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59|回复: 6

某个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5:12 编辑

3,过义阳三关之九里关


滔滔之水在脚下,淹没那些羊
历史不偏不倚的掉落在谷底
杨八姐的鼓声不绝于耳
这头到那头,一支军队铺天盖地
从大悟到罗山的距离
从杨家将到岳家军的距离
从一个情人到一个仇人的距离
九里关之九里,大别山连接桐柏山
交错的公路,寂寥的城,慌张的人们
你爱了他翻新的芜杂的衣领
又爱了他膨胀而坚硬的青砖身胚

4,界牌,落雁亭在水边哀鸣

鄂豫之边,清澈之水有象形的屏障
每个人都找到容器容纳自己
落雁亭没有一只雁
南来之人,一路向北,有挺拔之心
刻意一个地域跟一个地域分界
产生语音和饮食风俗之隔阂
刻意以水隔开水,高山之巅,蓄积的原力
想融入这样的清澈中不能自拔
落雁亭挽留不住一丝风声
这样的情境,一座山从体内排斥出一个人
外来的水,再次填补了缝隙

5,十八潭的早春
动车正驶过十八潭,我分辨
是京九铁路或者别的
山峦复苏的不贴切,更多的人
也只生出狭小的叶片,蜷缩着
叫不出山的名字,一个滩头接一个滩头
都很惶恐。我不如脚下的流水任性
来的仓皇,没预备与谁相见于异地
也不如头顶的蓝天,正阴一阵阳一阵
春风越过衣袖,只带走少许尘埃

2025,2,28

6,灵山之愿
7,大别山1号公路,消失的25军被记录
8,息县之策,小黄河与九龙河注入竹竿
9,董寨之鸟人二三
10,石山口之口径
11,子路问津与颜回返照
12,再寻武胜关,京汉铁路之料峭春寒
13,孝子店说
14,乃翁七十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09:51 编辑

记一场花开十里的感动

/子非

在山的那边,月亮被绑在树上
七十年
还没有解开。她们
像一群没有见过大海的
苦心菜,
以为每一场雨水,都是天堂
时间,像身边的一块石头
翻过去,是白天
翻过来,是夜晚。她不是菩萨
但她听得见
油菜花的哭泣,是红色的
星星草的思念
风一吹,
就不见了。她挨家挨户
告诉他们,锄头的梦,只有三尺
麻雀的影子
掉在地上,
还是麻雀。于是,她们坐在一起
把贫穷
像鸡蛋,挤在一个篮子里
把生活,像野花
放在一句话的深处。星星睡了
她们就蹲在上
希望走廊的灯,是天空的眼睛
她不是菩萨
但她站在操场上,总像站在楼顶
正向天空
缓缓掏着
她为数不多的疾病,干粮,和衰老

墨家小感:很多好句子,深刻,延绵,使人沉思。很诗性的叙述中,情境与语境渐次加深,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正反面。喻体自然贴切,读之感觉子非还是当年温情的子非。却有扫去了曾经的孟浪轻笑,多了许多沉稳与生命的质感。每个诗人都会在写作中进步和增加深度。每种深度都在增加诗人文本的悦读感。对于命题范本,进入的角度和立意最为重要。开篇的月亮绑在树上,和末尾的缓缓掏出,物以拟人与人以物化,亦运用至无痕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0:00 编辑

5、记一场花开十里的感动
文/黑子


河流带来蛙鸣还有一段时间
让我变得苍老

每天翻到山的西边
十里,我找到自己的倒影
不触摸不搅动风和天空的事
  
直到飘来花瓣也不认得桃花,杏花
如果你不说话
只说盐
我就没有淡水
就没有这些透明的波浪  就连溺亡都是奢望

一个村庄到另一个
同一棵老柳树倾斜身子
仿佛内心已经腐烂
外壳就要崩溃

十里,足够春风劫持你衣袂上的花朵   
足够我悄悄收下

墨家后感:很干净的结尾。余韵收藏,一滴都不剩。
也很明晰。诗意的递进中情思与哲思显于无形。最无情处,就连溺亡都是奢望。绝不同于黑子其他文本,他是清澈的,通透的,甚至是有一触即破的疼痛的。所谓感动,一花之不属于我,一人之爱而不得之。呢喃倾诉,皆是虚妄。
此时的黑子,是感性的,是容许亲近并可以触摸的。其他时候,我觉得,他比较暗淡和灰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4:29 编辑

●记一场自我的感动|一叶天下

孤单这个东西,它找你
就长不出孤独来,倒生尖刺

被一杯杨梅酒收买,微醉
“对自己好一点”,只对她说过
前后不一,也许剩余的菜
舍不掉倒掉,类似古诗的韵脚

搬到天堂的剧情,仍依傍运河
评弹作引,山塘街添细雨
空酒杯也能溢出江南
我的小镇物是人非,需要一行脚印
东湖支流多,绿行道也多

只是野猫无处乱窜,鸟躲进湖心岛
我也是,只取荒废路
过期的芦苇,挡住半个落日
有可能遭遇丢失的身份

醒着难以成为俘虏,生活大抵如此
痴迷于无中生有的秘境
如同用想象感动自己,心出轨
在醉酒之后,也是离躯体最近的地方


墨家小集:语言几乎是一个诗人的天赋。善用语言,做到极之简约和极之切合,是一个人文字趋向成熟和赋予个性魅力的标志。狐狸选取的几首恰巧适合我的脾胃。可读且耐品。诗意仿似皆不必说,表达的个体,彰显的人格,标杆的生命意义,作者铺垫作者的,读者感受读者的。拿来相互印证,彼此磨砺。凡有共鸣,皆属胜场。对于同题,比较喜欢稍微改一下标题的主题,免了千篇一律的排比。而自成一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4:39 编辑

《 流苏纪事 》
               
文/ 弄月之喵

在黄晶珠帘外
风,把月光
自悬幔般的云层抖落
我那尚未返青的小院落
又铺满了白

若你能在,该会忆起京四院的流苏吧
那株被你反复提及的四月雪
有与某人相叠的名字
和我不能触碰的
你的深白折扇和苍白穗子

直到某粒纽扣开始松动
那个雨季
顺着你抬手时惊起的尘埃被说破
京四院的花
已数不清第几次怒放又败落
你说:旧帷幔太气闷了,扔掉了吧
你提着它们出门就没回来

此刻,回想
那时你出门的样子,也
流苏摇曳般飘忽
竟如我记忆中京四院的流苏树般
不够真切
墨家小结,一个奇美的故事,底调舒缓沉郁,流苏如花如人,记忆或沉或浮。对于喵,于纪事一类是擅长的。于跳跃中保持飘逸的诗性也是能耐的。工于画与文创类版本,使她在文本也极尽涂抹出画境之风。但始终,在某些重复中稍嫌累赘质感。使画风至于拖沓有余。当第三局京四院暗扣而来时,我竟然疑惑那件白色恤衫上水墨丹青的留白,与这里如此相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4:48 编辑

流苏之名
文/打火机

柜台上有口香糖
甜的。“嗨”她招呼我
给我看广告
一页一页翻,我说停
一个古代的打麦场
刻在玻璃樽的皮肤上
连同两只飞翔的燕子和
老农,正在用带刺的拐棍
敲打冰冻的河面,玻璃樽
发出渔光曲的声音
我说“嗨,就这个吧”

墨家小味:大叔一直在尝试用意识流解决文字的表达欲。在表象上我们甚至读不出什么其他。一个买卖香口胶的场景,一个细小的画面,无关大叔墨尔本的秋天和苏南水乡的任何意识。无关文本传递出来的任何先锋意识,当然,我相信大叔正在做这些体验性。甚至无关于流苏这个名字。那么在并不打滑且顺畅的语言背面,你们读到了什么,大叔在表达什么。世界万物一通皆通,很多我们只停留在事物的正面,而大叔在表象意识上,跟我们在接通别的什么。需要深解的文本,对于此刻,我只能说“嗨,就这样吧”
感谢一直活跃在文字前沿且先锋不戳的前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策 于 2025-2-28 14:57 编辑

《流苏之名》
‖幽思的花朵

她的波西米亚体质在风中摇曳
白色斗篷,红色三角围巾,透明的冰凌
爱玲的倾城之恋,白流苏查看一杯绿茶
她年少时的迷恋成为今日命运
春天,雨水太多,一年之中三个末日梦带来你和两次劫难
日益强盛的能量场,使她为之胆寒
午夜十二点,沉重的时刻她开始召唤
借流苏之名,雨水集结旋转升腾
每次都是喷涌而出的地下水
这一次的彩色预知厄运并非死地
人们历自己的劫,凡在她场中的人
哪怕疼痛着也是福祉

墨家小本:叫幽思,或者花朵。是楼兰极的老朋友,文字厚重,密集,涉猎广泛,字中性,睿智。
综述如上。可以说相逢很多年。彼此认知,从不交锋。此文本的指代和蕴含量也丰盈,语言质地引入繁复之境,如油画般的次第展开,色彩又绚丽又暗黑。一个假想的她,巨量的她,具有强大幻象的她。流苏之名,进而延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4-1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