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03|回复: 5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8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 肖晓英)
女子诗报: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集团形式出现的女性诗歌创作群体。1988年创刊于四川省西昌市。其办刊宗旨为“女诗人写、女诗人编;以自身的创作淡化女性意识对女性诗歌的纠缠;消除诗歌的性别歧视;以文本写作进入高层次的诗歌中心话语。”2002年6月,停刊八年的《女子诗报》在互联网“千秋文学论坛”建立女子诗报论坛,并发表复出宣言:“《女子诗报》视男权社会如粪土;坚持并继续破坏传统的女性诗歌审美观,以建立一个女性诗歌的总体建筑为已任。”实验文本参见《女子诗报年鉴·2002卷》。
女性意识:女性诗人写作中的附加物。自女性写作之始,女性意识便与女性写作者的写作纠缠不休。长期以来,女诗人在写作中总是误入歧途地把“性别”这一女人特征在写作文本中放大至变形。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伊蕾、唐亚平、翟永明等人的写作,均是以女性器官作为最后的武器与男权社会进行无效的对抗,这种带极其强烈的自虐性色彩,以女性身体的自掘性写作被诗歌评论界长久地津津乐道。对这,我们不能不看作是以男人为主体的评论家们不怀好意地将女性写作导入黑色的胡同,而在黑暗这巨大的裹尸布中,使我们的评论家们期待着并怦然心动的结果终于呈现出“你不来与我同居”(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在夜晚,我们是瓜熟蒂落的女人”(翟永明《黑房间》)。这类黄色咏叹调。而女性写作者的身份被这“黑”“黄”相间的所谓“女性意识”的底色涂抹得面目全非。“诗歌语言结构的脆弱;外在情绪的泛滥;变态性饥渴症;自我粉饰、自我亵渎。”(晓音语,见《女子诗报》第二期《意识的空间——对女性诗歌群体的冒险分析》)是那个时期女性写作的总体形象。在此。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去声讨西尔维亚·普拉丝的“自白性”写作对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中国女性写作者的牵引。普拉斯的“自白”随着她生命消逝而得已终结,而我们活得尚好的人呢?我想,当一个女性写作者在写作中不再强调自身的“女性”身份的时候,即是女性意识终结的时候。
抗衡:对抗直到均衡。这种抗衡,在新时期福建女诗舒婷的创作中,有明显的范式。例,在《致橡树》一诗中,她以女人是树的形象将历来女人既定的物化角色“花朵”“藤蔓”“小草”进行反叛,旨在得到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地位的对等和确立。这是新时期女性诗歌最早、最明确的对男权社会的抗衡。然而,舒婷的这种抗衡并没有产生她臆想的效果。因为在抗衡之前,舒婷以树的形象进行意图写作的。“男人是树”“女人也是树”这种构想,毫无疑义地让舒婷的诗陷入男性的语境中。正如拳击场上的两个拳击手,一个是职业的,一个是非职业的,两者出场时,裁判或是主持人为了票房,会在两人开拳之前声明:非职业拳手虽然不是职业的,但他的水准已达“职业”级等等。我想,我举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早期女性写作与男权社会在抗衡中所带有的黑色幽默性质。自古以来,女性写作对男权社会的抗衡从实际效果来说:只有对抗没有均衡。究其原因,女性的抗衡自始至终停留在“个体”的对抗上。而男性却长久地处于“社会”这个优势中。所以,女性的抗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壮的结局:以卵击石。而要真正结束这种力量悬殊的对抗,彻底消灭一个男权社会对女性写作者的集体误读,其重任只能由《女子诗报》这个以集团的形式组合的女性诗歌创作群体来担当了。

发表于 2003-6-2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好文,拜读了:)
发表于 2003-6-2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先去女子诗报看看:)
发表于 2003-6-2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文不错,去看看!)
发表于 2003-6-29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我不去:}
发表于 2003-6-2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俺去看了,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1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