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哀悼]九叶派老诗人辛笛在沪逝世!
转:
留学爱丁堡——访诗人王辛笛
陈海涛
问:您当初是怎么会想到赴海外留学的?
答:我今年88岁了,说起留学,那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1935年我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当时考虑刚毕业不要急着往外跑,而应先工作一段时间,多体验生活,了解国家需要什么再到外面去念书,这样可以带点国家需要的知识回来。于是,我先在一家中学教了一年书。不料,1936年日本入侵我东北三省,我觉得应该赶紧走,否则恐怕就走不了了。当时华北局势岌岌可危,我很想到西方学点文化,寻求救国之道。于是,1936年夏天我便去了英国。
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到爱丁堡去读英国文学呢?
答:这是受到我的老师朱光潜先生的影响,朱先生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原来在爱丁堡大学留学过。他向我介绍说,爱丁堡地方僻静,可以安心读书,自费的话又可以省点钱。在伦敦虽然接触面广,但来往人多且杂,怕耽误念书;剑桥、牛津好是很好,但自费去的话,开销太大。之所以选择英国文学,是因为我从中学开始就爱好文学,希望能够像鲁迅、郭沫若那样,以文学为武器来唤醒民众。再说,我的数学基础不好,只好攻读文学。
问:您从爱丁堡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中,得到哪些收获?
答:当时爱丁堡大学有不少有名的教授和年青的诗人,能够听他们讲课,和他们交往,我感到很高兴。特别是年青一代学者,诗写得好,且富有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常到工人中去朗诵,受到普遍欢迎。这使我意识到,文学创作要结合国家实际,要有社会主义思想。
当时,艾略特对我影响最大,他的《荒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奥登(W.H.Auden),史本德(Stephen Spender),刘易士(C.Day Lewis)等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此外,我也很喜欢济慈(Keats)、惠特曼(Whitman)、朗费罗(Longfellow)、泰戈尔的作品。
1936年冬天,"西安事变"爆发,鲁迅先生逝世,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那时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救亡,我觉得单单创作诗歌好象不解决问题,不是国家最需要的。我当时是爱丁堡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很多社团邀请我去讲演,宣传国内的抗战情况。中国的正义事业得到了华侨和英国老百姓的同情和理解,他们积极筹款,支持抗日战争。
问:当时留学英国方便吗?
答:方便。一要通过签证,二要外面接受。我自己申请,并得到朱光潜先生的介绍,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困难。当时英国社会整体上较贫穷。我弟兄三人,哥哥从美国回来,为我留学准备了足够的英镑。
问:留学以来你的文学创作怎样?
答:1936-1937年,我曾写过一些诗寄给戴望舒先生。巴金先生写过一篇文章《狗》,我很喜欢,便把它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我也用英文写过一些诗歌。抗战时期,我写的诗不多,抗战以后,我又出过几本书,编了一些诗刊。
新中国成立后,我沉默了好多年,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又继续写诗和散文。我以前真没想到,经过这么长时间,我还能不断写诗、出书,邓小平同志真了不起。
问:您觉得英国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英国虽然保守,甚至有排外的民族情绪,但在英国留学却能感受到基础雄厚、要求严格、训练扎实的特点。还有一个好处,在英国留学的中国人都懂得要自尊、自强一些,不像在美国留学的因那边的生活好就不愿回来了。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