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03|回复: 1

[原创]写在前面的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李忠在 2006/05/07 02:13am 第 1 次编辑]

                       
                             写  在  前  面  的  话

                                     李 忠

    终于要印这本集子了。不过拿到清样后,看着除了诗作外前面空荡荡的没有一些其它文体的文字,感觉还是不大爽,从美观的角度想想确实也是应该有一点东西为好。本来可以请些尊敬的师长或者道上的好朋好友来作些什么“序言”之类的,不过这样做大伙心里都明镜似地雪亮着,那无非就是扯张老虎皮来当当大旗什么的,我以前在编本诗集时还有位编辑写信给我,说是可以请当时在位的中央某要人帮题写书名呢,前提是只要你肯花大价钱。所以思来想去,那些花架子就免了,谁人说得天花乱坠都是空的,作品有没有价值铁板钉钉就摆在这儿,还是自己动手来几句吧,也好趁此机会讲讲自己的肺腑之言。
    其实我早有打算,弄完这册诗集我就暂时“金盆洗手”了,如今写些小说散文也不错,近两年也在报刊上陆陆续续发了六十多篇,还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了本《似水流年》,目前一篇小说《绑架》正写得兴头上,至于诗歌,还是待以后又有了兴趣再说吧,这本诗集的许多诗歌也都是以前的作品了。不过,对诗歌我是真有感情的。1989年,我在《南国诗报》上发表了一组散文诗《爱之路》,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发表作品;在随后的10多年里,虽然不是能像某些诗人那样高产或名声大噪,但粗略数数也在《诗刊》、《诗歌报月刊》、《散文诗》、《绿风》、《青春诗歌》、《广西文学》、《芳草》、《南国诗报》等报刊上发了近两百首,有作品被收入《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等十余部诗选,出了三本个人诗集。但我自己很清楚,在这个所谓的“诗坛”,我还是属于那类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个体写作者”,而我自己对此也一直心安理得——本来我写诗就不是用来求什么功名的,有不有名、是不是某个流派的写作难道是什么很要紧的事情吗?
    如今不想写诗,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就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曾经的激情似乎不再了。我一直这么认为,诗歌是需要激情的,写诗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激情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加上一定的技巧,读过去能感动自己同时也能感动他人,这就是好诗。没有激情的引领,再好的语言技巧再美丽花俏的词藻都写不成好诗。到如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一定要把诗歌弄得那么复杂,一大版一大版的理论读得人头皮都发麻,一篇接一篇的宣言口沫横飞慷慨激昂,越看越觉得写诗高深莫测,越瞧越感到令人生畏,仿佛天底下能写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真有那个必要吗?谁写出个东西来不希望有更多的读者,那些说什么“我的诗只要有一个人能欣赏就足够了”、“诗歌本来就是属于少数人的”等等等等类似的话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是用我们本地话说的属于“死鸡撑硬颈”,如果还如此下去,那“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状况就永远也无法改变。别总以为我们老百姓不懂诗,而是那些毫无激情、嚼半天也嚼不出一点点味道的“诗”让大家反胃啊。不否认,能爱诗读诗确实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弄出来的东西只有那几个所谓的“精英”在扯着嗓子叫好,这样下去新诗绝对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不想写诗,还有个次要的原因,说出来肯定要被某些人骂,但咬咬牙还是说吧——做人诚实是我的原则。在现在的“诗坛”上,太多牛皮哄哄的“诗人”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更加恬不知耻,特别是在一些网络诗歌论坛上,今天某某“诗人”自夸是天才横空出世,明天某某“诗人”又自称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当然你自吹自擂并没有什么,大伙无非就是把你们当作神经病而已,懒得理你,但后天就是“天才诗人”与“伟大诗人”的对骂,骂得对方狗血淋头,说得对方的作品一文不值,恨不得一下就把对方给灭了。其实,有本事就用诗歌文本来说话,是不是好诗是不是优秀的诗人读诗的人心里自然有数,犯得着为了某一派别在那里胡乱狂咬吗?何况贴出的那些诗歌本也平常得很,看不出哪儿有什么“天才”、“伟大”之处,无非让人徒添笑柄而已。此时我倒想起历史上那个偏安南京的小王朝南明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攻进北京,不久清军取而代之的消息传到了江南,明王朝的陪都南京自然就成了政治中心,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们拥立万历皇帝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即位,年号“弘光”,史称南明。眼看就要亡国了,但这样的政权还是乌烟瘴气。先是在立谁做皇帝的问题上,大臣们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争到后来居然却是拥立了昏庸无能的福王朱由崧,原因只有一个,福王是个荒淫无耻的昏王,让他做皇帝,便于摆布。弘光元年(1644年)的除夕,清军节节南下,皇帝却在群臣面前感叹“后宫寥落,旦新春南都无新声”,下令广选美女,派出许多士兵手持棍棒,闯入民宅,只要见到年轻女子,不由分说,拿黄纸贴在额头上,拉着就走。弘光二年(1645年)春天,当这个小朝廷已处于“燕巢危幕,朝不保夕”局势时,南京城又发生了轰动朝野的“三疑案”, 其中“太子案”是当时所谓关“国本”的大事,崇祯皇帝太子慈火良于这一年二三月来到南京,朱由崧怕他夺位,硬说他是假太子而将其下狱。这年四月,清军集中优势兵力总攻扬州,后势如破竹,长驱直下,仅二十多天即兵临南京城下。来不及逃跑的许多文武官员冒雨跪在道旁迎接清军入城,投靠了清王朝。这个短命的弘光小朝廷,只维持一年时间便告结束,距今也不过只有三百六十多年。我们的“诗人”们都不记得这段历史了吗?当今“诗坛”堕落如此,你的流派就不许别的流派写作,你的最好,别人的就是狗屎一堆,好像各自都还有自己的“王”,但写出的作品看着怎么都同弘光皇帝一般荒淫无度,这跟当年的南明朝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我就是不想与这些“诗人”为伍,你们难道不知道如今“诗人”都快成了“精神病”的代名词了吗,就是让这些“天才、伟大”的“诗人”们给闹的。
    用一个偏安的小王朝来谓之当今“诗坛”,确实有些牵强,也应该有许多诗人不服气:如今的诗坛“繁荣”着呢,不信你看在互联网上有多少诗歌论坛哪,还有多少的诗歌大赛啊评奖啊!是啊,“诗坛”很繁荣,而且还“娼盛”着呢。当然,有理智有良知的真正的诗人是有的,就如同当年的一班正派大臣史可法、高弘图、姜日广、张慎言等,也许,他们也在关注着这个“诗坛”,只是理解不同罢了。不管怎样,我向这些真正的诗人们致敬,在我心中,你们的坚持才是最伟大的。
    随手行文,扯远了。今晚要飞西安,见识一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废都”,无论如何,十三朝古都的名号在我心中还是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的,也但愿新诗能像唐诗宋词一样,在大众里散发它独特的魅力和拥有广大的读者。回到主题,是为本诗集《既然我们无法歌唱》的前言。
发表于 2006-5-13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写在前面的话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1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