不是谁的专用,谈不上“拿来”。比如,歌词“风沙吹老岁月”云云。

不这样认为不行的。人家申请专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快. 于 2025-6-27 20:41 编辑
花土 发表于 2025-6-27 20:26
不这样认为不行的。人家申请专利了

元代唐温如也是拿的别人的。就这个《闻笛》出自宋代文人董嗣杲,全诗如下:
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月明吹老戌回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董又是化用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27 20:37
元代唐温如也是拿的别人的。就这个《闻笛》出自宋代文人董嗣杲,全诗如下:
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 ...

如果细究,肯定是一笔糊涂账,这种情况不计其数。但我们通常记比较突出的人和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27 20:42
而董又是化用李白的。

读多了,上下几千年就都串联起来了。只是记性没那么好。我知道是熟词熟句,但记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细雨 发表于 2025-6-27 18:33
意,还可以。只是若是填词。除了韵脚对。别的一点儿也没谱儿。

論道當嚴,取人當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 发表于 2025-6-27 23:52
論道當嚴,取人當恕。
~~

他批的是对的,我只注重了韵脚,没有考虑平仄,因为这个太烦,就忽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27 19:49
诗歌是变化的,就像用典。用对了就动人。不然怎么会有信手拈来这个词语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 ...

现代诗情愿用点方言,也不能同文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8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6-28 07:34
现代诗情愿用点方言,也不能同文言

这个大叔自己琢磨吧。很多想法不同,讨论也没用。

而事实证明是,我虽然写古体新韵,而新诗里面几乎看不到任何文绉绉的东西在里面,我更追求新诗里语言的爆发力与精美的契合程度。
其中语言的爆发力也是多样性的,比如情感冷冽克制可以引发诗歌叙述的暴发力。再比如黑虫子假日那首里的细腻温柔克制引发的爆发力绝不输于前者的情况。我们必须承认诗歌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