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滚轮子

过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快. 于 2025-2-28 17:49 编辑
回雪笑流风 发表于 2025-2-28 17:43
挺美的。你就当那盆花是你朝思暮想的帅哥,你就能想象出很多美好的东西来的。

虽然我不是高翠兰,但我看男的都长一个像,像天蓬元帅。

这世界上除了女的就是男的,也没啥太特别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8 17:45
看不到文字的诗是真诗

去蔽去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个清晰的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世界里,你找不到词语了。只有颜色,声音,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2-28 17:56
去蔽去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个清晰的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世界里,你找不到词语了。只有颜色,声音,味道

是的,我们经常看见一些诗歌,满目都是修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修饰越是没有呈现出来,越是想通过复杂的修饰表现出来,他们不会从事物本身的内部去寻找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8 18:17
越是修饰越是没有呈现出来,越是想通过复杂的修饰表现出来,他们不会从事物本身的内部去寻找机会

没有修饰,只能说是万千写法中的一种,我一直认为白居易的写法,就是无修饰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26
没有修饰,只能说是万千写法中的一种,我一直认为白居易的写法,就是无修饰的写法。

如果从零级排列到十级,级别越高修饰越低,级别越低修饰越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大厅一个非常勤快的诗人的作品,他改诗能改一年:

在天安门广场 

晨曦的歌声飞扬,
广场播放大地希望。
从门廊迈向拱桥的律动,
永远是旗手气宇轩昂的步容。

我们倾听,将旗杆环绕。
朝霞的唇语,抺点远山鲜红。
那毅然挥向天际的手臂,再一次
把太阳创造的晶晃的音符,投入眼波。

长城_花园_稻田,巍峨耸立的纪念碑,
很快,被浸染一层金色。
辉煌灿烂,啊!天安门——
你凝注的大江小河热流涌动。

多么开心,我们勤快地生活着。
当星星撒欢着攀升,
银翅在音乐的祥晖里回绕,
旌旗的上空。心儿呀!蓦地翱翔。

点评

这个是刘卫东的,他对待诗歌的态度让人起敬。  发表于 2025-2-28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26
没有修饰,只能说是万千写法中的一种,我一直认为白居易的写法,就是无修饰的写法。

也不是不能用,主要是内里核心,总要有点实在的东西,肤表适量用一些修辞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8 18:29
如果从零级排列到十级,级别越高修饰越低,级别越低修饰越高

这个也不尽然,李白的修饰多过于白居易,杜甫在诗歌的谨慎上又多过于李白。从诗歌呈现的精准来看,现代诗做不到过去那些诗歌的精准呈现。现在所谓的大家们研究的什么块状结构,茎状结构都是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玩剩下的,要想在我们如此高的起点下走出自己的路子真的扎下心来想点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8 18:33
这是大厅一个非常勤快的诗人的作品,他改诗能改一年:

在天安门广场 

有主流味和鼓动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35
这个也不尽然,李白的修饰多过于白居易,杜甫在诗歌的谨慎上又多过于李白。从诗歌呈现的精准来看,现代诗 ...

修饰是可以用的,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8 18:39
修饰是可以用的,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黄犬卧花心的”的典故早就提醒我们读诗,评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42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黄犬卧花心的”的典故早就提醒我们读诗,评诗了。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这个故事讲述了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一次改诗经历。
王安石在看到这首诗时,认为“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能卧在花心上,于是他将这两句诗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然而,后来王安石游历南方时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名为“明月”,叫声婉转动听;还有一种昆虫名为“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使得王安石意识到,原来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自己却错误地进行了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35
这个也不尽然,李白的修饰多过于白居易,杜甫在诗歌的谨慎上又多过于李白。从诗歌呈现的精准来看,现代诗 ...

李的诗看似情怀,但也大部分嫁接于叙事结构上。这让他的抒并不虚。李是借事抒怀。杜也以叙为基,但引申向现实靠拢,远于情怀。除了晚年诗气偏内,也多向道义境界层次靠拢。李更像无法,杜是有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28 18:42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黄犬卧花心的”的典故早就提醒我们读诗,评诗了。

这个典故是不是说明改别人的诗是非常危险的?
苏轼还好,只是被贬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4-17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