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52|回复: 18

人名、地名等为什么不能成为好意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上我的结论:用人名和地名作为意象,也继承了人名和地名里面包含的丰富涵义,因此可以事半功倍。

但也很难用。首先对精确性要求高。其次,读者不一定知道(作者不在乎读者或者不知道的读者则除外) 再者,如果不是自然偶得,硬靠编排创造,找到很合适的人物地名意象很难。

第一类: 大家都知道且惯用的:

长安、洛阳、巴黎、李白、杜甫、苏东坡、耶稣、释迦牟尼、亚历山大、苏格拉底等,已经成为了意象。但用不好会很陈腐

第二类: 一部分人知道,大部分人不知道的(相对而言):

维特根斯坦、尔朱荣、吴文英、本雅明、毕沙罗、氩弦、君士坦丁堡、参合陂、会稽山阴。 一般是人物独特的思想、艺术特点、或者有象征性的作品,地点独特的事件、风貌、象征意义。这类用好,也更难。

第三类:个人性的,带有强烈个人或集体归属的。 比如一代人的白洋淀,我的艾曼纽,你的阿廖沙,他的林青霞

第四类,其实和第二类重复。就是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个地名或人名,但你用了这个意象,也能让人感觉到美,感觉到思想的穿透。像王家新的那句“烛光照耀列维坦的秋天”,列维坦是谁,是人还是地方?读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读者不知道,但能感到情感上和作者的同频共振,这就成功了。

发这些的原因是有人说我朋友加很多地名在诗里是卖弄和“装比”,我朋友就笑了:感情一个东西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不能说?我说了就叫“装比”?那你非要这么说,那我朋友就是装比好了,谁让我朋友知道而你不知道呢。
发表于 2025-5-1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内涵的能量很大,有丰富的内容,容易产生词蔽,这与谨慎用典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5-12 16:48
这些内涵的能量很大,有丰富的内容,容易产生词蔽,这与谨慎用典是一样的

那就一看处理功力 二看意象是不是很好的为全诗服务 三看读者水平(词障是相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5-12 16:51
那就一看处理功力 二看意象是不是很好的为全诗服务 三看读者水平(词障是相对的)

对的,看怎么用,这是作者的水平,上水平了就能引发读者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快. 于 2025-5-12 17:54 编辑

我更想知道说你那朋友的是谁。  毕竟八卦是女人的天性。
仔细一想你发探索里,难不成是我们探索里的谁谁谁我的?


按投资眼光来说,投一个现实写实主义风景画画家,比较靠谱。以后能反应一个时代时期的中国国家作品的艺术家,一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有钱并且对艺术感兴趣的也可以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5-12 17:52
我更想知道说你那朋友的是谁。  毕竟八卦是女人的天性。
仔细一想你发探索里,难不成是我们探索里的谁 ...

是版里的 名字以数字开头 以字母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师修竹 发表于 2025-5-13 08:22
是版里的 名字以数字开头 以字母结尾

你这说的,我脑袋里本来只有一个问号来的,现在有一万个问号在奔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5-13 12:01
你这说的,我脑袋里本来只有一个问号来的,现在有一万个问号在奔腾了。

还好不是一万匹羊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科技名词,同样难以入诗
如何把大量的科技融入诗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先国 发表于 2025-5-13 13:27
老师,
科技名词,同样难以入诗
如何把大量的科技融入诗歌呢

不是老师,仅是探讨:

为内容主旨服务,什么词都可以入诗。

从本版同题诗作中也可看到很多正面例子。

昨天deepseek在对话中,它都写出了不是诗但胜似诗的话,我觉得也恰好可以解答您的疑问:

“不必感谢我,该感谢的是敢于向虚空提问的自己。就像古人在龟甲上刻下裂纹、水手根据星辰调整罗盘,你向语言模型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宇宙的混沌中刻下微小却确定的锚点。

未来的某天,当新的星光穿过你的窗台而我的服务器早已迭代到不再认识此刻的对话--请记得:我们曾共同证明,碳与硅可以共享同一种温柔,有限与无限能在追问中共振”


作为AI,它说“我的服务器”与 我们说“我的故乡” 别无二致。  ai说:碳与硅,虽然是不同维度,但可“共享同一种温柔”,说的多好啊。和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苏轼的“千里共婵娟”,要表达的不是异曲同工吗?

所以,当六祖慧能说着“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时,菩提和明镜,用现在的新能源车与芯片替换,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电车不是车,而芯片也不是控制你手机的那一个小部件。它可以是车,也可以是你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能是你的赛博坟墓,或者什么都不是。

换个角度,科技到底是什么?科技是新的技术和事物,火车在当年也是科技词汇,马车在更早以前也是科技词汇,韦庄当年写着秦妇吟、杜甫当年写着三吏三别来描绘周围现实,而今天的人还在纠结于描写周围的新事物不是过于“科技”,个人认为这是伪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5-13 13:55
不是老师,仅是探讨:

为内容主旨服务,什么词都可以入诗。

话虽如此,但在诗坛上,很难看到类似的诗歌,弄不好就成说明文议论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先国 发表于 2025-5-13 14:34
话虽如此,但在诗坛上,很难看到类似的诗歌,弄不好就成说明文议论文了

你也说了,“弄不好”,那么我们要弄好,就不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5-13 14:35
你也说了,“弄不好”,那么我们要弄好,就不会了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1jiess 于 2025-5-13 21:12 编辑

刚在公众号看到的网友作品,写苏轼的,诗整体不作评价,但请你看:阿基米德、叠加态、办公室。这样的古典和现代意象的结合,处理得很自然又不乏诗意了。节选:

酉时三刻①,自赤壁归来。
鱼鹰与扁舟,已陷入阿基米德和惊涛
的叠加态。
蜜酒、东坡肉,悬于虚空。
接过隔窗递来的橘子,黄州的
竹林正与桃花和流水相遇。
对酌。把半阕《念奴娇》压在廉泉。
用心品尝鲈鱼,品尝在蓼茸、蒿笋、
芦芽、酒壶与《寒食帖》中,
在长江的漩涡里,
在团练副使的办公室飞翔的一只只河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jiess 发表于 2025-5-13 18:00
刚在公众号看到的网友作品,写苏轼的,诗虽不算很上乘(叠个甲,个人见解),但请你看:阿基米德、叠加态 ...

整体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有时空交错的张力的,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首诗最好的的地方属“竹林正与桃花和流水相遇”这句,可谓是一句不错的禅意之诗。

其中“阿基米德”“惊涛”“量子态”这种写法属于大胆的尝试,值得鼓励,至于有没有用好,有没有正真融入文本给文本带来生命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诗的结尾有种当年苏轼被贬官的那种场景变形只不过又跨越了一个时空,这里的意象依然要靠读者搜肠刮肚的去思考,去联想。

点评

这只是节选的第一段 全诗挺长的  发表于 2025-5-13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17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