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75|回复: 2

淡出意义的演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0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淡出意义的演绎
——关于后现代主义及其诗歌
子风


最近看到许多朋友提到后现代文学及其诗歌的问题,本人在这里不揣冒昧,谈点看法。
一、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一词发端于欧美,正式启用大约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先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领域,这个流派主张消除对称和中心建筑,后引申到绘画领域乃至文学等领域,成为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具有强劲冲击力的艺术流派。
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不反对雕饰,但抛弃个人风格,主张艺术大众化、平民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给人以愉悦和美而不是崇高,是体验而不是解读,是消解深度和意义,而不是创立宗教和说教。就后现代绘画来说,已经反叛了透视和定点的传统(认为现实只有一个观察点,所有的线都向某一个确定的点聚合,画面围绕这个点安排),而走向多定点的平面化,消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完全打破了内和外的对立,从多方位建立一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建筑方面,古典的或现代的城市建筑一般都有透视关系,有一个塔一类中心,所有的街道都指向这样一个中心。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城市里,建筑之间已没有关联,没有透视不说,而且也找不到一个固定的方向。没有了中心也就没有了深度,没有了深度也就丧失解释的必要。所以,不可解释性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表征。如蒙克的绘画《呐喊》,画面上的人几乎不是完整的人,没有耳朵,没有鼻子,也没有性别,完全剥去了一切与社会意义相关的东西,退化为最恐怖、最不可名状的孤独的自我,而这个人唯一的表情就是呼叫,甚至从画面中直接体现声音的波纹和旋转的运动感......整幅作品似乎看来是不必解释的,实际上也不需要解释 ,你只要去听、去看即可。
就表现主体来看,现代主义人物的主要特征是“焦虑”,就象奥登说的那样,是“焦虑的一代”,是一个残缺的自我。但后现代主义的人物的特征则是“耗尽”(burn-out),我们的人物由于连续的工作,体力与精神完全耗尽,已没有余力修复自我。焦虑的人物仍然有一个自我,尽管不完整,尚可在焦虑之余退回以保持自我的完整,而耗尽的人物除了在吸毒者的语言和“幻觉旅行”去体验外部世界之外,你没有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是一个非中心化的主体。如果说现代主义的人物病症是彻底的隔离、孤独,是疯狂和自我毁灭,那么后现代主义的人物则是纯粹的零散化和不完整化,已经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了。
二、后现代的文学
后现代主义的反解释性导致其艺术目的的趋于直接化,那就是追求感官的刺激。介入文学领域,便是不解释文学,而是体验文学;不进行道德布施,而是带来新的经验和刺激。不追问隐藏在后面的东西,而是直接在表面的感受。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对深度的全面瓦解,导致了人们对意义和真理的怀疑,从而也导致了批评的无指向性。在这里人们的批评已不再是思想和意义,而是表述和文本。现在,作家(这个概念也许最终会消失)的主要任务就是写下大量的文字,写下句子。今天你如果要攻击某个人,你并不指责他的思想错了,因为今天已不再有什么思想。你只能职责他的文字错了,表述有问题,然后用你的文本代替他的文本。
由此,当代文学评论的焦点不再是任何思想,而是关于语言的论争,关于语言的表述,关于文本的论争。在这里,旧有的传统的观点、思想都已不复存在,现在只有文字。哲学业已变成了一些边缘性的作品,人人都可以阅读,然后又不断用新的文本替代之。过去和历史也不再是一种传统和回忆,这些深度感的东西也消失了。我们只存在于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挡案,记录的是个不复存在的事件和时代 ,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纸、文件袋。
后现代文学理论的产生与其商品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商品已经大规模入侵到文化领域,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这样以来,艺术不再是一小部分人专断的奢侈品,而是突破“文化圈层”,成为大众的、通俗的消费品。当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也有其哲学的渊源,如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成果,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当我试图举出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加以说明时,我发现窘境的出现。因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后现代文本必须是一些毫无关联的文字组合,那么它要么不存在,要么大量的存在,因为你只要闭上眼睛听任手指乱敲一通,这个文本就产生了。但“它”是有“意义”的 吗?作为对秩序和意义的维护,人们或许压根就不喜欢它的出现。可能在一些作品中有零散的体现,如乔伊斯的“意识流”里我们会体验到它的痕迹,那些下意识的联想除了与整体组合产生“意义”外,我们似乎做不出其它“解释”来;再如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绿房子》,重点体现一种历史感(深度)消失,不仅把不同时空的交流放在同一时空处理,甚至没有时间和地点和视角的转换而人物超越时空的对话。当然小说总体的“意义”仍然是存在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作家已经认识到时差在故事上的社会意义的不可靠性,放弃了现实生活中矛盾的虚构性解,而更加致力于故事的本来发展和矛盾的解决,即“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为体现而体现,这一点,正切合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本来意图。
三、后现代的诗歌

  说到诗歌,有必要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类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临摹品的再一次临摹,即复制品的复制品),另一个就是作品中的历史时间体验。柏拉图极力憎恶艺术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害怕艺术会成为社会现实的毫无关系的类像,使一切都成为文本,丧失艺术的指涉对象,使人们丧失对现实和历史的准确把握。但时代无可阻挡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的商品复制和电脑文本复制,却毫不留情的将柏的忧虑推入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后现代理论对传统哲学基础性摧毁,使人们开始对那些靠文本的不断复制而传承下来的历史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对过去和未来的连续性时间性感觉消失,新的时间体验是现时,除了现时,什么也没有,就象精神分裂幻觉一样,我们没有任何记忆,记不清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行动,我们只生活在现时,这种按时间和现实的体验反映在诗歌方面,就是只写下一些句子,甚至是互不相干的句子,从而让人们把握一种现时的时间和语言的体会,如下面的例子(佚名):
中    国
  
我们生活在太阳那边的第三世界,第三号。
谁也不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那些曾教会我们计数的人们很和蔼
总是谁离开的时候。
如果下雨,你或许有一把雨伞,或许没有。
风吹掉了你的帽子,
太阳照样升起。
我宁肯星星相互之间不描述我们;
我情愿我们自己来描述。
跑到你的倒影的前面去……
……嘿,猜猜看?什么?我学会了怎么交谈。了不起。
那位头有些残缺的人泪流满面。
降落的时候,汤娃娃又能做些什么呢?什么也不能。睡觉去。
掌着短裤你看起来蛮不错,那面旗帜看起来也不错。每个人都享受过那无数的爆炸。
该醒来了。
但最好是习惯于梦。
这是美国一个叫“新句子”诗派的实验性作品。如果分析,我们会看出,这首诗还是有一些附属性的思想,有某种主题在里面,没有完全走向精神分裂症的呓语。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不是哪种需要解释的诗作,不是马拉美,也不是艾略特,它只是些很通俗、简单的句子,你可以随时阅读,你可以有一种直接的反应(作出某种符合自身思维的逻辑性概括)只要你不打破沙锅问到底:中心思想是什么?而仅仅去体验“语言”的乐趣,那么你会发现这些只存在于现时、通俗易懂的句子有另外的强烈印象。可能后面或许还围绕着某个主题,但这已不重要,你现在已经愉快的消费了它,并体验到某种美感,何乐而不为 ?
四、冒险的文字:后现代诗歌写作?
在我国,如果要界定出后现代意义的诗歌是很难的。习惯上,朦胧诗后的“第三代”诗歌群体被认为较符合这个划分标准。比如他们、整体主义等流派,特别是非非主义。虽然,这些团体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离,到现在各自的发展趋向已明显不同,但从总体上他们仍然坚持了早期的反崇高、反深度、反抒情等共同特征。第三代诗歌注重语言和生命的同构关系,不再将政治内涵、历史经验、人道主义、自我价值等具有深度意义的内容附着在诗歌之上,而是通过追求语感、语调、语势等,而体现语言与生命相互交融的美感,从而实现对现时存在状态的把握。例如韩东的《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 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来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多这样

或许你认为这首诗总体上贯穿着一个中心“意义”:你见过大海。但让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活动在全篇里的这个“你”,你是谁?是读者,还是诗人自己,或者是他心中的声音?无法确定。实际上,这里的“你”已经成为一个非人称的的“你”,成为一个面孔模糊的指涉物。就是这个“你”在“想象”、在“见”、在“喜欢”、在“不情愿”,但你是谁、处在哪个时空都是不明确的——你仅仅是当下的文本面前的你,声音中的你,是你在体会大海,“就是这样”。这只是一个语言体验的过程,除了仅有的一点历史对比“人人都这样”外,全诗就是一个机械的、毫无历史负重感的体验过程——你见过大海。在这里,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何道德评判或者崇高的使命。与前面的《中国》比较,我认为这首诗从整体上深度意义的瓦解较之句子之间毫无关联的排列更为成功。
如果说,从整个文本对时空感的消解到句子之间的零散化排列是一种冒险的尝试,那么退回到更为极端的例子就是连句子自身也被支解。我们知道句子本身仍然是有意义的,要从根本上消解意义,最彻底的方法就是支解词,使之还原为字或声音。就象前面提到的毫无目的的机械性键盘练习,如杨黎的诗句“起先是A /然后是 B /然后是AB……”(不太确切?)一样,使创作成为生产大量的无法阅读的文字排列游戏过程,那么必然使文学的意义全面丧失,文化的意义全面丧失 。
实际上,到这里,我们就发现了一个两难的困境:后现代主义反文化却离不开文化,反深度却离不开深度,反意义却离不开意义。因为这不仅仅是对 语言的全面冒险,也是对人类思维、传统阅读的全面冒险。由此,使我更加体会到“诗到语言为止”这一论断 的强烈暗示性。因为我们毕竟是文化和秩序的动物。如果要瓦解意义就会必然的瓦解语言,甚至瓦解人,从而全面导致反文学的地狱的黑暗。
当然,后现代主义这种强有力的冒险性探索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语言和表达的最后底线,那么,我们会更加珍惜文学这舌头上的美丽,自觉的去创作符合美的、习惯的文化食品。
由于占有资料的限制,本文的一些观点未免浅陋,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大量汲取了弗.杰姆逊教授的讲演材料,一并注明。


------------------------------





发表于 2003-10-1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出意义的演绎

好文章!厉害!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5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出意义的演绎

过了。其实有些我也是在进一步琢磨。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1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