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11-18 16:51 终极问题仍然是叙事的参与,叙事本身就是蔽。叙事的事,需要有一定典型性和超性
使用道具 举报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11-18 16:48 我觉得终极问题是叙事的参与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11-18 17:20 我觉得,叙事的过程不应该称之为蔽,而应该是一种浸入的过程,叙事在时间、空间轴线上忌讳的是过分的修饰 ...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11-18 17:28 用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能量没有冲开事的外壳,造成诗不冷不热,过于安静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11-18 17:32 恩,说白了,还是没有发现,没有感受,这样的叙事则只是一种记录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11-18 17:39 我觉得大部分不是发现问题,是你过度追求“物的语言”造成的。总想避免抒发,让意象本身说话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11-18 17:54 所谓物的语言: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11-18 07:54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发散过程中摆动过大,读者会跟不上,会产生不适应
快快. 发表于 2023-11-20 16:59 布的诗歌幽默推动着情感在诗歌中的变化,其中跳跃与间隙相对于来说稍微尺度大一点,不过内联的蛛丝马迹还 ...
朵拉 发表于 2023-11-20 15:24 大叔的诗歌总有异域风情的渗透,欣赏
朵拉 发表于 2023-11-20 15:18 这里讨论的十分热烈,提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5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