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61jiess

树言树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夹竹桃在春日>

夜深了,夜便有黑衣皂吏环伺我
我不出刀,近日也不迈出刀鞘
只徘徊于窗边,以双腿虚划一瓣瓣合不拢的圆
烦恼就吹烦恼的吹箭:我发一支
短小如鼠妇,却料峭于春寒
毒性漫向枝头,便立着粉白人儿两三——“黑衣皂吏”“刀鞘”等暗喻营造压抑氛围,夹竹桃的“粉白人儿”象征美丽而危险的存在。“吹箭”“毒性”等意象将自然现象(春风)与心理状态(烦恼、寒意)交织。   

夜更深了,矮墙一丛丛,亭台的肢端肥大症
若她是纤细一朵,就咬彼此耳朵,出青绿的血
垂滴如月亮环佩声声。却说东风延宕啊
发作至此又何必致命?——夹竹桃的“青绿的血”“月亮环佩”赋予其妖冶的特质,而“东风延宕”则暗示欲望的悬置与无果。  

夜未尽,一踝不堪盈手握,足尖儿也桃红——结尾“足尖儿也桃红”以暧昧的肢体描写收束,强化春日欲望的诱惑与脆弱。  


这首整体读下来,语言诡谲、浓缩,带有晚唐诗的密丽与现代诗的象征性。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这首诗里的语言诱惑力。当然第一首属于老坑里刨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白云无尽时急的部分,他说缺少哲理,而这一组是拟人化的哲学思想,这种属于处处不提,处处能感受,通过赋予植物情感与故事,探讨生命个体性、孤独、暴力与温柔并存的自然法则。  我还是那句话读书要用心哈。前两天花大爷说他读古诗读傻了,倒是把我吓一跳,他那句话让我怀疑读诗让人聪慧,读史让人明志难道有问题?不是古人用实践得来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11 12:49
我跟白云无尽时急的部分,他说缺少哲理,而这一组是拟人化的哲学思想,这种属于处处不提,处处能感受,通过 ...

对我来说超纲了,你们继续。我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6-11 12:55
对我来说超纲了,你们继续。我学习一下

的确,我说花大爷与白云无尽时的坏话超纲了。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我玩别的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6-11 12:39
白云应该受西方艺术文学熏陶比我深。看过黑塞的荒原狼吗?人类精神和文明的代表恰好是理性、是市民式的文 ...

黑塞的书我以前就看过几本,我还向快快推荐过《悉达多》。几个月前又把能买的都买了,《荒原狼》以前就读过,床头就有一本,想再细读一下。怎奈最近都没有读书的心境,买的书十之七八都在吃灰。

我认为哲性和硬度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论辩性或思想的推进,对存在的追问、对语言的局限挖掘、对现实的批判,对自我的拆解,等等。
在你的诗中没有反讽,也不破坏语言本身,某种意义上说,你在复原语言的抒情功能。

当然,这不是缺点,这只是你的风格。“深刻”只是诗的一个可选方向。不管怎么说,你的诗唯美且令人心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6-11 12:49
我跟白云无尽时急的部分,他说缺少哲理,而这一组是拟人化的哲学思想,这种属于处处不提,处处能感受,通过 ...

丫头是个精灵,怎奈在洞穴之中不往外看,有些观点看法是不准确滴,对哲的理解是不够滴,受酱缸影响是难免滴。
其实我是避免谈什么劳什子哲学的,根本就是深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6-11 13:25
丫头是个精灵,怎奈在洞穴之中不往外看,有些观点看法是不准确滴,对哲的理解是不够滴,受酱缸影响是难免 ...

嗯呐,避免谈,信息量极大,包括反科学也信息量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对面有座山,名叫盘古山,山上有一棵1500年的银杏树,银杏树下有一间寺庙,唤眉林寺,据说寺庙鼎盛时期有36院,现在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守寺,老太没有家,孤身一人。盘古山眉林寺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见过很多银杏树,但熟悉的只有这一棵。它雌雄同株。半边结果,半边不结果。1500年,按时间推算,是公元525年,南北朝时期,那时候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象不出来,因为想象次数太多了。那时候人一定不多,方圆十里二十里,只有那么几户人家,都是些说不清来历的土著人吧,后来,在敦煌,有那么一个人,一路翻山越岭向南走,这个人或许是商人,或许是逃兵,又或许是个炼丹师,也有可能是僧侣,他穿越戈壁,翻越秦岭,走剑门,入巴蜀,然后顺流东下,在浔阳上了岸,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没人知道他要去哪里,后来这个人沿赣水逆流而上,我猜测十有八九他是个炼丹师,要去的地方是传说中的罗浮山,可是他并没有找到罗浮山,他在盘古山停了下来,在山上朝东的悬崖边搭了几间茅屋,两年后这个人死了,一个上山打柴的土著把他埋在了竹林里。
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悬崖边的竹林里长出了一棵银杏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缺点,这只是你的风格。“深刻”只是诗的一个可选方向。
———————————————————————
你在骂我 我可不承认 XD

黑塞的悉达多我不算很喜欢 他对东方哲学有了解和研究 但在悉达多里呈现出来的结果依然比较片面和简单。但正因如此 对读者比较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一遍,写得好,慢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无尽时 于 2025-6-11 18:20 编辑
61jiess 发表于 2025-6-11 17:36
这不是缺点,这只是你的风格。“深刻”只是诗的一个可选方向。
———————————————————— ...

可能你有点误解了。这确实不是缺点,有些部分甚至是我羡慕的。有些风格就是写不来,或者没有那种心境 .... 一言难尽,语言是不精确的,也容易产生歧义,或者需要长长的论述才能表达清楚,有时甚至说得越多,需要解释的也越多。关于悉达多也是这样,每个人体会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6-11 18:18
可能你有点误解了。这确实不是缺点,有些部分甚至是我羡慕的。有些风格就是写不来,或者没有那种心境 ... ...

我开玩笑的吧,主要是我觉得自己还挺深刻的,也挺注意在语言、写法和主题上不重复自己和创新的,哈哈。我们之间的分野有点像东西哲学和思想的分野。我们学语文时常说寓情于景,东方人对比西方人在文艺上也更含蓄。简单来说,闺怨诗要表达的远超闺怨这一主题,可以有政治抱负、幻灭和理想。李煜词也可涵盖全人类命运和痛苦,西方有人评价李煜为东方艺术史的耶稣。所以抒情也好,写景也罢,都只是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可以讨论许多事情。只是现代诗革新了太多东西,很多时候,看看林朱、余怒他们的作品,也只能羡慕,自己且还写不出。  

误解也无所谓,没事讨论嘛。“语言是不精确的,也容易产生歧义”——你这看来也很雅克拉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酒桶 发表于 2025-6-11 17:44
读了一遍,写得好,慢慢学习。

太白兄客气了。你的诗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施世游那边就已经欣赏了一遍四月的,敏捷、发自天然,也有足够多的好句子和足够的美感,够我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5-6-11 13:45
我家对面有座山,名叫盘古山,山上有一棵1500年的银杏树,银杏树下有一间寺庙,唤眉林寺,据说寺庙鼎盛时期 ...

你这可以做个诗体小说了,有意思 上个月也写了一篇类似的,投在别的公众号上了,要求限制暂且就没发

&#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6-11 18:47
你这可以做个诗体小说了,有意思 上个月也写了一篇类似的,投在别的公众号上了,要求限制暂且就没发
...

有时候会写一个头。写过七八篇小说的头。我不是写小说的料,以前很喜欢写小小说。写的太散文化了。散文我经常写的,也喜欢临屏,乱写。61写了什么多发出来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4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