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1|回复: 4

[转帖] 广西青年诗人诗作点评(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青年诗人诗作点评(1)
          刘春

在佛子岭
非亚
在佛子岭,公墓接待科,我和妈妈在
桌子上,为爸爸的墓碑写字
我这样写:广西横县人
生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六日
故于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因为必须
以母亲的口气
我接着写下爸爸的名字,以及
我们这些供奉者的
名字。这一天,上午
坐车来的路上偶尔有雨
落在地面
中间,工作人员给我们
办理例行手续,我
在房间中游荡,几次走到门口
水泥围墙外,不时有汽车
呼啸驶过,水塘
静静的,一个多月后
爸爸将来到这里
树木涌动着
声音,听不见泥土下面的
寂静

母亲
母亲
你是我心中最后一块石头
生病的石头
让我在梦中
疼痛地握紧
当你站在门口
日光下的一切都慢慢苍老
从平静的天空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又能看到什么
我在远处奔忙
像一节冬天的火车
当你躺在病床
抓住仅存的阳光
我感到所有的树木
在山上都停止了奔跑
它们使我垂下了孝顺的头颅
它们使我的心
吐出带血的石头
一群疯狂的蛆冲
爬满了我温热的面颊
非亚的诗舒缓自然,表面平淡随意,实际上暗藏机锋。安徽诗人阿翔说:“近几年来,非亚的写作变得平实大方,有一种不事雕琢的随意之美深入到语言的骨髓里。”这种品质在《在佛子岭》一诗中得到了体现。丧父后的创痛包裹在一层一层纸片似的平静中,但我们读后却生起了一腔无法摆脱的忧伤。
近几年,非亚的诗越来越不像“诗”了,但我们却感到了另一种丰富,它的貌似粗糙、它的客观、它的从容、它的欲语还休,一种自在的、天然的质地展露了出来。如果说非亚以前的诗歌是“表达”,那么他现在则变成了“呈现”;如果说90年代初期非亚的写作很“老成”,那么现在的非亚变得“年轻”了,这种“年轻”表现为创作观念上的锋芒与锐气。而这种锋芒和锐气将令那些未老先衰的诗人自惭形秽。一次,在电话里,非亚说他变得还不够。我只能祝福他,因为对于一个有追求的诗人,没有什么比创新更有诱惑力了,而我也要提醒非亚记住一个比喻:“创新是一条狗”,但愿非亚在前行的途中不要为“狗”所伤——“过犹不及”同样适用于诗歌写作。但当我读到他的《母亲》时,我发现我的担忧多少有一点杞人忧天。这首诗比《在佛子岭》写得更简洁、干净,却具有同样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写到这个程度,堪称高妙。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
盘妙彬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也是它的平常生活
走在草地上过普通人的日子,我是其中之一
晚饭后到江边散步
许多人和事也在我的头和肩膀上踩来踩去
现在我出来换换空气
草是弯的,暂时的
人们走后它们很快又直起来
也许不是原来的直
一生都这样
人可不可以这样呢
那边很少有人踩来踩去的青草长得很好,很直
一个拿剪刀的人正朝它们走去

盘妙彬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歌手,歌唱升着炊烟的村庄、阳光下的草地、浩瀚无边的海洋;歌唱纯洁、善良的亲情和爱情。他的诗歌优美、自然,像早晨盛开的花朵,鲜而不艳、清而不淡、嫩而不娇,词语组合简洁诡秘得近乎梦呓,细细品味却自有其合理性与精致感。我一直认为解读盘妙彬的诗歌是对一个读者悟性的绝佳考验。即使诗歌标题也是如此,《流水是流水,铁是铁》、《小学看不见但在花朵那边》、《明月江山看到他的脸他的心》……关于工业与自然、世界与个体、现实的冷与内心的热,本身就是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抒情。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盘妙彬处理诗歌的手法较为单一,诗歌内涵欠缺优秀诗人所必须具备的深度与厚度,一个自觉的诗人总是知道如何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微调,以避免陷入“走老路”的困境。短诗《青草被人踩来踩去》改变了盘妙彬的“单纯”的书生印象,在这首诗里,盘妙彬借一株小草来比喻人的生存境况。较之以往,语言相对朴素,诗歌的精神却挖掘到了人性深处,不再仅仅局限于原先所擅长的亲情与自然。那种普通人的欢乐、屈辱、坚韧与苦难被不动声色地托举出来,令人惆怅而沉重。如果说以往的盘妙彬是一个“不错的诗人”,那么《青草被人踩来踩去》可以作为一把“晋升”的阶梯,将盘妙彬送入了优秀诗人的队列之中。


近期生活
麦子
酒醉之后醒来
太白飘飘的银须何在
危机四伏的城市
从我疏忽的腋下仓皇逃窜
作为人质,百年孤独的麦子
躺在安宁的书页中
放弃养尊处优的贵族感
很早我就有了平民意识
到海上看日出日落
是诗人们的情缘
与我朴素的衣着无关
我无意用剃刀挑破脉管
让腥血流成班驳愁惨的苦难
对于盲目的鱼和寒冷的水
纯净的阳光显得尤为重要
我竭力生命的每一分钟
努力保持高尚的品德
与人格的力量
  麦子是曾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上具有很大影响的《扬子鳄》诗报的主持者之一,他的诗歌词语干脆利落,句子短促而富于节奏,这一特征让麦子赢得了不少好评,也招至一些诗友的批评,认为它们“不够含蓄”。一个在某文学刊物当编辑的朋友说麦子的诗歌“太硬”。我基本上同意这一看法。语句过于干脆必然会影响诗歌的美感和读者的阅读心情,如果持了这样的观念写诗,长此以往,也会影响作者本人的创作往更深层次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麦子于1997年下岗,诗歌活动终止。2001年秋天,麦子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稍稍稳定,便又回归到诗歌之中,他每隔三个月就将朋友们的作品收集在一起,打印一份16开十余个页码的《星期三》诗刊,我因此得以陆陆续续读到他的新作。平心而论,麦子的新作在质量上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无论句式还是充斥其间的思想仍与以往一脉相承,但他那一份在苦难中坚持的诗心于我已是高不可攀。那是对苦难的思考,对“危机四伏的城市”的辩证认识和冷静中的坚持。当我读到麦子的作品《近期生活》时,我掩卷沉思:我们这些刚刚跨过温饱线的人能不能如诗人般坚持对“纯静的阳光”的追求,不因为一时的磨难而“用剃刀挑破脉管”?能不能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努力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的力量”?
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收到了新的一期《星期三》,仍是电脑打印,14个页码,只有包括麦子本人在内的三个诗人的作品。刊物中夹着的来信中有这么一句:“黑暗中,我们都在挣扎、苦斗和努力,惟有信仰与日俱增,永不言输。”这是这条老“扬子鳄”对诗歌热爱之情的动人表达。

下雪的天堂
刘频
请原谅,当我写到天堂的时候
抒情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一片片雪花像夜色般飘落
我想起了那位早逝的亲人
在天堂里,他冷不冷
在下雪以前,他是否找到了另外几个亲戚
此时,他们是不是也围在火炉边,搓着手
轻声地谈话,随一片片雪花
落下来
温暖地覆盖我的稿纸

在对刘频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他越来越倾向于一个普通的道理——无论为人为文,都要实在、本真、不玩花架子。刘频的诗歌写作经历过一段不算太短的浮华时期——开始写作时,认定每一首诗都应该有升华,有哲理,有“警句”。按理说,对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无可指责,但在具体的写作中,问题出现了——这样的东西总有一种教化的味道,每一首诗里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插入一些类似于“名人名言”的东西。这些东西太突兀了,阻碍了读者对整首诗的关注,使作为一件艺术品的诗歌肢解为一些言辞的碎片。这无疑是舍本逐末。诗人本身并不是“神”,他写下的文字不是“神谕”,诗人就是一个平凡人,除了提起笔的那一瞬,他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在这样的前提下,诗人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只能是管住自己,让思想在诗意中自然呈现,而不是以一个灵魂工程师的面目去对读者指手画脚。当你的思想如涓涓细流般沁入读者的每一个细胞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教益,那才是真正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正是因为对这些因素的深刻体察,我们发现,刘频的创作已成功地抛却了以往的“对碎片的迷恋”,进入到一种平静而朴素的境界之中。《下雪的天堂》等作品为这个观点作了证明。这是一首宁静而开阔的诗歌,在淡淡的忧伤中带着对心灵的抚慰,像智者的眼光。

过去了
黄芳
过去了,整整一个秋天。
春天被白茅草掩盖的路,
又露了出来。
——哪一年?你曾从这条路离开。
那时我送你,路边的河流那么清,
柳枝是绿的。
我转身时,你的灰色裤脚
被草尖紧紧缠住。
那么细腻。
如今,白茅草都倒伏了。
河流被软的泥沙铺盖。
风掠过树的光枝桠,没有鸟飞起。
那么漫长。
其间发生了多少事?
那张被你轻轻蒙住泪水的脸庞,
不是我的。
忧郁的花开了又落,
——我甚至来不及难过。
整整一个秋天,
我在一条路上反复行走。
白茅草萋萋,不是去年的那一片。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在一篇关于印象派画家的文章里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年,画家们虽然身居城市喧嚣不已的中心,看遍了灯红酒绿,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创造的静谧当中,就像住在一个孤岛上,埋头创作……今天,他们的作品价值数万美元,但当时他们的生活,从外表上看,却和一个小市民的生活没什么两样。黄芳的生活至少部分地证明着这句话,毕竟,“作品价值数万美元”的可能永远不会轮到诗歌了。“像住在一个孤岛上埋头创作”,意味着诗人难以从此处获得任何世俗生活的便利,而我们却欣喜地看到,这样的生活成就了诗人的写作。
  曾有不少人认为黄芳是一个文学天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之一是黄芳在读小学时期就发表了习作,不满20岁就获得过某文学杂志的年度奖。但黄芳不是天才,黄芳只是一个拥有许多人所不具备的诗歌天赋的普通人。现在,黄芳仍然平淡地活着、写着,并且一天比一天成熟。从《星星》、《诗潮》、《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期刊以及多种年度最佳选本上,我们看到她的卓越表现,她已经解决了技巧上的许多问题,正在进行着题材的开拓。她近期的诗歌,如《过去了》、《某一个秋天》等,已经有意识地偏离了曾经得心应手的“爱情诗”的轨道,开始关注时间的流逝和人内心的冲突,这是生命中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尽管它表面上仍残存着爱情诗的的痕迹。这样的转变对一个习惯了她温柔委婉的诗风的读者而言,多少有些不习惯,可是,文学不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习惯”中获得进步与新生的吗?


歌声即将被人枪杀
虫儿
歌唱着的小鸟,在枝头上
歌唱着。它们,用翅膀
征服天空,以飞翔
实现理想。可是,献给人类的
歌声,此刻,正被一杆枪
瞄准。歌唱着的小鸟
为什么还不展翅飞翔 ,快快飞翔
你们,那一点点宝贵的鲜血
撼醒不了,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的人类。真的不能
你们飞呀,赶快飞呀
怎么还在平静地歌唱,直到
把最后的歌声,送给
枪杀自己的人

在一个诗会上,虫儿表达过如下意思:一个诗人是否成为名诗人,是否受人关注,主要看两点,一个是作品的艺术层次,一个是发表这些作品的刊物的档次,只有两者合一,诗人才会被更多的读者注意。这段话体现出了虫儿对诗坛状况和写作本身的清醒认识,虫儿成为近两年70年代出生诗人的重要人物之一,与他这份清醒分不开。当然,诗艺永无止境,和每一个正在摸索中的青年诗人一样,虫儿的写作自有他的问题,诗歌写到一定的地步,比拼的就不仅是天分,更是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话虽如此,在选稿时,我还是看中了比较“传统”的《歌声即将被人枪杀》,因为里面有难得的自省和对自然遭受损害的忧虑与对弱小事物的关注。

海边的椰树
谢夷珊
我再一次注意到椰树的弯曲
春日里它仍长高
独立海岸,擎尽风流
腥咸的海水淘洗
又如水面浮着的鱼群
被谁网住,又被水打捞
那个从大海归来的渔民,内心笼罩
死灰般的孤寂
岁月的陶罐盛满他一生的回忆
一个人将死去,大海辉映着光芒
我在海边奔跑
椰树在海边伫立
迎接成长的姐妹
在春日的凉风里,海水呼啸一片
我闪耀着,闪耀生命的悲壮

  12年前,谢夷珊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我的诗歌,和流动的花香/每一次都穿越黄昏和羽毛/抓住春天的手”。(《霞光中的羽毛》)这也可以说是谢夷珊的诗歌目标,而这样的想象,理所当然地具有少年的理想情怀。然而,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和花香,还有鲜血和屈辱。2000年以后,而立之年的谢夷珊才体味到了这一点,他的语言虽仍然华丽,但思想变得朴素;他的意境仍然空灵,但多了一份凝重。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一个全新的谢夷珊,但我们看到了诗歌中沧桑的背影,热汗和泪水,对力与美的向往,对不屈的生命的赞赏与诘问……一句话——中年深沉的低吟代替了少年纯粹的歌唱。他的新作《海边的椰树》把这些变化流露无遗。

到哪里找回阿秀
朱山坡
石牌是广州的一个城中村
1993年的春天
我寄居在这里
在鲜花全部凋谢的时候
我在楼下的发廊认识了阿秀
她温柔的手指
如平缓的珠江河水
一叶小舟在河水上徜徉
爱情在南粤大地泛滥
不需一分银两
阿秀走进我的梦乡
在我越陷越深的时候
阿秀才说她曾是个妓女
17岁走出贵州山区
在广州为一家人的幸福打拼
我抱住阿秀
我说我不在乎过去
我将以一生的努力给她幸福
阿秀啕然大哭
广州下起滂沱大雨
我逢人便说我爱阿秀
但广州留不住腰包渐丰的阿秀
在冬季的一个夜里
她从我枕边逃走
之后的三年
我找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
和贵州六盘水市的每个乡村
阿秀是我的初恋
她曾给我人间四月天
我爱广州
我爱广州每一个带贵州口音的女子

  对于更广阔的读者群而言,朱山坡还是个“新人”,但他的作品已经具有了一个高度,他的写作逐渐引起国内和区内读者和刊物的注意,近一年来,《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专业刊物以及《当代》、《广西文学》、《红豆》等综合性文学刊物相继发表了他的作品。
朱山坡最初是写小说的,也许正是这一点成全了他诗里的叙事成份,他的部分诗作可以当作日记阅读,另一部分诗歌则可以认为是小说的延伸。《到哪里去找阿秀》,用二十余行的篇幅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惘然慨叹。然而,我在为“故事”感人而击节赞叹时,也不禁暗自担忧,毕竟,诗歌不是生活的临摹本,它应该高于生活,而不是直接地展示生活。要是能把距离拉开一些,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能会更为成功。


粟城
树的眼睛不在额上
在每一片叶子上
树的身体看上去好像不能动
树呼出氧气吸进二氧化碳
与人类恰好相反
树的愿望藏在根部
或比根更深的地方
暴风雨的夜晚
它意志坚强
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不像人类
围坐在桌旁不知所措
真的 树不像我们
秋天临近
它就把自己最好的果实献上
不像我们
会因成熟而恐慌
树很快乐
每当风儿吹过
它就笑红了脸
每当黎明到来 阳光灿烂
我们就能闻到醉人的香味
从山岗到山岗
树的眼睛闪烁着朴素的光芒
树不像我们
到处流浪
几十年后又从异地回到故乡
树在画完一个年轮之后
就感到十分轻松
与人类的心情恰好相反
树不像我们
所以树对于我们的陷害
从不提防

  近几年粟城与外界交流不多,而是偏居一隅,默默地写作,每年都保持着一定的创作数量和发表数量。粟城90年代的作品都以优美、精致见长,这两年加强了探索,增进了诗歌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刁钻”,一行行的铺排、反讽、揭示,简短的诗句就像举起的针铜,给生活中的疾病作出医治。《树》是我新近读到的粟城作品,它平静地告诉我们一些常识,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某种原因,这种常识已经逐渐被急功近利的人们所遗忘,而诗人站出来提醒那些麻木的心灵。当然,正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常识,所以,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也许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悲伤的男人
三个A
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
最幸福的男人
所以我很悲伤
我担心我的幸福
会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凋零
所以我不停地歌颂死亡
我想和死亡提前搞好关系
那样我便可以继续
悲伤下去。因为悲伤可以令我
感觉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就像那天晚上,时间短得
我来不及悲伤,所以我宁愿
就这样悲伤下去,除非幸福
在路上改变了方向。

三个A的存在让广西的口语诗人不再孤独,但也将让他们不再好过了,在我看来,三A 是广西最出色的口语诗人之一,能与其相比的,可能只有从四川到北海定居的花枪。但三A的风格没有花枪明显,花枪的作品有一种“毫不顾忌”“一往无前”的宣泄的惬意,而三个A 更多的时候是平静的,甚至立场也是模糊的,他有过极端的时候,但那些极端的作品却不是他最优秀的。像《悲伤的男人》这样的短诗才代表三个A的水准,平静、自然,喃喃自语中偶尔会神经质一下。这样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品位,仅就这首诗而言,它能博取思想比较极端的诗人的好感,而又在内涵上与某些“正人君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当他们以为“我宁愿就这样悲伤下去”是颓废的人生观时,诗人告诉他们:我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悲伤可以令我感觉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只是,如此的平稳倒令人有些怀疑这首诗的真正价值了。

把一些东西放好
庞华坚
我要把一些东西放好
在合适的位置
摆正它们 方便时
在旁边放一束花什么的
让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在没人的时候
独自来点活泼
放好这些东西之后
除了我谁也不会再动它们了
就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对那些没用的东西感兴趣
它们会随着毗邻的花
和我一样
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
不知不觉老去

认识庞华坚是在2002年4月下旬的北流诗会上,那是真正的认识——在诗会开到中途时,他悄悄把我拉过一旁,说因为单位来电话要马上赶回去,然后他拿出50元钱让我转交给一位来自农村、生活较为艰难的诗人。我问他为什么不直接交给那位诗人呢,他说担心对方产生误解。后来,我把钱转交给那位诗人时,后者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
我由此想到庞华坚的诗歌,安静、悄怯,以及或开朗或含蓄的美。他在悄悄地收藏一些被人忽略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日益生疏的情感,比如每个人应该保留住的一点点孤独,比如是早晨盛开的一朵鲜花,甚至仅仅是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他迷恋它们,就像他的诗《把一些东西放好》里所说的:“我要把一些东西放好/在合适的位置/摆正它们”。如此细心和有爱心的诗人,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嫌多。只是,现代诗歌除了善于处理“美与和谐”这一命题,还必须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冲突,能否游刃有余地处理更为复杂的日常经验是诗歌对诗人的要求之一,因此,我似乎也有理由要求已有十余年诗龄的庞华坚也“来点活泼”,给读者新的惊喜。

刘春

在佛子岭
非亚
在佛子岭,公墓接待科,我和妈妈在
桌子上,为爸爸的墓碑写字
我这样写:广西横县人
生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六日
故于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因为必须
以母亲的口气
我接着写下爸爸的名字,以及
我们这些供奉者的
名字。这一天,上午
坐车来的路上偶尔有雨
落在地面
中间,工作人员给我们
办理例行手续,我
在房间中游荡,几次走到门口
水泥围墙外,不时有汽车
呼啸驶过,水塘
静静的,一个多月后
爸爸将来到这里
树木涌动着
声音,听不见泥土下面的
寂静

母亲
母亲
你是我心中最后一块石头
生病的石头
让我在梦中
疼痛地握紧
当你站在门口
日光下的一切都慢慢苍老
从平静的天空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又能看到什么
我在远处奔忙
像一节冬天的火车
当你躺在病床
抓住仅存的阳光
我感到所有的树木
在山上都停止了奔跑
它们使我垂下了孝顺的头颅
它们使我的心
吐出带血的石头
一群疯狂的蛆冲
爬满了我温热的面颊
非亚的诗舒缓自然,表面平淡随意,实际上暗藏机锋。安徽诗人阿翔说:“近几年来,非亚的写作变得平实大方,有一种不事雕琢的随意之美深入到语言的骨髓里。”这种品质在《在佛子岭》一诗中得到了体现。丧父后的创痛包裹在一层一层纸片似的平静中,但我们读后却生起了一腔无法摆脱的忧伤。
近几年,非亚的诗越来越不像“诗”了,但我们却感到了另一种丰富,它的貌似粗糙、它的客观、它的从容、它的欲语还休,一种自在的、天然的质地展露了出来。如果说非亚以前的诗歌是“表达”,那么他现在则变成了“呈现”;如果说90年代初期非亚的写作很“老成”,那么现在的非亚变得“年轻”了,这种“年轻”表现为创作观念上的锋芒与锐气。而这种锋芒和锐气将令那些未老先衰的诗人自惭形秽。一次,在电话里,非亚说他变得还不够。我只能祝福他,因为对于一个有追求的诗人,没有什么比创新更有诱惑力了,而我也要提醒非亚记住一个比喻:“创新是一条狗”,但愿非亚在前行的途中不要为“狗”所伤——“过犹不及”同样适用于诗歌写作。但当我读到他的《母亲》时,我发现我的担忧多少有一点杞人忧天。这首诗比《在佛子岭》写得更简洁、干净,却具有同样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写到这个程度,堪称高妙。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
盘妙彬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也是它的平常生活
走在草地上过普通人的日子,我是其中之一
晚饭后到江边散步
许多人和事也在我的头和肩膀上踩来踩去
现在我出来换换空气
草是弯的,暂时的
人们走后它们很快又直起来
也许不是原来的直
一生都这样
人可不可以这样呢
那边很少有人踩来踩去的青草长得很好,很直
一个拿剪刀的人正朝它们走去

盘妙彬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歌手,歌唱升着炊烟的村庄、阳光下的草地、浩瀚无边的海洋;歌唱纯洁、善良的亲情和爱情。他的诗歌优美、自然,像早晨盛开的花朵,鲜而不艳、清而不淡、嫩而不娇,词语组合简洁诡秘得近乎梦呓,细细品味却自有其合理性与精致感。我一直认为解读盘妙彬的诗歌是对一个读者悟性的绝佳考验。即使诗歌标题也是如此,《流水是流水,铁是铁》、《小学看不见但在花朵那边》、《明月江山看到他的脸他的心》……关于工业与自然、世界与个体、现实的冷与内心的热,本身就是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抒情。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盘妙彬处理诗歌的手法较为单一,诗歌内涵欠缺优秀诗人所必须具备的深度与厚度,一个自觉的诗人总是知道如何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微调,以避免陷入“走老路”的困境。短诗《青草被人踩来踩去》改变了盘妙彬的“单纯”的书生印象,在这首诗里,盘妙彬借一株小草来比喻人的生存境况。较之以往,语言相对朴素,诗歌的精神却挖掘到了人性深处,不再仅仅局限于原先所擅长的亲情与自然。那种普通人的欢乐、屈辱、坚韧与苦难被不动声色地托举出来,令人惆怅而沉重。如果说以往的盘妙彬是一个“不错的诗人”,那么《青草被人踩来踩去》可以作为一把“晋升”的阶梯,将盘妙彬送入了优秀诗人的队列之中。


近期生活
麦子
酒醉之后醒来
太白飘飘的银须何在
危机四伏的城市
从我疏忽的腋下仓皇逃窜
作为人质,百年孤独的麦子
躺在安宁的书页中
放弃养尊处优的贵族感
很早我就有了平民意识
到海上看日出日落
是诗人们的情缘
与我朴素的衣着无关
我无意用剃刀挑破脉管
让腥血流成班驳愁惨的苦难
对于盲目的鱼和寒冷的水
纯净的阳光显得尤为重要
我竭力生命的每一分钟
努力保持高尚的品德
与人格的力量
  麦子是曾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上具有很大影响的《扬子鳄》诗报的主持者之一,他的诗歌词语干脆利落,句子短促而富于节奏,这一特征让麦子赢得了不少好评,也招至一些诗友的批评,认为它们“不够含蓄”。一个在某文学刊物当编辑的朋友说麦子的诗歌“太硬”。我基本上同意这一看法。语句过于干脆必然会影响诗歌的美感和读者的阅读心情,如果持了这样的观念写诗,长此以往,也会影响作者本人的创作往更深层次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麦子于1997年下岗,诗歌活动终止。2001年秋天,麦子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稍稍稳定,便又回归到诗歌之中,他每隔三个月就将朋友们的作品收集在一起,打印一份16开十余个页码的《星期三》诗刊,我因此得以陆陆续续读到他的新作。平心而论,麦子的新作在质量上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无论句式还是充斥其间的思想仍与以往一脉相承,但他那一份在苦难中坚持的诗心于我已是高不可攀。那是对苦难的思考,对“危机四伏的城市”的辩证认识和冷静中的坚持。当我读到麦子的作品《近期生活》时,我掩卷沉思:我们这些刚刚跨过温饱线的人能不能如诗人般坚持对“纯静的阳光”的追求,不因为一时的磨难而“用剃刀挑破脉管”?能不能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努力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的力量”?
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收到了新的一期《星期三》,仍是电脑打印,14个页码,只有包括麦子本人在内的三个诗人的作品。刊物中夹着的来信中有这么一句:“黑暗中,我们都在挣扎、苦斗和努力,惟有信仰与日俱增,永不言输。”这是这条老“扬子鳄”对诗歌热爱之情的动人表达。

下雪的天堂
刘频
请原谅,当我写到天堂的时候
抒情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一片片雪花像夜色般飘落
我想起了那位早逝的亲人
在天堂里,他冷不冷
在下雪以前,他是否找到了另外几个亲戚
此时,他们是不是也围在火炉边,搓着手
轻声地谈话,随一片片雪花
落下来
温暖地覆盖我的稿纸

在对刘频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他越来越倾向于一个普通的道理——无论为人为文,都要实在、本真、不玩花架子。刘频的诗歌写作经历过一段不算太短的浮华时期——开始写作时,认定每一首诗都应该有升华,有哲理,有“警句”。按理说,对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无可指责,但在具体的写作中,问题出现了——这样的东西总有一种教化的味道,每一首诗里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插入一些类似于“名人名言”的东西。这些东西太突兀了,阻碍了读者对整首诗的关注,使作为一件艺术品的诗歌肢解为一些言辞的碎片。这无疑是舍本逐末。诗人本身并不是“神”,他写下的文字不是“神谕”,诗人就是一个平凡人,除了提起笔的那一瞬,他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在这样的前提下,诗人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只能是管住自己,让思想在诗意中自然呈现,而不是以一个灵魂工程师的面目去对读者指手画脚。当你的思想如涓涓细流般沁入读者的每一个细胞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教益,那才是真正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正是因为对这些因素的深刻体察,我们发现,刘频的创作已成功地抛却了以往的“对碎片的迷恋”,进入到一种平静而朴素的境界之中。《下雪的天堂》等作品为这个观点作了证明。这是一首宁静而开阔的诗歌,在淡淡的忧伤中带着对心灵的抚慰,像智者的眼光。

过去了
黄芳
过去了,整整一个秋天。
春天被白茅草掩盖的路,
又露了出来。
——哪一年?你曾从这条路离开。
那时我送你,路边的河流那么清,
柳枝是绿的。
我转身时,你的灰色裤脚
被草尖紧紧缠住。
那么细腻。
如今,白茅草都倒伏了。
河流被软的泥沙铺盖。
风掠过树的光枝桠,没有鸟飞起。
那么漫长。
其间发生了多少事?
那张被你轻轻蒙住泪水的脸庞,
不是我的。
忧郁的花开了又落,
——我甚至来不及难过。
整整一个秋天,
我在一条路上反复行走。
白茅草萋萋,不是去年的那一片。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在一篇关于印象派画家的文章里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年,画家们虽然身居城市喧嚣不已的中心,看遍了灯红酒绿,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创造的静谧当中,就像住在一个孤岛上,埋头创作……今天,他们的作品价值数万美元,但当时他们的生活,从外表上看,却和一个小市民的生活没什么两样。黄芳的生活至少部分地证明着这句话,毕竟,“作品价值数万美元”的可能永远不会轮到诗歌了。“像住在一个孤岛上埋头创作”,意味着诗人难以从此处获得任何世俗生活的便利,而我们却欣喜地看到,这样的生活成就了诗人的写作。
  曾有不少人认为黄芳是一个文学天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之一是黄芳在读小学时期就发表了习作,不满20岁就获得过某文学杂志的年度奖。但黄芳不是天才,黄芳只是一个拥有许多人所不具备的诗歌天赋的普通人。现在,黄芳仍然平淡地活着、写着,并且一天比一天成熟。从《星星》、《诗潮》、《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期刊以及多种年度最佳选本上,我们看到她的卓越表现,她已经解决了技巧上的许多问题,正在进行着题材的开拓。她近期的诗歌,如《过去了》、《某一个秋天》等,已经有意识地偏离了曾经得心应手的“爱情诗”的轨道,开始关注时间的流逝和人内心的冲突,这是生命中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尽管它表面上仍残存着爱情诗的的痕迹。这样的转变对一个习惯了她温柔委婉的诗风的读者而言,多少有些不习惯,可是,文学不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习惯”中获得进步与新生的吗?


歌声即将被人枪杀
虫儿
歌唱着的小鸟,在枝头上
歌唱着。它们,用翅膀
征服天空,以飞翔
实现理想。可是,献给人类的
歌声,此刻,正被一杆枪
瞄准。歌唱着的小鸟
为什么还不展翅飞翔 ,快快飞翔
你们,那一点点宝贵的鲜血
撼醒不了,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的人类。真的不能
你们飞呀,赶快飞呀
怎么还在平静地歌唱,直到
把最后的歌声,送给
枪杀自己的人

在一个诗会上,虫儿表达过如下意思:一个诗人是否成为名诗人,是否受人关注,主要看两点,一个是作品的艺术层次,一个是发表这些作品的刊物的档次,只有两者合一,诗人才会被更多的读者注意。这段话体现出了虫儿对诗坛状况和写作本身的清醒认识,虫儿成为近两年70年代出生诗人的重要人物之一,与他这份清醒分不开。当然,诗艺永无止境,和每一个正在摸索中的青年诗人一样,虫儿的写作自有他的问题,诗歌写到一定的地步,比拼的就不仅是天分,更是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话虽如此,在选稿时,我还是看中了比较“传统”的《歌声即将被人枪杀》,因为里面有难得的自省和对自然遭受损害的忧虑与对弱小事物的关注。

海边的椰树
谢夷珊
我再一次注意到椰树的弯曲
春日里它仍长高
独立海岸,擎尽风流
腥咸的海水淘洗
又如水面浮着的鱼群
被谁网住,又被水打捞
那个从大海归来的渔民,内心笼罩
死灰般的孤寂
岁月的陶罐盛满他一生的回忆
一个人将死去,大海辉映着光芒
我在海边奔跑
椰树在海边伫立
迎接成长的姐妹
在春日的凉风里,海水呼啸一片
我闪耀着,闪耀生命的悲壮

  12年前,谢夷珊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我的诗歌,和流动的花香/每一次都穿越黄昏和羽毛/抓住春天的手”。(《霞光中的羽毛》)这也可以说是谢夷珊的诗歌目标,而这样的想象,理所当然地具有少年的理想情怀。然而,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和花香,还有鲜血和屈辱。2000年以后,而立之年的谢夷珊才体味到了这一点,他的语言虽仍然华丽,但思想变得朴素;他的意境仍然空灵,但多了一份凝重。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一个全新的谢夷珊,但我们看到了诗歌中沧桑的背影,热汗和泪水,对力与美的向往,对不屈的生命的赞赏与诘问……一句话——中年深沉的低吟代替了少年纯粹的歌唱。他的新作《海边的椰树》把这些变化流露无遗。

到哪里找回阿秀
朱山坡
石牌是广州的一个城中村
1993年的春天
我寄居在这里
在鲜花全部凋谢的时候
我在楼下的发廊认识了阿秀
她温柔的手指
如平缓的珠江河水
一叶小舟在河水上徜徉
爱情在南粤大地泛滥
不需一分银两
阿秀走进我的梦乡
在我越陷越深的时候
阿秀才说她曾是个妓女
17岁走出贵州山区
在广州为一家人的幸福打拼
我抱住阿秀
我说我不在乎过去
我将以一生的努力给她幸福
阿秀啕然大哭
广州下起滂沱大雨
我逢人便说我爱阿秀
但广州留不住腰包渐丰的阿秀
在冬季的一个夜里
她从我枕边逃走
之后的三年
我找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
和贵州六盘水市的每个乡村
阿秀是我的初恋
她曾给我人间四月天
我爱广州
我爱广州每一个带贵州口音的女子

  对于更广阔的读者群而言,朱山坡还是个“新人”,但他的作品已经具有了一个高度,他的写作逐渐引起国内和区内读者和刊物的注意,近一年来,《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专业刊物以及《当代》、《广西文学》、《红豆》等综合性文学刊物相继发表了他的作品。
朱山坡最初是写小说的,也许正是这一点成全了他诗里的叙事成份,他的部分诗作可以当作日记阅读,另一部分诗歌则可以认为是小说的延伸。《到哪里去找阿秀》,用二十余行的篇幅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惘然慨叹。然而,我在为“故事”感人而击节赞叹时,也不禁暗自担忧,毕竟,诗歌不是生活的临摹本,它应该高于生活,而不是直接地展示生活。要是能把距离拉开一些,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能会更为成功。


粟城
树的眼睛不在额上
在每一片叶子上
树的身体看上去好像不能动
树呼出氧气吸进二氧化碳
与人类恰好相反
树的愿望藏在根部
或比根更深的地方
暴风雨的夜晚
它意志坚强
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不像人类
围坐在桌旁不知所措
真的 树不像我们
秋天临近
它就把自己最好的果实献上
不像我们
会因成熟而恐慌
树很快乐
每当风儿吹过
它就笑红了脸
每当黎明到来 阳光灿烂
我们就能闻到醉人的香味
从山岗到山岗
树的眼睛闪烁着朴素的光芒
树不像我们
到处流浪
几十年后又从异地回到故乡
树在画完一个年轮之后
就感到十分轻松
与人类的心情恰好相反
树不像我们
所以树对于我们的陷害
从不提防

  近几年粟城与外界交流不多,而是偏居一隅,默默地写作,每年都保持着一定的创作数量和发表数量。粟城90年代的作品都以优美、精致见长,这两年加强了探索,增进了诗歌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刁钻”,一行行的铺排、反讽、揭示,简短的诗句就像举起的针铜,给生活中的疾病作出医治。《树》是我新近读到的粟城作品,它平静地告诉我们一些常识,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某种原因,这种常识已经逐渐被急功近利的人们所遗忘,而诗人站出来提醒那些麻木的心灵。当然,正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常识,所以,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也许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悲伤的男人
三个A
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
最幸福的男人
所以我很悲伤
我担心我的幸福
会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凋零
所以我不停地歌颂死亡
我想和死亡提前搞好关系
那样我便可以继续
悲伤下去。因为悲伤可以令我
感觉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就像那天晚上,时间短得
我来不及悲伤,所以我宁愿
就这样悲伤下去,除非幸福
在路上改变了方向。

三个A的存在让广西的口语诗人不再孤独,但也将让他们不再好过了,在我看来,三A 是广西最出色的口语诗人之一,能与其相比的,可能只有从四川到北海定居的花枪。但三A的风格没有花枪明显,花枪的作品有一种“毫不顾忌”“一往无前”的宣泄的惬意,而三个A 更多的时候是平静的,甚至立场也是模糊的,他有过极端的时候,但那些极端的作品却不是他最优秀的。像《悲伤的男人》这样的短诗才代表三个A的水准,平静、自然,喃喃自语中偶尔会神经质一下。这样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品位,仅就这首诗而言,它能博取思想比较极端的诗人的好感,而又在内涵上与某些“正人君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当他们以为“我宁愿就这样悲伤下去”是颓废的人生观时,诗人告诉他们:我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悲伤可以令我感觉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只是,如此的平稳倒令人有些怀疑这首诗的真正价值了。

把一些东西放好
庞华坚
我要把一些东西放好
在合适的位置
摆正它们 方便时
在旁边放一束花什么的
让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在没人的时候
独自来点活泼
放好这些东西之后
除了我谁也不会再动它们了
就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对那些没用的东西感兴趣
它们会随着毗邻的花
和我一样
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
不知不觉老去

认识庞华坚是在2002年4月下旬的北流诗会上,那是真正的认识——在诗会开到中途时,他悄悄把我拉过一旁,说因为单位来电话要马上赶回去,然后他拿出50元钱让我转交给一位来自农村、生活较为艰难的诗人。我问他为什么不直接交给那位诗人呢,他说担心对方产生误解。后来,我把钱转交给那位诗人时,后者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
我由此想到庞华坚的诗歌,安静、悄怯,以及或开朗或含蓄的美。他在悄悄地收藏一些被人忽略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日益生疏的情感,比如每个人应该保留住的一点点孤独,比如是早晨盛开的一朵鲜花,甚至仅仅是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他迷恋它们,就像他的诗《把一些东西放好》里所说的:“我要把一些东西放好/在合适的位置/摆正它们”。如此细心和有爱心的诗人,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嫌多。只是,现代诗歌除了善于处理“美与和谐”这一命题,还必须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冲突,能否游刃有余地处理更为复杂的日常经验是诗歌对诗人的要求之一,因此,我似乎也有理由要求已有十余年诗龄的庞华坚也“来点活泼”,给读者新的惊喜。


发表于 2003-11-2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广西青年诗人诗作点评(1)

收藏了,多谢。
发表于 2003-11-2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广西青年诗人诗作点评(1)

顶!
发表于 2003-11-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广西青年诗人诗作点评(1)

这样的东西作者自己不来发,转贴没有意义。我一直认为,作者发过来比较好!
另外这样的理论文章可以发到理论版,而不是诗歌交流版!
发表于 2003-11-2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0>诗歌报诗歌大厅</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