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7|回复: 0

[原创] 嵇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严观 于 2025-5-3 17:50 编辑


                          一


春日的光辉照亮隐晦的幽谷,
广陵散的音符,浸染在酒杯中,  
自然的肌肤,温润如玉,
一抹鲜艳的红,仿佛琼浆幽兰,
醉倒了世间,力与美浓烈。

卓越的贤人,不为凡尘困扰,  
闲适中透出洒脱,月光下如云间白鹤。
请为心灵燃烧,那炙热的火焰;
请引领重返那无尽的理想与艺术,
在光影交织的境地中高歌无畏。

一个孤高的隐士就是个异类,
是把瑶琴置于一片幽篁里,
除非心灵拨动琴弦,
为清音的每一处回响弹得更悠扬。
可是没有知音的聆听,
只有岁月长河记载了它的绝响。

因此他就隐于深山而寻觅竹林清幽的
仙境。一个俊逸的雅士就是个异数,
是片洁白云飘在污浊的世间,
除非精神振臂高呼,为了它的信念。
可是没有支持的朝堂,而只有诋毁他
的那些人的恶意中伤,因此他就远离
官场而隐居到竹林里宁静的精神故乡。


                           二


不再是任何尘鸾的影子,只愿成为  
那些古老画卷中高贵的精灵,在预言
的乐章中为不朽的灵魂赋予那永恒的
追求:时间轮回里唱响喜悦与悲伤,
松下清风抚弦,鹤咏流水的高山。

林间的风、云或月,传颂俊逸和高洁的
一切风姿,仰望千古流芳的不朽之姿。
一颗明星的灵魂自成风景,为了它的
每一瞬光辉照得更远,自然的恩赐,
山水的熏陶所塑造的清逸之态,非俗世
的尘埃之地。竹林中,七贤者纵情畅饮。

山间的风,正吹拂着他们的衣袂;
松涛的海,翠竹摇曳的林间,
一整个春秋吟咏自由洒脱的每一瞬间,
请为他们的灵魂作超凡的引航。
将他们的杂念焚尽,
请尽快把他们纳入高洁的精神殿堂 。

哦,贤士们!处于竹林的清风中,
好像是画卷里超凡的形象,从清风中
站出来吧,潇洒当空,请把他们的精神
作追求的榜样。把心灵唤醒,它被困在
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里,为欲望所迷。

原本的纯净,一旦远离世俗场,
就不再从任何媚俗行为取得方向,
竹林七贤用诗文和品格所树立的榜样,
激励迷茫的世人保持清醒。或者就活成
他们的模样宣扬一切正义、高贵和
美好的事情给后世的贤士和君子听 。


                          三


哦,叔夜!像被松涛遗忘的月光
锻打的陨铁,用铁砧的节奏唱碎
玉玺的谎言。把头颅熔成剑戟,
这颗心曾被捆缚于一匹瞎眼的木牛,
墨迹枯涸的轭套,已认不出
《与山巨源书》的始出;快将他淬火,
铸成刑场上永不坠落的风骨。

一旦挣脱了礼法的蚕茧,便不再向任何
冠冕乞讨俸禄,只取锻炉中飞溅的锋刃,
那些被捶打的傲骨与琴徽,让失眠的
松涛保持清醒;或者栖在《广陵散》的
断弦处,向千年后讲述绝响、锻铁与
未抵达的刑场——一个铁匠如何将断裂的
琴颈焊成穿越魏晋的北斗七音。  

鹤群的翅影,掠过将倾王朝的宫墙,
洛水吞咽诏书的碎屑,流云醉卧于清谈
与屠刀交错的黄昏,沉溺于五石散的
幻乐。浊世者的舞台,相互谄媚的庸碌
的时代,司马昭朝堂的臣,正进行他们
的表演。利的漩涡,钻营者充斥的官场。

整年钻营凡是能捞取名利的各种营生,
市井的喧嚣,演绎着他们的闹剧;
官、商或儒,整年追捧攀附的一切手段。
沉溺于那虚幻的名利场。古籍里记载的
高洁风尚,哦,嵇康!
身处浊世的污泥中,恰似那淤泥里洁白
的莲花,从污垢中挺立而出,风姿卓然。


                             四


一具被斩首的躯干成为一块顽石,
是断崖边未完成的赋体残章,
除非魂魄在断头台上跳起胡旋舞,
让血溅成《声无哀乐论》的标点,
可修竹林没有传授死法的师傅,
只有历史镜像里浮动的魏晋倒影。

于是嵇康走向洛阳城外的刑场,
走向刀刃上凝结的永恒霜花……
哦,锻铁者!立于刑具的寒光中,
仿佛淬火的剑身迸溅出星群。
从淬火桶里打捞出吧,
请为他的骨殖锻铸成不朽的钟鼎,
把他的头颅烧成焦土,它曾被囚禁
在竹简与酒樽之间,为圣法所鼓舞。

再不能辨认五声音阶的律奏,
请将他的血肉锻打成钢琴的舌簧。
一旦脱离肉身的桎梏,他就不再
从任何史册的夹缝里寻找形迹。
而只要后世的铸剑师用锰钢
与淬火的阳光锻造出新的神剑
供给新的王朝悬在洛阳桥的铁索上。

震响未被书写的琴曲与剑气,
给千年后途经此地的旅人,听火星
坠入寒潭前的独白,为每道灼痕  
浇筑更沉默的顿挫。才情与智慧的
美丽与理想,无与伦比的才华和
外貌,照亮了一个时代,
灵魂的美,才是世间最恒久的光辉。


注释: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竹林七贤”精神领袖之一。生于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以刚烈风骨与玄远超逸闻名。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虚伪礼法,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其文风峻切清峻,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辛辣讽刺拒绝入仕,直指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声无哀乐论》颠覆儒家音乐教化观,强调音乐的本质独立于道德附会。因得罪司马氏集团,被诬陷处死,临刑前索琴奏《广陵散》,叹“此曲于今绝矣”,将生命终结为一场美学仪式。其存在本身成为魏晋风度的悲剧性象征——在乱世中,拒绝驯服者的头颅终成时代铁壁上最鲜艳的裂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5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