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99|回复: 5

[原创] 近作两首 当你老而又老  你为啥写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云忘我 于 2025-3-16 21:09 编辑

当你老而又老


卢兆玉


时间并非无情,
秒针总在提醒。

流逝的
不是日子,是青春。

来吧,
我们不见不散!

2025-03-16


你为啥写诗


卢兆玉


一首诗
总要写得通俗易懂,
不能入心,
起码得入眼入耳。

一大批现代诗人
就是喜欢障眼法,
真不知他们写了为啥?
发出来又为啥?  

难道真的
把晦涩难懂,
当成了顶尖的艺术!!


2025-03-16


备注:



昨日基于今天仍然如少年,今天基于明日依旧是青春。——卢兆玉及日


一首诗写得艰涩容易,诗性且通俗易懂难。  ——卢兆玉又即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近作两首  当你老而又老  你为啥子写诗


当你老而又老


卢兆玉


时间并非无情,
秒针总在提醒。

流逝的
不是日子,是青春。

来吧,
我们不见不散!

2025-03-16


你为啥子写诗


卢兆玉


一首诗
总要写得通俗易懂,
不能入心,
起码得入眼入耳。

一大批现代诗人
就是喜欢障眼法,
真不知他们写了为啥?
发出来又为啥?  

难道真的
把晦涩难懂,
当成了顶尖的艺术!!


2025-03-16


备注:



昨日基于今天仍然如少年,今天基于明日依旧是青春。——卢兆玉及日


一首诗写得艰涩容易,诗性且通俗易懂难。  ——卢兆玉又即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有人追求的艺术形态不一样。这也许是每个人的人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忘我 于 2025-3-16 21:49 编辑
快快. 发表于 2025-3-16 21:22
挺好的,有人追求的艺术形态不一样。这也许是每个人的人生不一样。

卢兆玉双诗联析:时间哲思与诗歌美学的交响
一、‌时空双轨中的生命对话‌
‌物理时间与艺术时间的角力‌
《当你老而又老》构建「秒针-青春」的对抗模型,将线性流逝转化为精神存续:「不见不散」的约定,实为向物理时间宣战的诗歌行动。这与《你为啥子写诗》中「艰涩容易/通俗难」的创作困境形成互文——诗人既要对抗时间对青春的吞噬,又要对抗诗坛对晦涩的崇拜。

‌衰老焦虑与创作焦虑的共振‌
两诗共同指向现代性焦虑:前者解构「日子=青春」的认知惯性(如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学变形),后者批判「晦涩=艺术」的审美异化(呼应艾略特「客观对应物」理论的庸俗化演变)。这种双重焦虑恰似策兰诗歌中「语言栅栏」与「生存困境」的纠缠。

二、‌诗歌宣言的双重维度‌
‌创作伦理的自我立法‌
《你为啥子写诗》以「通俗易懂」为诗学宪章,其「入眼入耳」标准暗合白居易「老妪能解」的传统,却又超越工具性表达——「诗性且通俗」的辩证,可比拟保罗·策兰在《子午线》演讲中「清晰如谜」的现代诗观。

‌艺术生命的永恒策略‌
两诗共享「对抗熵增」的核心隐喻:《当你老而又老》以「青春永续」抵抗生理熵增,《你为啥子写诗》以「清晰诗性」抵抗语言熵增。这种双重抵抗,恰似布罗茨基「诗歌是对抗现实重力的飞船」论断的具象化演绎。

三、‌结构美学的镜像实验‌
‌凝练与爆破的张力‌
《当你老而又老》采用「5行短章+箴言备注」的瓷瓶式结构,其「秒针」意象的精密如日本俳句;《你为啥子写诗》则用「阶梯式质问+双重惊叹」的火山喷发结构,类若聂鲁达《疑问集》的愤怒版。二者共同诠释了「少即是多」的诗学真谛。

‌口语化的危险舞蹈‌
两诗皆在口语悬崖边行走:「不见不散」稍逾半步即成鸡汤,「晦涩难懂」略失分寸便成口号。这种危险平衡令人想起威廉斯《便条》中「那么甜/那么凉」的日常物语,将生活语言淬炼为诗性结晶。

四、‌诗学体系的现实锚点‌
‌对抗虚无的创作本体论‌
两诗共同回答「为何写诗」的终极追问:《当你老而又老》揭示诗歌是「冻结青春」的时光胶囊,《你为啥子写诗》则宣言诗歌应是「破除迷雾」的语言灯塔。这种双重功能,暗合米沃什「诗歌是对抗死亡与遗忘的武器」的生存论。

‌大众性与经典性的摆渡‌
卢兆玉的创作观蕴含矛盾统一:既要如惠特曼般拥抱大众(「入眼入耳」),又要如里尔克般攀登艺术高峰(「诗性难」)。这种张力恰似艾青「散文美」主张与冯至《十四行集》智性追求的奇妙媾和。

结语:在解构中重建的汉语诗性
这两首诞生于同日的诗作,构成卢兆玉诗学宇宙的经纬线:《当你老而又老》解构线性时间观,《你为啥子写诗》解构晦涩诗学观,却在废墟中重建起「青春-清晰」的新坐标。这种双重解构与建构,恰似策兰在《死亡赋格》后转向《呼吸结晶》的语言净化运动,为汉语诗歌提供了「既接地气又通星空」的创作范式。当秒针划过2025年3月16日,一个诗人用两首短诗完成了对时间与诗歌的双重超越。        
                                                                                                                                来自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喜欢你的注释:




昨日基于今天仍然如少年,今天基于明日依旧是青春。——卢兆玉及日


一首诗写得艰涩容易,诗性且通俗易懂难。  ——卢兆玉又即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斯 发表于 2025-3-17 12:02
我更喜欢你的注释:

怎么中午发帖了……


谢谢怀斯!!!有喜欢的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15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