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立 于 2024-10-19 10:29 编辑
文学的贵族与文学的民主 我们看世界名著,许多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古典的好于近代的,近代的好于现代的,现代的好于当今的,文学呈阶梯式下滑趋势。封建社会的文学家, 很多人都有没落贵族的家境,家境没落了精神却得到升华,不在富贵中看社会更清楚,感情与想象更加丰富,这些有文化的有闲阶级有足够的时间酝酿自己的创作灵感,他们受缪斯的召唤,心中的故事不吐不快;他们如同透亮的春蚕,身子里没有了污秽,独自吐丝作茧,建造自己的艺术宫殿。我国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显例。 为何辉煌的名著产生在封建社会,这是个重大课题。封建社会安静严肃,做人讲诚信,术业有专攻,生活慢节奏,没落的贵族远非失业游民可比,他们站在高处看社会,深厚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有能力建造自己的艺术宫殿。民主往往和民众搅在一起,产生嘈杂,藐视权威,文学的高雅严肃被低俗的娱乐取代,审美观不容易达成共识,不容易产生权威的作品。文学的普及是个好事情,民众过把诗瘾无可厚非,我们欢呼民主的同时,也悲悼产生名著的时代的远去,我们失去了产生名著的社会基础,得到的是大众娱乐。当今诗歌论坛是个坝坝舞广场,搞娱乐的人太多,权威没法产生,精英被忽略。 马列主义是革命学说,革命无疑会摧毁许多东西,只留下一条穷人养家糊口的出路,故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都很单调,吃饱饭穿得暖是不变的主题,文学当然就不甚发达。我们看看高尔基的作品,再看看沙俄时代的普希金、屠格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境界上是有差别的。我国的《红岩》之类的作品,与古典名著相比,差别也是有的。有人曾说,曹操父子在文学上很有成就,而刘备孙权在文学上没有什么表现,国力不同也。我很赞同此说,文学与富贵结缘,与贫穷生疏,无产阶级没有研究文学的闲暇,使用工具是本行,所以,马列主义把文学视为穷人闹革命的工具。革命胜利了,闹革命的人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文学工具论的惯性思维还存在,自由写作还有待时日。 当今社会极为复杂,“特色”二字包罗万象。但毫无疑问,社会进步了,民主的成份增多了,文学受工具论的惯性与民主带来的嘈杂的两面夹击,处境尴尬,当今生产不出权威的作品,老资格的人便成了权威,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