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1|回复: 3

[诗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7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论现代诗歌的源起与成因(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卷

                                                    * 烽 烟

    中国古典诗歌的每一次变迁,必然的受制于历史惯性。但它是内变(即有觉察性行为的母体认知)。而中国现代诗歌的血源母体究竟在哪里?这一直是现代诗歌理论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有些学者认为现代诗歌是西方诗歌的分支,必将归于泊来的精神家园。最大的倒证是中国现代诗歌写作者大面积西化的倾向性写作行为。这也许是一个令人非常沮丧的论断,但这个论断至少忽略了一个前提:提出现代诗歌“意象主义”清晰路径的庞德(美国),曾对中国古典诗歌作过深入的解析与研究。而被鲁迅以及毛泽东视为“白话无诗”的现代诗歌,正循着中国古典文化精耕细作的蜿蜒道路一路走来,并不断异质出延续的意味。最大的例证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指向是难以抛弃的真正母体。
    它或许是微弱的。如同抗争是微弱的。如同灯光的抗争是微弱的。但它总是亮着。
    现代诗歌的真正解体(形式解体)是从戊戍变法开始的。由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点燃了“旧风格新意境”的火种。应该看到:同中国历代文化变革一样,这场变革是以口号大于形式的方式胎死于腹中的。可贵的是学者胡适却在这场变革中从理论上第一个形成了诗歌真正形式上的自觉(具体细况请参见胡适1918年1月15日在《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的九首新诗及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摒弃政治主张同诗歌的存在矛盾,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性转折应该是从胡适的《尝试集》、沈尹默的《月夜》、散文诗《三弦》等象征性手法(形式)上开始的。尤其是《月夜》一诗,更是开创了后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先河。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全诗只有四句。竟高起点地表达出了一种慨然遗世独立之感。整诗通畅明快,气脉乖张。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之妙。我们还应该体验到另一种况味:这首小诗还充分表达出一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特征的精神指向----自由。呼吸的自由,灵魂的自由。
    这种自由意识的出现,是现代诗歌的土壤或依据。作为现代诗歌新生期和转折期的代表,周作人和鲁迅的崛起是最好的见证。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凭一首《小河》(1919)开了现代诗歌“散文化”的先河。而鲁迅在一种怀疑“白话入诗”的态度中(这也是中国诗人的惯病)写下《梦》、《他》等六首新诗,凭借“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的现代诗歌明确的诗性感受和模糊的认知(基于他的怀疑)超越了《月夜》一诗达到的高度。拷问这种具深度象征意味的强大声音(作者国学和西学的双重性身份写作)是很难的,因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曲隐与深沉仍然从根本上占据着写作者的灵魂。
    这个时期,现代诗歌属于初创----草就时期。无论是表达方式(语言结构)还是诗性传递,都不可避免地烙上西学东进、白话寓言的印迹。多了对人世变更苦不堪言的单一叩问,少了对人世存在状态与意义等的深度拷量。
    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歌格局,则更多地溶入了“现代象征主义”的特质。其鼻祖是:波德莱尔(法国)《恶之花》(1857)、李金发(中国)《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凶年》(1927)。李金发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中汲取乳汁,探求新诗传达中内在的隐藏性和意象美。”(朱自清《选诗杂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象征主义诗人。在认同象征性、暗示性是象征主义诗歌的真正核心的前提下,形成第一次现代诗歌诗运的高潮期。共同的写作倾向性促使每一位诗人作这样的诗性理解:
    “第一,诗是诗人内在生命的象征。”
    “第二,提倡诗的暗示而反对说明。”
    “第三,提倡诗的情绪流动性和完整性。”
    “第四,以西方象征派诗人的艺术追求来规范新诗语言的创造。”
                                      ----孙玉石 先生语录
    从二十年代鲁迅《野草》(散文诗)和郭沫若《女神》对语言形式的自由与开放的追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诗歌基本抛弃了古典骨肉的血源,开始弹起了生命的颤栗乐章。这个过程中现代诗歌虽然没有形成盛世的呐喊(相比别的文学体裁),但终究披上了合法的个体对生命体验的风衣。
    在仍然尊重新诗音乐性、建筑美、诗质和谐性的原则下,“丁香般的姑娘”以其个体对命运的纯粹伤感成就了戴望舒的现代诗歌三十年代领袖位置。包括卞之琳、废名、何其芳、纪弦(台湾)、徐迟等。共同树立起三十年代“先锋现代派”诗歌的大旗。然而不久,他们又抛弃了这一诗学审美原则,以更深更广义的现代知觉意识试图超越西方前期象征主义。这个良好的愿望不可否认地成为共识,并因此而派生出大量实验主义诗人。
    但在极度的喧哗中,“实验”的纵欲埋葬了“现实”理想。这是造成大量优秀诗人没有载入史册的真正原因!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诗歌的喧哗甚至影响了后世诗人对诗歌从审美意义上的判别原则。在没有深刻理论基础的背景下,大量实验诗的紊乱与无序左冲右突,它们想合围诗歌的圣地。但他们只是点燃了诗歌边缘化的火种。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诗不是某一感官的享受,而是全感官或超越感官的东西”,“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情的程度上。”(《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这个论断恰当地再现了这个时期的创作倾向。“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戴望舒终于借《我的记忆》陈述语言的形式,完成了先锋的最后实验(这或许也是目前现代诗歌陈述语言形式复活的原因之一),完成了个体主观世界的理论体验和放弃外部世界描摹或投影的行为实践。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卞之琳《古镇的梦》
    卞之琳敲出了现代实验诗歌从象征主义到智性、玄学主义的微妙变化。成为又一轮先锋诗歌的代言人。而三十年代的诗歌终究笼罩在这种智性与玄识的起伏与更迭轮回中。
    历史的盛宴,邀请的总是两种人:政治家和诗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无疑使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歌蜗居于边缘地界。蹲伏着的潮音式微,但现代诗歌艺术的诗学方法与诗性喟叹并未消失。从哲学、绘画等艺术类别中提炼诗意的花朵,并结合个体人生体验与历史相融共渡沉潜的种养创作观,基本构成了“存在主义”现代诗歌的内质。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冯至《十四行集》第四首
    建立在表达人世和自然相融基础上的诗意链接,深刻再现了“内咏性”诗歌向外部世界的借鉴于试探行为。冯至的“存在主义”抒情方式,是对现实人生或伟大或平凡事物的歌咏。由于诗意的自然渗透,形成了强大的诗性空间。相继而来的是“九叶诗人”----郑敏(女)、袁可嘉、穆旦(查良铮)、辛迪(王馨迪)、陈敬蓉(女)、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唐祈(唐克蕃)和唐扬和。他们注重智性与感性的融合,象征与联想的互动,把现实的存在意义通过更为活泼和生动的语言形式进行加密加厚,并赋予这种存在性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而这时期与之呼应的还有另一重要诗群“七月”(以曾卓为代表),承接了象征主义的内核,形成两条不同的现代诗歌河系。
    无疑的,诗歌结构的完整与格式的严谨以及语言的精粹构成了“九叶诗人”明显的创作标志。而诗运的衍变,使得“九叶诗人”成为四十年代诗群的象征。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语言所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穆旦《诗八首》第四首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野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金黄的稻束》
    在高雅、纯洁的表述中,智性话语的从隐伏到凸现的不断更迭,造成诗歌内在律动的波形曲线。而更多的哲学意味则融入自然与人性的对视中。这时候,蕴籍含蓄的意念传达不断通过自我拷问的深入而无比诗意:一方面“中国古典文学”推波助澜,一方面西学思想乘风破浪而至。在高度统一的主旨下完成诗意的完整合围。
    但沉迷的,低隐的,智性的诗歌仍然掩饰不住自身心理的褴褛,在四十年代大众注意力分解的作用下,诗歌的身份仍然是盲流或流民。
    从现代诗歌的源起“旧诗新意境”到四十年代的诗歌“内在感动”,尽管一个世界有许多声音不断响起。但诗歌是寂寞的。它在做着一个自己无法抵达的梦。
    “世界上有哪一个梦,是有人伴着我们做的呢?”(郑敏《寂寞》)
     就这样站着吧。站成现代诗歌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秩序。

                                             2004.1.25--26于深圳
   

发表于 2004-1-28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我读了
发表于 2004-1-2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前辈们
发表于 2004-2-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学习了!
开头有待争议,后头有待考究,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